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孟氏口中的大堂兄,就是恪靖侯和淮阳大长公主的长子、裴清殊现在的近臣宋池。
  当年宋池十八岁中榜眼,是京城里最耀眼的四公子之首。有这样优秀的兄长在前,也难怪宋羲心里会有所比较了。
  “大堂兄这样的天才人物,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呢?放眼整个京城,也就只有令仪长公主的驸马容二公子,还有钟家的二公子可以与之相比了。”皇后说着,摇摇头道:“嫂嫂,还烦请你多劝劝哥哥,让他不要太钻牛角尖了。不是天才也无妨,只要踏踏实实地努力,早晚都会成功。”
  孟氏点点头道:“娘娘说的是。要说起来,咱们宋家现在最出息的,就属大堂兄了。只可惜分家之后,就和大堂兄他们的来往不多了。”
  皇后沉吟道:“亲戚之间,还是要尽量多走动走动的。只可惜大堂兄身边没有可以出来交际的女眷,不然就能方便许多了……”
  和所有人一样,皇后和孟氏都觉得,宋池这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最后将恪靖侯世子之位,传给自己弟弟的儿子。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竟然传出宋池的妾室怀孕的消息。
  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妾室耐不住寂寞,跑出去偷了人。
  只有裴清殊是个例外。
  因为他知道,经过钟太医的精心调养,宋池现在大概率已经具备了生育的能力。
  也就是说,宋池的妾室怀的,是他自己的孩子没错。
  宋池起初听说这个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
  经过钟太医反复确认之后,宋池才反应过来,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
  经过起初的激动之后,宋池努力平复好情绪,来向裴清殊谢恩。
  尽管宋池已经尽力地试图压制住内心的喜悦了,可裴清殊还是看得出来,此时的宋池看起来十分高兴。
  裴清殊也情不自禁地被他的好心情所感染了:“云蛟,真是恭喜你了。这下子你不仅有了孩子,以后再娶妻的话,也不难了。”
  宋池听到“娶妻”两个字时,不禁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还是……还是先不要了吧。侯府里的情况比较复杂,臣不想拖累无辜的姑娘。”
  宋池虽然没有明说,但裴清殊很清楚,宋池指的是他的母亲淮阳大长公主。
  的确,淮阳不是个省油的灯。
  以宋池目前的情况,如果想要娶继室的话,肯定是要挑年纪较轻、门第比较低的姑娘。
  这样的小姑娘,是压根玩不过淮阳的。
  裴清殊是真心器重宋池这个表哥,所以此时他也放下皇帝架子,十分和煦地承诺道:“别担心,你若是看中了哪家的姑娘,就和朕说,朕可以帮你赐婚。有朕帮你们做主,谁也别想欺负你们。”
  宋池感激地向裴清殊行了一个大礼。
  ……
  让宋池意外的是,在出宫的路上,他隐隐约约地在高处的汉白玉栏杆旁,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短暂地犹豫了一下之后,他没有继续向前走,而是走上了高处,去寻那个人影。
  来到方才见到那人的地方之后,宋池左右看了看,都没有找到那个孩子。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不知为何,眼中竟然含着热泪:“安儿,出来吧。”
  四周一片寂静。
  过了一会儿之后,敬安终于从藏身的地方慢慢地挪了出来。
  宋池松了口气似的,把眼泪压了回去,笑着说道:“你躲什么,我会吃了你不成?”
  敬安咬着牙,拼命不让眼泪掉下来。
  他知道自己不应该,但还是忍不住,低低地叫了一声“父亲”。
  宋池没有答应,只是深深地看着眼前这个自己看着出生、长大、养到了七岁的孩子。
  或者说是少年。
  三年多过去,敬安长高了许多,和宋池记忆中的模样已经大不相同了。
  第56章
  宋池曾经以为,他会和左氏母子一直这样生活下去, 直到他死。
  对于血缘关系的问题, 宋池倒是没有那么看重。
  因为他知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自己和这个孩子是一样的……
  “安儿,你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终于,宋池像往常一样,温和地开口问道。
  敬安咬了咬牙,双拳紧握,眼泪却是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我听说……周姨娘有了身孕……我是来恭喜您的。”
  “谢谢你。”宋池温柔地替敬安擦去了眼泪, “不过, 只是这样的话, 你为什么要哭呢?”
  如果今日宋池对他的态度大变,变得无比冷漠的话,或许敬安还不会哭。
  可是看着仍旧对他如此温和慈爱的宋池,敬安终于忍不住抽泣起来:“您有了自己的孩子, 那……那我……我算什么呢?”
