第40章 先帝幼子汾阳王

  宣绿华回到临华院,屋子里已经烧起了炭盆,谢贵嫔赏的那些银霜炭,她是舍不得用的,只让云燕把这盒炭好生收着,至于自己屋里,只能烧黑炭。
  这黑炭烧久了,烟熏火燎,从她开始,到云燕小林子都上了火,嗓子直冒烟,倒是雪兰刚来,没什么病症。
  本来云燕想去求太医院要些祛火药,被宣绿华阻止了。私下求药,又要花钱又要欠人情,再说太医院打发他们这些人的,只怕也未必是什么好药,还是罢了。
  前些日子,她在太液池边走过的时候,发现有不少芦草根,还有些秋日里开败的菊花,干枯萎缩的山楂果,这些都是祛火的良药,不如采了来,熬些凉茶。
  一听说要去太液池边采药,云燕、雪兰和小林子都欢呼起来,闹着都要去,宣绿华想想还是带着云燕和小林子,云燕熟悉宫中之事,小林子还能干些重活,雪兰就在屋里留守了。
  雪兰一听不让自己去,马上难过起来,抠着衣角,可怜巴巴地不敢说话。
  “你瞧你瘦的,在家养养,对了,你去准备好风炉和冰糖,回来我们熬些凉茶,午膳给你加个肉!”宣绿华笑道。
  雪兰一下子就高兴起来了,说起吃,她的劲头最大。
  今日算是冬日里难得的暖阳,太液池边波光粼粼,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让人有点昏昏欲睡。三人分工,云燕和小林子一致把最轻省的采菊花的活儿给了宣绿华,小林子负责挖茅草根,云燕则去找些挂在枝头的干山楂。
  秋日的菊花都种在千步廊两边,千步廊则绕着太液池,蜿蜒而行,站在廊中,湖风微微,银光闪闪,晒着太阳,真是心旷神怡。
  宣绿华提着篮子,边采菊花边赏景,心情大好,不知不觉,已经采了满满一篮子。前方长廊拐弯处有一个凉亭,翩然立于水上,亭中有个小四轮车,坐着一个小小少年,背对着宣绿华,瞧着湖景,一动不动。
  宣绿华觉得好奇,便走了过去一瞧,原来是个五六岁的少年,眉清目秀,只是极瘦弱,脚踏大红羊皮小靴,头戴赤金镶宝冠,身子裹在一个暗红龙纹羽缎白狐狸皮的鹤氅之中,雪白的狐狸毛将他的小脸遮了一半,越发显得瘦小了。
  那少年瞧了宣绿华一眼,便起身行礼,只是刚站着,就开始咳嗽,禁不住裹紧了鹤氅。
  宣绿华看这孩子真是病弱极了,赶紧把他扶回四轮车里。这个四轮车倒是有趣,后面两个大轮子架起了座椅,前面两个小轮子垫着脚踏,还有扶手和摇把,简直是个小轮椅。只是这四轮车是紫檀木所制,铺着毛茸茸的黑貂皮坐垫,华贵之极。
  眼看这个少年如此养尊处优,定然是身份高贵,只是宣绿华不认得他,难道是明日里参加冬至节的勋贵子弟?但未经传召,外男不得擅入后宫啊。
  宣绿华看这孩子的手有些红,便握在自己手里,这才发现,这双小手冻得冰凉。她赶紧帮他揉了揉手,哈了口热气,用自己的体温来暖和他的小手。
  少年感激地笑了笑:“多谢,请问这位姐姐是?”
  宣绿华道:“不必言谢,我是临华院的宣宝林。”
  少年惊讶地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原来如此。”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吹风啊,怪冷的,你没带伺候的人吗?”宣绿华问道。
  “我让他们走开了,他们太呱噪,总是管东管西,这也不许,那也不许,我觉得讨厌!”
  宣绿华笑出了声:“你还挺有主见,以后记得带个手炉,这里风景很好,晒晒太阳倒是不错的。”
  “你采这么多干菊花做什么?”少年问道。
  宣绿华便说了煮茶去火的法子,少年眼睛瞪圆了,很新奇,显然,这些养尊处优的贵家子弟可没想过这一草一木都是好东西。
  “我也想喝你说的凉茶,可是嬷嬷和太医们都不让我喝!”少年黯然道。
  “你体质虚弱,不能喝这个,倒是可以喝些温补的茶水,我也会做,不费功夫,但是很好喝哦!”宣绿华摸着他的手,只觉得这孩子的胳膊瘦的好像小猫爪子,全是骨头,没有肉,不禁觉得心疼。
  “那你能煮给我喝吗?”少年问道。
  “当然可以!”宣绿华笑着说,“可我都不知道你住在哪里,还有你是谁,怎么给你送去呢?”
  “奴才参见汾阳王!”身后传来了小林子的声音。
  宣绿华一回头,这小林子跪着,诚惶诚恐。宣绿华这才明白,原来这个少年是汾阳王,只是她不记得这个名号,也不知道他的来历。
  不远处,匆匆过来了几个嬷嬷和太监,见到宣绿华,急忙行礼问好,转头对汾阳王说道:“王爷,咱们该回去了,风吹久了,你身子吃不消,太后会怪罪的。”
  汾阳王点点头,要起身给宣绿华行礼告别,却被宣绿华给按在了四轮车里:“不必拘礼了,王爷赶紧回去吧。”
  “那你记得煮好了花茶给我喝啊,我住长乐宫,多谢宝林。”汾阳王笑了笑,露出了两个小酒窝,这孩子笑起来倒是很甜,很招人喜欢。
  汾阳王在一众仆佣的簇拥下走远了,云燕也赶了过来,看到这个情形,她和小林子都拍了拍胸口,连声说道:“吓死了,怎么碰到这个小祖宗了,真是怪了。”
  宣绿华很纳闷,怎么这个汾阳王很可怕吗?
  小林子和云燕相视一笑,云燕道:“汾阳王不可怕,可是太后可就厉害了,奴才可以给宝林说些过去的事。”
  汾阳王今年九岁,是先帝和太后的幼子。据说太后生汾阳王的时候,才怀胎八月,却因为太后已然三十四岁,身子又不大好,不足月,胎像就不稳了,不得已,太医采取了催生的冒险之法。
  一众太医拼尽全力,总算让太后生下了汾阳王,听说这个孩子简直像个小老鼠,身形弱小,连哭都哭不出来。
  在太后“保住皇子否则殉葬”的威胁下,太医们使出浑身解数,这个孩子终于长大了,只是到底是先天不足,皇子从小就多病,动不动就发热,一病起来,阖宫不安,鸡飞狗跳。
  可即便如此,太后依旧视若珍宝,六岁时,她就逼着先帝册封幼子为汾阳王。汾阳王体弱多病,原本皇子都要养在百福宫的,只是太后坚持,便一直随着太后居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