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

  理由何子衿都找好了,笑,“我这里有一套薛先生文集,你们带去替我送给阿文哥吧。”
  阿冽年纪小,人也实诚,道,“今天阿文哥肯定很忙。”
  三姑娘已经看明白了,笑,“咱们又不是外人,你们只管去,书不比别的,一定要亲自交给他。”胡山长家开文会,肯定有那位薛大儒,而且,既是文会,来人就不会少,何况相陪薛大儒的,肯定也是附近名士。叫弟弟们过去开开眼界,没啥不好。
  阿念隐隐有些明白,接过书就拉着阿冽去了。
  何子衿与三姑娘相视一笑。何老娘瞅着孙子走了,有些着急的与何子衿道,“送书叫小福子去就成了,这眼瞅着就吃饭了。”
  沈氏扶着肚子换个坐姿,何子衿解释给老太太听,道,“就是特意叫他们去的,您没听说么,胡山长家有文会来着,那文会上,去的可都是有名的先生,让他们过去跟着长长见识,有什么不好?”
  何老娘对文会啥的极是敬畏,道,“人家又没请他们去,再说,阿冽阿念还小呢。”去了能跟人家说书道文么?
  “祖母只管放心,这有什么请不请的,又不是让他们去做什么,他们现在学问还浅,便是去了,不过是开开眼界,受些薰陶罢了。”何子衿笑。
  何老娘还是头一遭可以这样厚着脸皮蹭文会的,何子衿笑笑,没说啥。何家不愁吃喝,也能供起子孙念书,但想往上走就不大容易,她爹宥于资质,这些年依旧是个秀才,恐怕科举上有限。再看阿念阿冽,阿念天资不错,且有老鬼上辈子的验证,想来日后不愁前程。阿冽的□□起码比她爹好,又有阿念教着,以后应该走的比她爹远。再加上家里还有两门好亲戚,沈家是亲舅舅家,冯家是亲姑妈家,这都是实诚亲戚,倘她家说出提携的话来,不论舅舅家还是姑妈家,起码会给这个面子。可是,亲戚家也是一样,人家肯提携,你自家孩子也得能提得起来才行。
  何家门第出身摆这儿,这是没法子的,让孩子们小时候就学着寻找机会并不是坏事。何况,何子衿素来不认为钻营是什么不好的词汇。这世间,什么人不钻营,那满满一文会的人,难道都是来对谈学问的不成?
  文会什么的事,哪怕何子衿说了,何老娘依旧似懂非懂,不过,反正儿子孙子都去了。而且,她老人家私下认为,她家丫头片子也是念过书的人,丫头片子的话应该还是很有见识的。于是,她老人家也便心安了。
  倒是沈氏心下暗想,怪道人人都喜与高门大户结亲,她倒不是那等势利性子,更不似陈姑丈能为了盐引卖闺女,可是三姑娘与胡文这亲事一定,与胡家成了正经亲戚,就有这许多看不到的好处,委实令人心生感慨。
  此刻,心生感慨的不止是沈氏,还有胡文。
  胡文多机伶的人哪,他一见阿念阿冽就明白了,先收了书,笑眯眯的对他俩道,“今天正好有文会,你俩也别回了,留在家里吃晚饭,阿宣在那边儿,我带你们过去。”文会已经开始了,胡文要安排晚上酒席的事,便将两位小舅子交给胡宣。胡宣是胡山长的爱孙,与阿念是同班同学,又是亲戚,平日关系就不错,且胡宣也是收过何子衿送的薛大儒文集的,便将他们带去了举行文会的暖房。
  胡文心说,我家小姨子这心真是灵的没法儿说啊。胡文自己干得也极是卖力,这次请了薛大儒来芙蓉书院,多赖他与祖父的脸皮厚度。但,薛大儒一旦来了,非但芙蓉书院的名声立起来了,祖父还请了附近不少名士,来芙蓉书院以文会友。胡文已经提前退学了,他就跟在祖父身边跑个腿儿,一心一意的替祖父办这些事,无形之中开阔了眼界不说,也结交了几多人脉呀。
  而这些,都源于小姨子的一个提议。
  胡文想,还是我这老婆娶的好啊,还没娶到手呢,就这般旺夫。亲爹嫡母靠不住,亲娘早死,祖父母年迈,至于叔伯,亲爹都指望不上,哪里还敢希冀叔伯,以后能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就是媳妇。自己这媳妇娶的好,何家是厚道人家,小姨子聪明,小舅子们年纪都小,好好处着,以后得给儿子攒下几门不错的亲戚才好。
  胡文这脑袋发散的,一下子发散到儿子身上去了。
  有管事过来相询,胡文忙过去支应了。
  各有各的忙活,胡家在忙文会,何家今日男人们不在,女人们用过饭说会儿话便各自散了。何子衿回自己屋数今天卖书赚的银子,人生得意便忘形,她不过是拿着钱袋里掂了两掂里头银子的份量,因里头都是碎银子,就哗啦啦,哗啦啦两下,结果,隔着一间堂屋儿的何老娘就听见了,何老娘提着嗓门儿问,“什么响动?”
