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_分节

  作为俘虏屈辱地被捆在这,等候敌军首领的一句发落,这本就是耻辱而恼人的事,偏生敌军首领不提处置之法,将他搁置了半天,最后故意说出这等损人之语,简直无耻之极。
  不等黄盖反唇相讥,曹操突然命人备一艘快船,把黄盖送回江东。
  黄盖满腔的恼意就这么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堵住,他实在找不出曹操放他回江东的理由,可却下意识地认为其中定有阴谋。
  见黄盖听到自己要送他回江东的命令,反而变得更加警惕戒备,曹操对此并不在乎,只挥手让卫兵赶紧把黄盖拉上船。
  他倒是想让郑平给黄盖来一首送别的萧音,顺便练练己方的抗干扰能力,只可惜经过昨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演奏,己方已陷入萎靡,若是他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就算他是拥有独一无二话语权的主公,也怕触及众怒。
  因此他只能心里想想,顺便恫吓一下黄盖,便遗憾地把人送回江东。
  曹军这边大大方方大张旗鼓地把人送到对岸,让孙刘联军的士兵与官吏惊讶不已。
  唯独周瑜与诸葛亮毫无异色,命人给黄盖洗漱压惊,又派了随军医匠给他治伤,便让他下去好好休息。
  黄盖却不愿意下去休息,他踉踉跄跄地赶到周瑜面前,着急道:“曹操这是何意?大费周章地抓了我,没有劝降,也没用逼问军情,只将我晾了大半日,便派人将我送回?还送到营帐门口?”
  周瑜宽慰道:“将军勿多想,此事瑜来处理。”
  黄盖知周瑜品性高洁,意气雄烈,既有此语,便是承诺于他,会亲手解决这事。
  然而黄盖终究不想做那糊涂虫,认真而感激地对周瑜道。
  “我知都督雄才雅量,然若不明此事因由,盖心中难安,唯恐日夜心惊。还请都督如实告知。”
  周瑜叹了一声,对黄盖道:
  “若今日曹操未放你归来,甚至因为不能劝降而杀之,那才是出了昏招。自曹操南下,江东便对如何应对曹操争执不休。我等主战,誓击溃曹贼,绝不轻易投降。而许多江东士族主和,认为‘曹强我弱’,迎击曹操不过是螳臂挡车,徒增伤亡。”
  等黄盖面上的焦虑之色渐渐平静下来,周瑜才接着道,
  “主公英明,拔剑斫书案,与曹贼势不两立,方才震慑住‘主和’的那一派人。如今曹操将君平安放归,只怕那些被压制的‘主和’者,又将开始蠢蠢欲动。”
  黄盖不是蠢人,周瑜稍加提点,他便明白了其中关窍,对曹操的行为又气又怒。
  “依都督之见,如今该如何应对?”
  周瑜系上兜鍪与披风,握上腰间佩剑的剑柄:“即刻出军,勇战之。”
  另一边的刘备部队,中军帐中,正是一派主臣相得之相。
  刘备与诸葛亮正在对品薄茶,听到黄盖被曹军送回江东驻营门口,刘备放下茶盏,面色肃重,对诸葛亮道:
  “果如先生所料,曹操只将黄将军扣押了半日,便派人送他回了江东,还大张旗鼓地送到营寨门口。”
  诸葛亮摇动羽扇道:“曹军此举,意在挑动江东军心。听闻曹操学周公握发,礼贤下士,不计出身来历,以此广揽贤才。黄将军乃孙氏三代忠臣,赤胆忠心,绝不会向曹操纳首。曹操若杀了黄将军,于他无丝毫益处,反而会激起江东之军的仇恨。”
  刘备接道:“倒不如大张旗鼓地送回孙营,一则展现自己的恢宏大度,无声劝降;二则离间周瑜、黄盖这些从先代留下来的老臣与直隶孙权的新臣的关系,可谓是一举多得。”
  诸葛亮摇扇不言。曹操这个举动看似简单,实则十分有效,且让人有苦难言,明知离间而不得排解,是彻彻底底的阳谋。
  “曹操果非常人,随行谋士亦是难缠之人。”
  不知想到了什么,诸葛亮淡定从容的表情,微妙的一顿,问刘备道:
  “将军可知曹操帐下有何人喜吹排箫?”
  刘备不知道诸葛亮怎么突然扯到这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上,仔细回忆,却未找到合适的人员。
  “昔日我在许县时,似乎并无此人……先生何出此言?”
  诸葛亮便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如实告知。之前对谈时,刘备只听了昨晚最关键的发展,于细节处没有任何的接触。如今听诸葛亮提起这一“细节”,尤其强调那“排箫声”很难听事,刘备神色一动,想起投奔袁绍时,曾在袁绍之子袁熙那得过一个重要的军情。
  “听闻曹军曾用诡谲的排箫之音骚扰袁军,搅得袁军不得安宁,莫非是故技重施?”
  诸葛亮不认为是这样:“若为同一曲……昔日曹军乃秘袭袁绍,所奏之音只有袁军听见,于曹军并无妨碍。可昨日曹军也在场,人数更甚于我方。假若吹奏排箫是为了骚扰,岂非伤敌五百、自损一千?”
  刘备也想到这茬,推翻了原来的猜测,思索昨晚刺耳的排箫曲到底有何深意。
  任刘备、诸葛亮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曹操这个举措还真的没有任何深意,只是为了“分享土特产”,为了在既定“自损”的同时,拉周瑜等人下水,让他们一同品味排箫的魅力。
  既想不透,二人再次回归局势,刘备很想知道周瑜会如何应对曹操的阳谋,虽然这事的主要针对对象是孙军,但在荆州覆灭,刘备与孙权集团取得联盟的情况下,孙权集团实则已与他刘备的势力生死攸关,至少目前是如此。
  诸葛亮旁观者清,没有任何紧张之感:“此事结局已定:周瑜立即与曹操开战,而曹军与孙军、我军相持不下,时日一久,曹操自退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