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梅尼师太⑶

  王从跨上快马向梅花谷鸳鸯洞驶去,梅尼师太回到璇玑洞准备憩息,然而上百年来的世事纷变却像过眼烟云,一幕幕展现在脑海之中——
  北宋自太祖建国以来,经济、文化可以和强汉、盛唐媲美,但在军事上却是一个侏儒。
  太祖赵匡胤无疑是一代明君,然而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杯酒释兵权的谋略尽管老道,可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却埋下驱之不尽的亡国祸根。
  供养的上百万禁军甭说恢复盛唐时的广阔疆域,就连蛮夷的频频骚扰也难抵御。
  四方蛮夷见北宋军队积庸积弱,纷纷前来中原杀戮。
  万般无奈,北宋王朝只好屈辱求让,将大量赋银送给蛮夷一求短时间的和平。
  然而一升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得到馈赠的蛮夷得寸进尺,接连不断地在边境制造事端,百姓屡遭兵祸,苦不堪言。
  颇有作为的仁宗皇帝想改变这种任人宰割的不利局面,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然而并没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如果说仁宗对西夏的战争有过错的话,那么刚愎自用的刘太后才是导致失败的罪魁祸首。
  刘太后不亚于吕后,垂帘听政十几年,将仁宗架空,朝中的大小事情都得她说了算,还每每以皇上的规格朝拜祖陵,刘太后是实际上的皇帝。
  直到这个女人进了阴都,仁宗才放开手脚打理朝政,然而来时已晚,慵懒散软的军队已经无力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
  赵祯本来就不是刘太后所生,他的生身母亲是李宸妃。
  李宸妃生下赵祯后便被刘太后强行抱走,刘太后和杨太妃共同抚养他,却不让赵祯和亲生母亲相认。
  李宸妃默默无闻地生活在儿子身边,畏于刘太后的威势一直不敢相认这个君临天下的儿子,最终满怀幽怨地撒手人寰。
  李宸妃死后,宫人才悄悄告诉赵祯,他不是刘太后所生,亲生母亲李宸妃已经不在人世。
  赵祯痛不欲生,怨恨刘太后这么多年向他隐瞒身世,可是生米做成熟饭,对有养育之恩的刘太后赵祯也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利欲熏心的刘太后并未从李宸妃的悲剧中吸取教训,而是变本加厉,剥夺了梅朵的生育权,强行让仁宗立郭氏为后。
  但郭氏也没有给仁宗生下皇子,刘太后为仁宗遴选的妃子也都没有一个给赵祯添喜,赵祯没有后代,只能将皇位传给太宗的曾孙赵宗实。
  赵宗实就是英宗赵曙,没活几年便上西天,儿子赵顼做了皇帝,是为神宗。
  宋神宗有太祖遗风,一登基便想改变国家财政吃紧,官僚机构和军队不断膨胀却无战斗力的颓废局势,拜王安石为宰相,“熙宁变法”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王安石是一个了不起的改革家,但他的方案超越了时代;他的措施忽视了人的因素。
  韩琦、司马光都劝过神宗,王安石“个性刚愎、不通人情”,这种性格并不适合拜相。
  当年王安石在包拯手下为官,一次宴会,包拯劝酒,王安石愣是从头到尾拒绝,幸好包拯只是一笑而过。
  但新法不是一杯酒,想喝就让大家陪你喝,不想喝就让满桌人都不喝。
  一个不懂得通融、包容、恰当和稀泥的宰相,必然会事事掣肘。
  “熙宁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宋神宗也因变法未能成功忧劳而死,时年38岁。
  接下来就是哲宗赵熙,赵熙企图恢复神宗时的新政,但宣仁太皇太后高氏的权势太重,朝中的老臣阳奉阴违地和哲宗泡蘑菇,赵熙难能作为,郁郁寡欢地走完25岁的人生历程,皇位鬼使神差地落在端王赵佶手中。
  “赵佶,赵佶,他本来就是个花花公子,怎么能做皇帝,但顾命大臣和那个向太后硬要将他推上皇位,大宋的锦绣江山一定会毁在这个不肖子孙手中……”
  梅尼师太默默念叨着,只觉心烦意乱。她走出洞去,在天台山漫无边际地游荡,却见山道上走过几个人来。
  梅尼师太定睛去看,竟是青衣丹枫四姐妹和吴玠、紫凝;青衣丹枫躺在担架上昏迷不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