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永昌事变

  这一微妙的细节尽被安祖看了个仔细,却见安祖满脸笑意长身而起道:
  “族长不会是不认我这个朋友了吧?”
  吕凯尴尬笑了笑,面上神色稍有缓和:
  “自然不会,只是想不到安祖竟屈尊来到永昌。”
  说至此处话锋一转: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蛮王既然已经降了西蜀,安祖为何不一同降了?”
  未等安祖开口应对,吕叔义已经高声道:
  “安祖胸怀大志,岂会栖身事蜀,族长说笑了吧?”
  言语间,甚是不怀好意,气氛抖然发生变化,充满了火药味,吕氏族人都不由为之错愕。
  安祖摆了摆手阻住吕叔义,笑道:
  “我既非良禽,又非贤臣,降蜀做甚?难道如族长这般草草而终?”
  吕凯身体越发不适,头胀欲裂,既然走不成,便索性坐了下来,叹息一声:
  “安祖孑然一身,胸无挂念,自然是天下之大任你遨游。我吕氏一族历经大劫,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岂能断在我的手上?”
  吕叔义站在吕凯身后冲着安祖摇了摇头:
  “族长,我吕氏男儿岂是苟且之辈?”
  说至此处,颇为怜悯地叹息一声:
  “族长,这个位置你坐了太久了,再这样下去,只怕我们吕氏一族都会毁在你的手里。”
  吕凯听吕叔义这般说不由得一愣,但酒精的作用让他的反应有些迟钝,忽觉背后传来一阵锥心刺骨的绞痛,不知什么锐物竟然透心而入,耳畔响起旁边的人杂乱呼声:
  “不要!”
  “不可!”
  ……
  吕凯颤抖着抚着胸口,艰难地回过头,脸上已是一阵惨白:
  “你,你竟然敢......”
  未等吕凯说完,吕叔义已经用手捂住了他的嘴,狠狠的把利刃又插进他的身体。刃尖透胸而出,妖艳的鲜血自血红的锋刃上滚滚滑落,在烛光的映射下更显诡异:
  “你若不死,吕氏一族永无出头之日。为了吕氏的未来,我只好对不起你了,族长。”
  说完,吕叔义缓缓移开手,吕凯的身子仿佛失去支撑般颓然倒在椅子上,身体已经失去了生命的迹象,堂堂吕氏族长为平蛮立下汗马功劳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死去了。
  望着这具已经没了气息的尸体,安祖摇头叹道:
  “可惜!可惜啊!吕凯若能有点雄心抱负,以他的见的修为,不愁打不出一片天地来!”
  吕叔义冷哼一声,擦了擦刃上的鲜血,轻描淡写道:
  “终非济世之人,白白辱没了我吕氏门风,这样的人,不要也罢。”
  几位在场的吕氏族人此时表情各异,看看吕凯,又看看吕叔义,场面尴尬之极。
  吕叔义的一位族叔心绪难平,语重心长道:
  “叔义,你也太冒失了!吕凯作族长并无大过失,你何必要杀了他呢?太草率了!太草率了!”
  这位族叔说话间只是一个劲摇头。
  未等吕叔义说话,另一反应过来的族人已道:
  “族叔,吕凯在一日,我吕氏全族便不能有所作为。叔义虽然鲁莽了些,但他说的不错,我们流的是吕氏的血,岂能这么蝇营狗苟苟活一世?”
  旁边的一位同辈分的族人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吕凯族长心性极坚,绝不会受他人所左右,叔义如此,确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叔义胸怀大志,加之有安祖相助,定有所成。”
  其他几名族人也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却也讨论不出个结论。
  安祖却高声道:
  “诸位~现下最重要的是族长之位,吕氏现在群龙无首,只有叔义坐了族长,吕氏才能有机会出人头地!”
  说至此处看了看在场辈分比较高的吕氏长者道:
  “两位以为这族长之位,叔义会有几分把握?”
  一位长者沉思片刻,这才斟酌道:
  “五成总是有的,只是他杀了族长,总会有些反对的声音。”
  吕叔义昂首狠声道:
  “吕氏若想有所作为,终是要流些血的。”
  听到这句话,另一位长者摆手严肃道:
  “叔义!万不可再行杀戮了!这可都是我们吕氏的族人!是你的亲人啊!”
  旁边的长者则道:
  “欲成大事,总是要有些牺牲的。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也希望能复祖上门楣,光复往日辉煌。但能在生前看到我吕氏光宗耀祖,死亦无憾了!”
  吕叔义的几位族弟也纷纷表示赞同,好男儿自要有一番作为,滚滚热血正自沸腾着。
  “什么?吕凯死了?”
  诸葛亮大感疑惑地又重复了一遍,心中却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吕凯此次随军征蛮,可谓风头无两,几可看到其仕途将是一片坦途,怎么会刚当上云南太守就这么死了?
  “可知道是怎么死的?”
  信使应道:
  “回禀丞相,从吕氏族中得到的确切消息是其死于吕氏族人内斗之中。”
  诸葛亮眉头倒竖,立刻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向旁边的传令官道:
  “传令下去,全军停止前进。”
  随后吩咐道:
  “把诸位将军都叫过来。”
  传令官去不多时,赵云、张翼、王平、李恢等一干蜀军高级将领都奉命而来。
  诸葛亮把快报依次传了下去,把信中内容大致描述一番才道:
  “诸位怎么看?”
  几位将军心中虽震惊于吕凯的死,却都看不出吕凯的死会对蛮方局势有什么影响,还是赵云反应机敏,分析道:
  “吕凯是南中少数的亲蜀派,如今死于其族人之手,莫非有人对此不满?”
  听到这里,旁边诸将也反应过来,王平顺着赵云的思路分析道:
  “选择在我们归蜀之际动手,显然是不想朝廷插手,吕氏一族如此,必是有臣之心!”
  诸葛亮深知吕氏一族的始末,对吕氏一族素来谨慎。之前若不是吕凯有亲蜀之意,且尽心尽力,诸葛亮也断不会封他为云南太守。原本暗流涌动的吕氏竟这么快就奈不住寂寞开始毫不顾忌地掀起大风大浪来,那自己便不能袖手旁观了,若是再闹出一个南中三郡来可谓是前功尽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