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七日前,剑门关陷落。
  那是一个雨夜,剑门关前下起了铺天盖地的暴雨,闪电横穿山峦,雷光直耀天际,两岸泥石汇为洪水,呼啸着冲往这黑暗群山的下游。
  一名访客带着一个孩子、一名蒙面侍卫,来到黑甲军营中。
  李渐鸿一脚踩着装满武器的箱子,侧着身喝酒,灯光将他侧脸的剪影投在帐篷上。
  “雨实在太大了。”访客解下斗笠与蓑衣,感叹道,“若不是昌流君一路背着跋山涉水,想来我是到不了王爷面前。”
  “牧相,经年不见了。”李渐鸿随手一指椅子,说,“坐吧。”
  谢宥端坐一旁,沉默注视着牧旷达。
  “给牧相上点驱寒的姜汤。”李渐鸿又吩咐道。
  “这是我儿。”牧旷达说,“牧磬,磬儿,给王爷磕头。”
  牧旷达的儿子上前,朝李渐鸿跪下,伏身,李渐鸿手掌稍稍一比划,示意无须多礼。
  “远来是客。”李渐鸿说,“不管今日牧相之意为何,冲着这胆识,李某都任你自行离去,不加拦阻。”
  “我说得亲自来一趟。”牧旷达笑着说,“昌流君总是思前顾后,我说,不打紧,既能全身进来,王爷也定会让我全身回去。”
  “说吧。”谢宥沉声道,“王爷等着呢。”
  牧旷达说:“陛下驾崩了。”
  “什么时候?”李渐鸿漫不经心地问道。
  “五天前,子时。”牧旷达说。
  “我怎么不知道?”李渐鸿随口道。
  “赵奎派人守住皇宫,秘不发丧。”牧旷达说,“王爷,六年前的那道诏令,非我本意,乃是赵奎越权所为。”
  “知道。”李渐鸿懒懒道。
  牧旷达又说:“调动影队,亦是我无法阻止的。”
  “知道。”李渐鸿又道。
  牧旷达说:“这场战王爷若不速战速决,一旦韩唯庸与萧太后那边稳不住,辽兵再来,我大陈危在旦夕,更禁不起东西分治,何况俱是皇家,再分,也并未有多大意义。”
  李渐鸿:“嗯。”
  牧旷达说:“赵奎今日签发军令,欲调动玉璧关下一半以上的兵马下中原,合战王爷。西川已在他控制之下,王爷这一战若是无功而返,赵奎定将回西川,兵谏逼宫。”
  李渐鸿眉头拧了起来,没有说话。
  牧旷达说:“我这就去签发缉布令,以影队配合,与王爷里应外合,三日后哨声为令,开剑门关。”
  李渐鸿问:“牧相有什么要我做的?”
  “西川十年不增赋,不征丁。”牧旷达说,“国都……也该迁往江州了。”
  李渐鸿笑道:“牧相倒是替本王想得清楚。”
  牧旷达笑道:“我向来是个识趣的人。”
  李渐鸿转而看着牧旷达的儿子,牧磬被看得有点怕,稍稍退后了一些。
  牧旷达说:“这些日子,磬儿便跟在王爷身边,多学点,王爷,这是牧某最疼爱的孩儿,还望王爷……”
  “不必了。”李渐鸿说,“本王信你,回去吧,三天后,等你号令。”
  牧旷达于是又带着昌流君与长子离开军营。
  三天后的深夜,漫山遍野响起鸟叫,剑门关守卫被杀,一夜间李渐鸿攻陷了剑门关,赵奎二十万守军大溃,逃往西川路。黎明时分,双方在闻钟山下一场会战,仓促整军的赵奎先败于谢宥之手,再被李渐鸿伏击。
  到得最后,官道旁满是战死的尸体,野外全是逃兵,李渐鸿亲自率人追缉赵奎,赵奎却在半路被武独救走,逃向西川城。
  “钟山九响,改朝换代……”
  “枫水化冻,冬去春来……”
  赵奎仓促逃至闻钟山山脚下时,远方西川城中孩童正唱着这首歌儿,而官道上等待自己的,却是哗变的影队,武独一人一剑,抵挡住影队,赵奎则再抽身西逃。
  茫茫旷野间有一棵大树,赵奎带着十余名护卫,山穷水尽逃到此处,远方则是巍峨闻钟山。
  “早知该堂堂正正一死。”赵奎叹道。
  秋来长天阔,麦田里响起沙沙声响,一名身材高大的刺客逆风而来,护卫们纷纷被惊动,吼道:“什么人!”
  然而未等护卫出手,数道光闪过,赵奎的亲卫便已尸横就地。
  “你好。”那刺客说,“我是昌流君。”
  “我终于也等到这句话了。”赵奎说。
  “我是来杀你的。”昌流君解下面罩,客客气气地说。
  赵奎最后的念头,是昌流君侧脸上的那枚白虎刺青。
  黄昏,天际染着一抹血,旷野孤树在风里沙沙地响,武独一身伤,沿着官道追向枫峡,映入眼帘的,是赵奎与一众护卫的尸体,以及昌流君正在躬身,用赵奎残破的披风擦拭剑上的血。
  武独的瞳孔稍稍放大,昌流君却看也不看他,说:“你有两条路,一是自尽留个全尸;二是从现在开始逃,我数到十,十以后,我会来杀你。”
  武独不住发抖,他没有逃,也没有自尽,而是发着抖,抽出腰畔长剑。
  “你以为任谁都会逃?”武独不客气地讥刺道。
  昌流君抬起手中剑,然而就在此刻,两人同时脸色一变,昌流君迅速收剑归鞘,转身没入了麦田中,消失无踪。
  武独拖着一身伤,踉跄跑向赵奎的尸体,悲愤大吼。
  奔马沿着官道冲来,李渐鸿一身铁铠,披风在秋风中猎猎飞扬。武独马上转身,朝向李渐鸿。
  “收剑。”李渐鸿说。
  武独脸色迟疑不定,李渐鸿扔出一封信,飞到武独面前,武独发着抖,展开信,看完之后,李渐鸿又说:“收剑。”
  武独猛然将剑归鞘,一声金铁声响,犹如震天彻底龙吟,在风里回荡,于那山谷中形成久远的回声,震荡不休。
  李渐鸿未费一兵一卒,西川全城归降,牧旷达率百官出城来迎,李衍秋亲至。
  “三哥,你回来了。”
  李渐鸿正要说句什么,远方闻钟山上,传来一声接一声的洪钟之音,黄昏之时,在天际回荡。
  第34章 践诺
  段岭猛地醒了。
  钟声一声接一声,外头传来惊慌的声音,他马上伸手,摸到榻畔佩剑,于那嘈杂声音中分辨出一句:“元军来了!”