  何子衿鬼精鬼精的,扬声道,“没啥,玩儿羊嘎啦哈呢。”
  何老娘笑骂,“少弄鬼,给我进来。”她老人家都听出来了,那是银子响!
  ☆、第169章 回家去了
  何子衿先把银子藏好才去了何老娘屋里。
  何老娘同余嬷嬷正坐炕头儿盘着腿剥花生,何子衿刚一进去,何老娘当头便问,“哪儿来的这些银子,你娘又给你钱了?”
  何子衿真是服了,脱了鞋跟何老娘一并坐炕上去,把脚放褥子里暖着,赞叹,“祖母,你这真是顺风耳啊!”
  何老娘有些不满,“怎么又给你银子?”怪道丫头片子这般败家,原来是有个败家娘的原因,这么一推测,何老娘对沈氏也不大满意了。
  何子衿拈了两粒花生米搁嘴里慢慢嚼着,道,“是我书铺子赚的,放书铺子里,不大安全,阿仁哥让我带回来。他留下些散碎银子找零就够了。”
  “咦,竟真的赚钱啦?”不是前儿还说没生意的么。
  “这您老人家就不懂了吧。”何子衿搓搓手道,“你得看这书怎么卖。平日里要指着书院里的小学生隔三差五的买一本,那肯定惨淡啊。这不是薛大儒来讲学么,您不知道薛大儒多大的名声,简直就是读书人心里的圣人哪。他一来,连周围好几个县的读书人都不请自到,过来听他请学。这么多祟拜薛大儒的人来了,我专卖薛大儒的书,生意怎么着都差不了啊。”
  何老娘欢喜的咧开嘴,摸摸自家丫头片子的大头,笑,“这倒真是,没白念那些书,的确灵光。”又十分关切的问,“赚了多少银子?”
  “也还成吧,没多少。”
  “到底多少?”
  何子衿蘑菇着,“这做买卖,银子都在货里压着呢,看着赚了钱,其实见不着什么银子。”
  何老娘给这丫头钓胃口钓的火大,怒发冲冠,“老娘问你赚多少!又不是要你的!快说!”
  何子衿嬉笑的拍拍胸脯,“这样啊,那我就放心啦,抛去成本,总有二十多两啦。”
  何老娘瞪大双眼,都不能信,“这么多!”
  “还好还好。”何子衿装模做样假谦虚,“这是赶上行情了。”其实主要原因是,这年头,书真是奢侈品。在碧水县小小县城,何家这样三进的宅子也不过百十两纹银。可是,一本书就要三四百钱了,薛大儒又是个爱著书立说的,他一套全集的价码,那委实不低啊。
  所以,在这年头,能读得起书的人,一般都是小有家资的。
  小有家资的人,才是买书的人。
  要是形容哪家藏书万卷,那可不只说他家书香门第,很大程度上也是说他家有钱啊。万卷书,得多少银子啊!
  何老娘真是欣慰啊,看来庙里的高僧说的不错呀,她家这丫头的确是有些财运的。何老娘想一想何子衿那哗啦啦,哗啦啦的银子响,还是有些心动滴,于是,老太太自认温柔又自认为委婉的问,“真不用我替你置地?”
  何子衿相当坚决,“不用,我这都是流水资金,以后进货也得要钱哪。”
  何老娘有些遗憾,还是不放心的叮嘱一句,“可得把银子收好了!”
  “我放钱的本事您老人家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个,何老娘倒是挺放心的。何子衿的钱藏的那个秘密哟,何老娘觉着,家里就是进了贼也找不着啊!