  往好一点去想的话, 敬安有两个父亲,两个母亲。可若严格来说的话,这四个大人没有一个是他真真正正的父母。
  宋池叹了口气,温和地摸了摸他的头:“安儿,你越长大越会明白,这世上的很多事情, 都充满了无奈,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够决定的。我们父子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只能说明我们之间的父子缘分,只能停留在你七岁那一年,已经不可能再继续了。在外人面前,我们终究只能形同陌路。但在我的心里,你永远都是我的孩子。”
  “父亲……”敬安忍不住,在宋池面前跪了下来。
  “好孩子,以后的路,你只能靠自己去走了。”虽然很不舍,但就像他的母亲左氏一样,宋池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与他们一同生活,“我都听说了,你的书读得不错,不愧是我亲自启蒙的孩子。不过武功这一块你也不要落下了。现在朝廷和匈奴虽然处于战时状态,但这一次只是小打小闹而已,真正的大战还在后头。你若想要凭着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的话,就一定要学好武艺。”
  宋池所说的话,敬安每一个字都认真地听了,并且记在了心里。
  看着宋池离去的背影,敬安知道,自己是时候该长大,不能再做一个孩子了。
  ……
  如同公孙明所预料的那样,雍定二年三月,从匈奴犯境的那一天算起,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匈奴人在抢了一批物资之后,很快便在毅亲王的攻势之下被赶回了老巢。
  裴清殊知道,现在还不是可以和匈奴决一死战的时候,就没有让毅亲王再追,而是班师回朝。
  虽说表面上来看,这一次和往常一样,都是大齐成功地捍卫了国土,可裴清殊还是高兴不起来,自然也不会像过去太上皇在位时一样,再去搞什么庆功宴了。
  其实明眼人都心知肚明,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胜利。
  不过不管怎么说,边境的危机暂时得以解除,京城里的气氛又逐渐恢复如常。
  各个世家贵族又像往常一样,开起了各种各样的宴会。老百姓们也都放下心来,继续像过去一样,在“太平盛世”之下活得无忧无虑。
  说到底,心里头负担最重的,还是裴清殊这个知道亡国危机的皇帝而已。
  因为有这个重担压着,裴清殊一直不敢懈怠。
  尽管已经暂时将匈奴人给打了回去,他还是下令加快对新兵的训练,并且准备从五军营里调派两到三万人马,让他们像西北驻军那样,常年在北疆守着大齐的北方边境。
  过去,大齐在北疆的驻军只有几千人。正因如此,匈奴人才敢不断地犯境。
  以前的皇帝不是没有想过加派人马,但是考虑了一番实际情况之后,就都选择了放弃。
  这主要是因为,在京师和北疆之间,有一道长城。
  有长城在,匈奴人就无法轻易入关。所以他们所能给大齐造成的威胁,一般来说只有长城以北的八座城池而已。
  而这八座城池,都是大齐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如果派驻军常年守在那里的话,所消耗的军费,加上来回运送粮饷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偶尔被匈奴人抢去的那些物资。
  所以从总体来看,派去几万驻军守在匈奴人的旁边,是不划算的。
  可这样一次次地忍受匈奴人的骚扰,对裴清殊来说实在是太煎熬了……
  上上次,上次,这一次……就算下一次,大齐都成功地击退了匈奴人,可下下次,再下次呢?
  只要失败了一次,让匈奴人成功侵入了中原,那么第一个遭殃的,就会是京城。
  当然,就算真的不幸走到了那一步,裴清殊还可以带着老婆孩子们赶紧南下,说不定还有一条生路。
  可是那样的话,未免太狼狈了。就算他能侥幸多活一时,也很难再把京城夺回来。
  可以说万一那种情况当真发生的话,就等同于大势已去了。
  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外族入侵、失去一切的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
  所以裴清殊才会想要增派北疆驻军,并且迁都至长安,或者洛阳。
  就在裴清殊为了这两件事而深思熟虑的时候,转眼间就到了公孙明和孟家六小姐成亲的日子。
  当初因为孟六小姐年纪太小的缘故,两人定亲之后,并没有立即成婚,而是将婚期定在了两年之后。
  裴清殊当时还觉得,要等两年未免也太久了。
  可是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这两年就过去了。
  公孙明是在裴清殊刚刚登基不久的时候定的亲,也就是说,裴清殊登基已经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了。
  这两年间,裴清殊是做了不少的事情不假。但他总觉得还不够,还是不够……
  对于裴清殊来说,公孙明是他最亲近的好兄弟之一,所以公孙明的婚礼,他是一定要亲自去的。
  只是在那种喜气洋洋的环境之下,裴清殊却还是颇有些心不在焉的。
  因为他所看到的世界,和其他人不同。
  在他眼中,此时这些人越是幸福,越是快乐,将来的痛苦就可能越大。
  说来奇怪,在裴清殊当上皇帝之前,甚至在他刚刚继位之初,面临那么大一个烂摊子的时候,裴清殊都还是觉得自己很有希望,能够扭转整个国家的命运的。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匈奴人发动起一次攻击之后,当时间进入雍定二年之后,裴清殊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怀疑自己……
  他想凭着一人之力,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甚至说是历史的走向,这种想法是不是太狂妄了一些呢?
  他原本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就算侥幸登上了皇位,真的有这个能力和运气,能够扭转乾坤吗?
  仪式结束之后,裴清殊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了。
  没办法,他现在的情绪很不好,和这种铺天盖地的喜悦气氛实在是格格不入。
  他不想扫了别人的兴。
  “皇上。”
  就在裴清殊陷入自我怀疑的风暴当中之时,突然有人打断了他的思绪。
  裴清殊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他的二姐夫容漾。
  他松了口气,温和地问道:“有什么事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