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帝庙

  这是一座关帝庙。
  庙宇早已破败,主体结构只剩下仪门和正殿。
  正殿的部分墙体也已坍圮,但在这乍暖还寒的三月夜间总归是个容身之处。
  殿中一个身着湖蓝色儒衫的年轻郎君正靠在一簇火堆旁取暖,火舌烧的木柴劈啪作响,火光更是把他的面庞映照的清晰可见。
  虽然他的面色有些惨白还带有几分菜色,但却掩盖不住眼神中的那份坚毅。
  “小爷,已经是三更天了,您快些歇息吧,明早还要赶路......”
  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声调里满是忧愁。
  “刘伴伴,现在距离淮安府城还有多远?”
  “回小爷的话,估摸着还有两百来里路,最少也得三天才能到。”
  年轻郎君闭上了眼睛,开始思考下一步的打算。
  如今江北是在明军控制中的,只要到了淮安府城便可以叫官军护送去扬州。到了扬州,过江一两日便能到南京应天府。
  他的心绪稍定,睁开眼睛和声说道:“刘伴伴,你去与韩护卫说,明早寅时出发。”
  “这么早?”
  那刘伴伴骇了一跳,嘴唇翕张想要说些什么,但见年轻郎君目光坚毅,到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了下去。
  “奴婢遵命。”
  见刘伴伴起身去了,年轻郎君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这些日子来他隐姓埋名,风餐露宿只觉得疲惫不堪,若不是南面还有一丝希望,真怕是撑不住了。
  他的身份贵不可言,便是皇明太子朱慈烺。准确的说也不尽然,因为他的灵魂来自于后世,只是在崇祯十七年二月末才稀里糊涂夺舍附身在大明皇太子的身上。他前世是个大学历史教授,负责讲授的恰巧就是明末以及南明史。
  虽然他穿的也是个太子,可穿越的时机着实不怎么好。
  如今是崇祯十七年三月,闯贼李自成兵临神京城下。在原历史中,三月十九日李自成便攻克京师,崇祯帝自缢煤山。现如今已经是三月二十九,李自成估摸着已经破城了。
  朱慈烺当然无法打听到准确的消息,如今兵荒马乱消息阻塞,原历史中便是南京的那些部堂大臣们也是在四月中旬以后才得知神京沦陷的。
  现今看来,历史的走势并没有因为他的到来发生大的改变,唯一的改变就是他被崇祯帝勒令去南京监国,在京师外城被攻破前逃了出来。
  朱慈烺是三月十六日逃出京师的,与之同行的只有一名太监以及十几名侍卫。
  那太监名叫刘传宗,是朱慈烺的贴身内侍,十分忠诚可靠。侍卫长叫赵信,也是东宫侍卫中的老人了。
  对他们朱慈烺还是信的过的。
  朱慈烺一行先是乘快骑从京师奔到天津卫,再从津门坐船走海路一路南下来到海州。从京师到天津用了三日的光景,从津门到海州则用去九日。到了海州后,朱慈烺一行弃舟骑马,一路朝淮安府奔去。
  他们骑得都是快马,一天能跑七八十里,估摸着再有三日就能抵达淮安府城了。只要到了淮安城这一明军实际控制区,朱慈烺的安全便有了基本保障。他知道南京诸臣拥立福王任监国是在五月初三,福王朱由崧正式称帝是在五月十五。
  现在不过是三月二十九,如果顺利的话十日内必达南京,朱慈烺也就不会陷入到帝位争夺的漩涡中了。
  朱慈烺前世是历史学教授,他当然知道南明的混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文臣武将争夺定策之功,导致武将膨胀藩镇坐大。
  若是朱慈烺这个正宫太子能够来到南京继承帝统,那么形势却会好很多。
  当然,手中有兵才是最重要的。朱慈烺自然不会指望高杰、刘泽清这些人,南京京营则更不可凭恃。神京三大营都糜烂成那副模样,何况南京京营乎?
  朱慈烺想要做的是训练组建一只新军,把军权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不过这些都是他到达南京继承帝统之后需要做的,现在需要考虑的自然是如何安全的抵达南京。
  朱慈烺继承了这副身体的全部记忆,对于这一世的父亲便不可能全无感情。事实上,在朱慈烺的记忆中崇祯帝是一个很感性的人,甚至可谓之慈父。
  便说这次闯贼围攻京师,崇祯帝便把朱慈烺叫到身边,嘱咐他带十几心腹突围出城到南京监国。
  崇祯帝自己和皇后、永王、定王则都留在了京师,以给朱慈烺突围创造条件。
  毕竟那个时候京师已经危若累卵,突围的人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低。皇帝若要走,随驾人员数以百计,目标如此之大,被闯逆发现阻截的可能性就会大增。
  从那一刻起朱慈烺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替崇祯帝报仇。饶是光复大明这个担子有千钧重,他也要一人把其担起来。
  朱慈烺叹了一声复又闭上了眼睛。
  他实在太累了,今夜怕是还能再睡两个时辰吧?
  一夜无话。
  翌日寅时,朱慈烺是被内侍刘传宗唤醒的。
  天还有些漆黑,朱慈烺也是困乏不堪。但他知道必须得赶路了。要想在三日内赶到淮安府,每天都得骑马走上七八十里路,这对于朱慈烺这副养尊处优的身子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这关帝庙中甚至连口井都没有,朱慈烺也顾不得许多囫囵个抹了把脸,便在赵信和刘传宗的侍奉下翻身上马。
  二人侍奉朱慈烺上马后亦翻上马背,一行十余人打马一路向南而去。
  从海州往淮安的这段路还算好走,只是由于近年来这一带兴起的流贼土寇无数,行商们多不往这边来了。
  没有了商队,官道便显得冷清了不少。
  天色渐渐明亮了起来,朱慈烺发现官道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流民队伍,大多是从海州方向往淮安逃难去的。
  这些流民队伍大多是几十人,稀稀拉拉的走着,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看他们的眼神都是空洞无物,有的甚至面目通红,脸颊浮肿。
  朱慈烺知道这是吃过人的表现,不敢大意,吩咐众人莫要耽搁,速速赶路。
  在明末吃人根本就不算什么,流民们饿极了不仅吃死尸还吃活人,最先吃的是妇孺,妇孺吃完了便吃身体羸弱者。
  朱慈烺一行人都有马骑,马背上又驮着干粮,在流民眼中就是一锅红烧肉。
  若是被这些流民盯上,绝不是件好事。
  ......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