  何老娘一面腹诽丫头片子太会藏钱,一面拉着自家丫头的小肥手看,笑眯眯的絮叨,“一看这肥手就是有财运的。”
  何子衿:……
  祖孙两个嘀嘀咕咕的说着话,如同吃了兴奋剂的何恭阿冽阿念三人回来了,就听了一场薛大儒的讲座,参加了一次薛大儒的文会,三人回来后说话就变成了这样,“薛先生说啥啥啥,薛先生又说啥啥啥,薛先生再说了啥啥啥。”把何老娘烦的哟,全都撵回去睡觉后跟何子衿叨咕,“怪道你那书好卖,怎么一遇着姓薛的,就跟失心疯似的。”
  何子衿笑,“等薛大儒一走就好了。”
  第二日,何子衿起早做了好几笼屉的奶黄包。这年头,家里人多,于是,做吃食都极有成就感。何况,何子衿还要四下打发,尤其如今家里丫环多,不愁跑腿的。冯家送些,贤姑太太那里、李大娘、薛千针,还有依旧在陈家执教的薛先生(注:性别女),另外何洛这一直在青城山求学的,这次薛大儒来碧水县讲学,何洛也跟着回来了。何子衿与何洛自小一道长大,同族兄妹,后来何洛一意求学,这才渐渐少在一处玩儿了,也给何洛送一份。还有史家福姐儿的……
  何老娘见丫头片子三下五除二的把东西打发去一半,伸脖子往笼屉看看,剩下的还够自家人吃么。何子衿又收拾出一份,与阿念道,“这个等到了山上给雷姑娘。”
  何老娘问,“雷姑娘是哪个?”
  “教阿念的先生姓雷,雷姑娘是雷先生的女儿。”
  何老娘感叹,“三山五岳,没你不认识的人啊。”
  于是,何子衿做了一大早上的奶黄包,自家人吃一顿就没了,何子衿笑,“就刚蒸出来时好吃,祖母什么时候想吃,我再做就好。”
  何老娘心疼地,“我再不想吃这个了。”天爷啊,打发出去那许多,这可都是上上好的白面做的,里头又是奶又是糖又是油,得多少银子啊!自家人吃还好,何老娘不心疼,偏生有个不会过日子的死丫头,总往外送。何老娘肉疼的,她老人家这辈子都不想吃奶黄包了。
  其实,何子衿还想给朝云道长送些哩,奈何朝云道长挑嘴厉害,这位先生非新鲜的东西不吃。啥都要新出锅的,尝上一口,还要挑一大堆毛病,龟毛的厉害。以前不大熟的时候,何子衿还给他送去玫瑰酱啥的,后来知道这家伙对果酱一类不大碰,她就省事了。
  用过早饭,何子衿没同阿念他们一道去山上,而是在家做针线。她娘产期在腊月,何子衿打算做些玩具给即将出世的弟弟或妹妹。
  何老娘便有些急,催她,“你不去铺子里瞧瞧?”
  “去干啥啊,怪冷的。”当然,朝云道长那里很暖和,但不适合做针线哪。何子衿从炕上,炕烧的暖暖的,下面还升着炭盆,炭盆里烧的是上等竹炭,味儿不大,上面热哄哄的烤着秋天晒干的小芋头,房间里有股子淡淡的粟粉香。
  何老娘拿着个火箸给丫头片子翻烤小芋头,生怕糊了,道,“你不是说生意好,阿仁忙不过来么。”
  何子衿道,“小六哥给阿仁哥找了个帮手,他家大哥家的大侄儿叫百岁的,今年十岁,学过千字文,字是认得的,人也挺机伶,我让他去给阿仁哥帮忙,每天二十个钱,包饭。”
  何老娘急道,“家里这些人呢,叫丸子她们谁去不成,那什么还有小福子呢。”
  “这两天我爹也忙,小福子自然要跟着我爹的。”何子衿道,“丸子她们都是女孩子不说,也不识字。没事儿,等薛大儒一走,书铺子也就不忙了。”
  何子衿做针线那叫一个速度,不大功夫就做了三样,小兔子小猫小狗,洗过再套上棉絮就好。何老娘撇嘴,“这也叫玩意儿,还不如做个老虎枕呢。”
  “有没有欣赏眼光,你瞧瞧,多好看。”何子衿朝何老娘晃晃。
  何老娘真没欣赏出哪儿好看来,好在丫头用的都是零碎布头儿,也不算太浪费。何子衿接着又找好料子做身小娃娃衣裳,何老娘还怪挑的,问,“也不绣个花儿啥的?”