  这是两年中第二次元军袭击上京,上一次也是快要入秋之时,相隔恰好一年。段岭立即背上剑,摘下客厅里悬挂的长弓,刚到庭院,便看到巨石与火罐飞入,大火开始蔓延。
  外头有人奔走,高喊救火,段岭穿过一条街,加入递桶的人群,未几,又一枚巨石飞入。
  “这里顶不住了!”段岭喊道,“都朝城北撤——!”
  上京城西一片混乱,元军神不知鬼不觉已兵临城下,竟是谁也没有发现,烈火四起,攻城云梯已架上了西门,更有元兵高举武器,杀进了城里。
  城还没有破!只是被打了场偷袭战!段岭跃上房顶,拉开长弓,一箭射死落单的元兵,一名元兵抢到马匹,从后街经过,正在四处放火,又被段岭一箭射下了马。
  第三箭,已有敌人发现了他,破口大骂,以强弩朝他招呼,段岭躲到屋檐后,翻身下来,抽剑在手,从后院绕出去,一剑刺死一人。
  巡防司从四面八方涌来,斩杀冲城敌军,总算控制住了乱局,然而城外开始擂鼓,耶律大石率军匆匆赶来,城门彻底放下,阻截了所有通路。
  天亮时,段岭跑向蔡闫家,蔡府大门紧闭,找不到人,段岭又去赫连博家——也没有人,街上一片混乱,念佛的念佛,逃难的逃难,段岭只得又回家去,见家门前等着一名女子,发现是琼花院的,却叫不出名字来。
  “夫人请段公子去一趟。”那女孩躬身说。
  段岭收起弓箭,跟着女孩走。上京渐渐地安静下来,偶有少许哭声,午后的阳光白得刺眼。到得琼花院时,女孩说:“请段公子在此处休息,夫人处理完手头事务后便来求见。”
  “去吧。”段岭说。
  女孩仍未走,丁芝却跟了过来,彼此点了点头,丁芝说:“公子想吃点什么?这就吩咐人去做。”
  “不必麻烦了。”段岭答道。
  丁芝一躬身,退了出去,段岭喝了点水,用过些许糕点果腹,放下剑和弓,走出房去,越过院墙,远远地眺望,见城中黑烟四起,便索性翻身上屋,踏着瓦当,坐在那里看。
  “夫人求见。”下面清脆的声音说。
  段岭朝下看了一眼,寻春来了,寻春先是屏退左右,再朝段岭行了一礼。
  “怎么个说法?”段岭问。
  “不久前南方靖难,王爷与赵奎对决剑门关前,赵奎紧急抽调东路玉璧关三万兵马南下。”寻春沉声道,“欲奔袭江州,断去王爷后路,就此两面夹击,但兵调走了,这一仗却没打成,没等援兵赶到,牧旷达便里应外合,剑门就此陷落。”
  “两天内。”寻春望向院中,说,“西川路全境收复,钟山九响,三王爷入主西川城。”
  “同时因玉璧关下守备空虚,元人越将军岭天险,进犯辽国,绕胡昌城不入,直取上京。三日前,他们派人伪装成一队塞外胡商。进城后昨夜发动埋伏,杀死守门军,开城门,幸而及时发现,西门得守。”
  寻春最后说:“外头有十万元军,如入无人之境,城中唯余巡防司两千,统军一万,北院大王在敌军合围之前,分派信使,往南路、西路求援。”
  “我爷爷呢?”段岭问。
  “驾崩了。”寻春说,“王爷临走时吩咐,只要南方大局一定,无论继位者是他还是四王爷,您都是太子殿下,须得以国君之礼待您。”
  段岭点了点头,寻春又道:“所以,殿下,切勿以身犯险。有何事,请尽管吩咐一声。”
  “谢了。”段岭从飞檐上跃下,寻春转身翩然离去。
  蔡闫不知去了何处,当夜段岭便在琼花院中住了下来,院里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外头依旧嘈杂,众女却在花园内制七夕节的糕点。段岭发现每当他经过有人的地方,琼花院中无论男女,都会停下,躬身朝他行礼。
  他担心蔡闫,恐怕蔡闻死后,他会不顾一切地去给兄长报仇,便让人去打听他的下落。
  西川。
  李渐鸿坐在帝位上,这把椅子是从京畿带过来的,奈何当初放这把椅子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辽人的国土。
  “父皇当年体质便不大好。”李渐鸿说。
  李衍秋站在角落里,透过窗格朝外看,黄昏时的光芒一条一条地射进来。
  “我还记得小时候,常与三哥你在那把椅子前追着玩。”李衍秋说,“一眨眼便这么多年了。”
  “你当皇帝吧。”李渐鸿说。
  李衍秋说:“你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