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影人_37

  接着,谢兰生与祁勇约定回国时间、开机时间,又叫助理小红小绿、欧阳囡囡还有岑晨各自前往拍摄地点,他自己则又对剧本做了一些调整、改动。
  直到确定开机时间,谢兰生才猛然察觉现在已经7月份了——自罗大经和张继先撂下挑子退出剧组,已经过了一个半月了。
  …………
  祁勇回到中国那天,谢兰生和莘野两人亲自赶到机场去接。莘野认识祁勇,他们两个没跟别人一样高举接机牌子。
  谢兰生只在去LA时来回做过两次飞机。他上学时,想买机票甚至需要所在单位的介绍信,大家认为只有领导才有资格坐坐飞机,当时他的一个邻居从湖南坐飞机回京厂里甚至专门派了一辆车去接他回家。这一两年民航倒是蒸蒸日上、发展起来了,可谢兰生还是很少坐。
  祁勇身材十分高大,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子,手中提着大旅行包,十分具有艺术气息。莘野一眼就看见了,双手插兜,喊了一句对方名字,侧了侧脸,示意他到出口汇合。
  而谢兰生刚一汇合便殷勤地帮忙拎包,嘘寒问暖。
  祁勇一出首都机场便迫切地打量四周,看建筑,看马路,看车辆,看行人。
  他没忘记,他回来是感受变化的。
  然而,当谢兰生还有莘野带着他先坐火车、再坐客车、再坐驴车地赶到了盱眙村时,望着漫天的黄沙,望着满目的土房,祁勇想哭了。
  日他先人,他被忽悠着签合同了。
  发展呢?繁荣呢?照片上的高楼大厦呢?
  怎么实际是这样的!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谢兰生是北京土著,却选择了如此冷僻的一个地方当片场,有完美主义强迫症。而谢兰生还没有车,去大城市要先坐驴车再坐客车再坐火车。正常剧组肯定有车,这谢兰生穷到离谱。他本以为时不时就都能开车回北京的,最差也是回个城市。他在LA住,不怕开车,动不动就一两小时的。
  小红小绿、欧阳囡囡还有岑晨全都鸟儿一样欢欣地冲出来,迎接最后一位主创。
  尤其小红这女孩子,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睫毛扑闪扑闪,不自觉地双手合十,叫:“祁大摄!!!”
  祁勇:“…………”
  小红攥拳,原地跳跳:“祁大摄,您可终于是到了呀!我们几个日盼夜盼,人员终于又凑齐了!《生根》可以再开机了!!!”
  “是啊,”小绿道,“暂停好久,都长毛了,还是拍摄更有意思。”
  祁勇:“…………”
  见摄影师沉默了,谢兰生也挺愧疚的,挽回道:“咱们先在乡里拍一个月,争取能缩到三星期,再回北京拍三星期,最后去深圳度假度假,全面感受三个地方,挺好的。我在北京一同学是北京边上桃树乡的,他说可以把自己家借给我们拍摄内景,我看了,比较合适,可以拍摄屋里边的几段剧情。”盱眙村还没通电呢,几个内景不大好拍。
  祁勇木然地看向他。
  回北京也还是没车啊?
  谢兰生又看看四周,道:“咱们环境是不太好……如果您想毁约也成……我还是出来回机票,也给您结三天的钱。你看看……您要走吗?”
  谢兰生的这话一出,周围倏地无比安静,死寂一般。小红小绿、欧阳囡囡以及岑晨八道目光都沉默地望向祁勇。
  祁勇只觉得周围宛如有了什么悲伤的BGM,有些烦躁,掉头就往房间里走:“都到这了,还走个屁!三个星期还可以了。”
  谢兰生长舒了口气。
  自己拍摄独立电影想要请到真爱电影的摄影师和录音师可以说是难于登天,他本以为只能随手再拉两个拍广告的了,没有想到,他想要的主创人员他坑蒙拐骗全弄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正常来说,外景内景肯定都在这个乡拍,为了剧情,后半回京。
  第14章《生根》(十二)
  摄影师和录音师这两个位置再次被填上,一切重新走上正轨,谢兰生又高兴起来,《生根》拍摄继续进行。
  祁勇还对谢兰生说:“为了增加现实感,第101场、第105场、第109场,还有……我希望用超16毫米的摄影机拍,然后后期再进行扩35毫米的制作。”
  摄影师的任何意见谢兰生都尽量满足,他想了想,说,“行,等拍完其他场次,我让小绿去河北买16毫米那部分胶片。”超16毫米,的确会更有现实感。对于《生根》祁勇真的在花心思。
  祁勇不是非常相信罗大经的摄影水平,因此,他把之前拍摄过的几个场景都重拍了。这个时候谢兰生倒感谢起罗大经的干脆利落来——装两三天就跑路了,比两三周再跑的好。
  祁勇喜欢小红小绿,挺耐心地教导他们:“小红小绿,记住,调频用叶子板,调焦用光圈。叶子板是调转速的,你这样开,就从一秒一格到一秒两格了,这台机器要一直开最快能到一秒150格。标准格数是24格,最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所以,故事片,除非有啥特殊需要,都是一秒24格,就是一秒形成24张底片,把叶子板开到175度就可以了,非常简单。”
  小红小绿:“哦哦哦哦!”他们两个很感兴趣,而罗大经从来不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