  何子衿道,“小奶娃子家,绣什么花,绣了花儿他也不会看。”
  何老娘那叫一个不满,敲一下火箸道,“你小时候穿的衣裳,小裙子小褂子上绣的那叫一个精致。没良心的丫头,当初你娘怎么疼你,你就得怎么疼你兄弟才好!”
  何子衿瞧小芋头,问,“熟了没?”
  火箸戳一下,何老娘道,“软了。”
  何子衿拿长筷一个个夹到木盒子里,余嬷嬷端来香茶,于是,何子衿针线也不做了,三人一并喝茶吃烤芋头干。
  何子衿道,“甭看今年芋头小,甜是真甜。”
  何老娘掰开一个,“这倒是。”
  三人正吃烤芋头干呢,何洛来了。因沈氏他们住的是前院,何洛来了先过去问了安,沈氏便陪他一道过来了。何老娘挺高兴,招呼道,“阿洛来了正好,尝尝这小芋头,刚烤出来的,香的很。”
  何洛跟何老娘问了好,见何子衿一身桃红小袄,长发松松的编个麻花垂在胸前,额前流海蓬松,两弯秀眉,一双笑眼。何洛笑,“子衿妹妹,你越发俊俏了。”
  见着何洛,何子衿也颇是惊喜,笑,“洛哥哥也长高好多。”
  何老娘沈氏也觉着何洛出息了,模样不必说,打小就是个相貌端正的,如今身上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气韵,何老娘道,“不愧是跟着大儒念书的人,不一样啦。”
  沈氏笑,“是,稳重雅致,大人了。”
  何洛笑,“哪里有五奶奶和婶子说的这样好。”
  何老娘、沈氏难免问何洛些在青城山上的事,何洛有问必答,以前身上那种读书少年身上的微微隔阂已消失不见,何子衿自己也是教育小能手一个,想着这薛大儒是挺会调理人哪,看把何洛调理的,接地气多啦。
  一时,何子衿请何洛去看她的花。
  何老娘沈氏并不介意,同族兄妹,又是自小一道长大,早就关系好,婆媳两个叫周婆子多整治两个菜,中午留何洛吃饭。
  冬天没别的花,除了梅花就是水仙了。何子衿屋里花尤其多,何洛笑,“去岁重阳,先生得了两盆绿菊,就是妹妹种的吧。”其实,何子衿养绿菊是早就有之的。就是以前养的不如现在的好,那会儿何子衿还送过他绿菊呢。
  何子衿笑,“是啊,现在我这花儿可值钱了。我听说那两盆花是有人在斗菊会上买下孝敬给了总督大人,难不成总督大人又转赠了薛大儒?”
  何洛看着何子衿窗前一盆盛开的红梅,“是啊。要不是回家听祖母说,我还不知道那是你种出的花儿。先生都夸你好本领。”
  何子衿道,“洛哥哥,你怎么拜薛先生为师了?当初我舅舅他们上门求教,不过得一二指点罢了。”
  何洛笑,“不值一提,薛先生并未收我入门下,其实每日上门请教学问的不知凡几,薛先生也不吝赐教,只是从不收徒。我也只是住在青城山一处道观,离薛先生的居处不远,故而请教学问方便些。”
  何子衿道,“那我怎么听宁家五奶奶说,你跟宁家一位公子还是同窗呢?”
  何洛笑,“宁家在青城山有别馆,我去请教学问,遇到过宁公子几次,我在青城山也快两年了,久而久之,也就熟了。因我们都在青城山,就玩笑说是青城同窗。”
  “难怪难怪。”何子衿问,“山上冷不冷,你衣裳被褥炭火什么的可得带足了。夏天山上蚊子多,在窗下多种些驱蚊草。”
  何洛含笑听了,方道,“昨儿我去书院见着书院旁一处书铺子,还打出招牌来说什么‘薛大儒沥血巨著’‘六十载风雨铸就帝师大道’什么的,把先生笑个好歹,说你生财有道。”
  “过奖啦,我是借薛大儒的光讨个生活,他老人家没生气就好。”
  何洛笑问,“你怎么样?是不是光顾着发财了,还有没有念书?我在先生那里见有许多不错的书,抄了来给你,放婶婶那里了。”
  说到这个,何子衿道,“我常去朝云观看书,朝云道长也很渊博,他那里各式各样的书都有,做菜的,做点心的,做酱的,我娘做的酱还给改良了一下子,果然好吃许多。”
  何洛笑,“这个学学倒不错,只要别学道家那些个神神道道就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