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1937 完结+番外_86

  艾文微微一愣,身旁的陈雨辰蹙起眉头问道:“所以……送别人三轮草就是代表……”
  “不不,长官!”李苒连忙站直身子,这才意识到自己居然在一位长官面前没规没矩,“其实没人会送三轮草的,我只是随便卖弄。反正在我看来它就是棵药材。”
  “这个……在我的家乡也有,它们喜欢长在河边。所以……我可以继续留着它吗?医生。”少年仰头央求。
  “当然。”艾文温柔地拍了拍他的脑袋。
  美国医生并没有太在意三轮草书签,只是觉得整件事发生得太过突兀,匪夷所思。反倒是陈雨辰在见到这枚书签换了主人以后顿时舒心了不少。
  注1:国防军是纳粹德国的正式军事力量的称呼。德国国防军包括国防军陆军、国防军海军和国防军空军。
  注2:党卫队是德国纳粹党中用于执行治安勤务的编制之一,与纳粹党武装战斗执行部队的冲锋队并立的另一支纳粹党情报和监视、拷问行刑组织。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盖世太保:又称国家秘密警察,由党卫队控制,纳粹德国时期最臭名昭著的机构。它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秘密警察组织,后加入大量党卫队人员,一起实施“最终解决方案”,屠杀无辜。
  随着纳粹政权的需要盖世太保发展成为无所不在、无所不为的恐怖统治机构。纳粹通过盖世太保来实现对德国及被占领国家的控制。
  注3:《凡尔赛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以上注解部分摘自百度)
  PS:党卫队中的多数人并非正规军出身,甚至盖世太保里没有一个是军人出身,而战斗在前线的国防军都是正规军。不过从实权上来讲,一个国防军上尉的权利远远不如一个党卫队上尉,其他军衔以此类推,可见希特勒当时对党卫队多么的青睐。当然,在德国战败后,由于党卫队恶名昭彰,盟军基本上对他们是格杀勿论的。
  第四十章:长沙会战(7)上
  1940年9月27日
  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三国军事同盟开始。
  法西斯国家的野心在不断地膨胀,他们的同盟预示着战火将进一步蔓延。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攻苏联,东线战场开启,二战时期最惨烈的“苏德战争”爆发。
  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
  美国终止了对日本出口石油等军用物资。《大西洋宪章》的签署和反对法西斯的明确态度,让艾文感到非常欣慰。不过,自从莫名收到第一枚三轮草书签至今,他又陆续收到了五次。每次都是那样的出其不意,甚至有时候仅仅只是翻开一份早晨送来的报纸,就会掉出来一枚。
  即使当初艾文再怎么不在意,如今也觉得事情太过蹊跷。有一次,他试图跟上那个陌生的背影,但才跟出半条街便被对方甩了,医生完全追踪不了。然而这样的事他又怎会去劳烦军务繁忙的陈雨辰,所以把书签偷偷藏起来,对其他人只字未提。
  9月1日日军在凌晨突破中国军队新墙河防线,分路向长沙进犯。第二次长沙会战开始。艾文跟随红十字会再一次踏进临时战地医院。松本幸彦坚持与他一起上前线,少年不懂医护,却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所以成了后勤部不可或缺的帮手。
  开战没多久,形式便对中方越来越不利,长沙各地区连连失守。
  9月22日至24日中日双方军队在福临铺、金井一带激战三个昼夜。那三天,艾文感觉自己就像一台机器,没日没夜地的连续运作,身体几近崩溃,却仍会忍不住担心在前线奋战的陈雨辰。
  9月27日虽然击退日军三次冲锋,但没能扭转整个战局。长沙失守。
  9月29日驻扎在长沙县高塘磨盘洲日军,杀害群众21人,奸淫妇女多人。日军暴行激起当地群众愤恨,打死日军3人。
  艾文以为他已经对日军的非人暴行习以为常,可是一次又一次,每一次占领都会出现规模大小不同的欺辱和屠杀时,他依然会激起浑身鸡皮疙瘩,甚至想从一个士兵的手上夺下一把枪,冲过去打死他们。
  然而,正在他们准备继续向后撤退之时,一身灰尘血污的赵晗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美国……美国……”
  大家都屏息静气,等着气喘吁吁地少尉说下去。艾文在听到自己故乡的名字后更是竖起耳朵,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美国空军架战机空袭长沙日军军事目标!我军将乘胜追击!”
  一句话让全场炸开了锅。艾文愣在原地,不知道心中正泛起怎样的情绪,一时之间只有全身的毛孔喷张开来。
  周围顿时欢呼一片。不能怪他们会有如此激烈的反应,从1937年开战以来,中国等同于孤军奋战。虽然苏联有派小股军队支援,美英法也对民国政府给予金钱上的帮助,但美国实际做出行动还是第一次。
  艾文知道……这是因为《大西洋宪章》,更因为德国与日本结盟,并进一步扩大战事导致现在的局势。
  美国空军的这次空袭投弹30余枚,炸了个日军猝不及防,他们霎时乱了阵脚,突围北退。
  中方借机反攻,日军在10月7日全部撤至新墙河北岸。
  10月10日中方夺回长沙,双方恢复会战前的军事态势。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