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88节

  不过片刻,她就按照古书的线装本方式将所有纸张固定到了一起,打了结后将线头藏在书中,直接递给内侍:“还请陛下预览。”
  内侍接过线装本后,直接呈交给了嬴政。
  嬴政面色已有了松缓,接过后深深地看了林阡一眼才抬手翻开了第一页:“确实比卷轴翻阅起来更方便,也更容易一手掌握,轻易不会滑落在地上。”
  王绾瞬间激动起来:“陛下,可否将线装本交给微臣查阅一番?”
  嬴政顿了下,伸手将线装本交给了内侍。
  内侍接过转交给王绾。
  王绾刚拿到手,后方的李斯便忍不住朝着王绾的方向探了探身子。
  但此时的王绾已经全身心沉浸在了线装本上,他认真地回忆着林阡方才穿线的动作,顺着那些孔洞模拟着该如何装订其他书籍,以及有了这样的装订方式后,雕版印刷又是否真的可以降低成本,给大秦的书籍传播带来别样的生机。
  等将线装本彻底弄明白后,他已彻底被打开了思路,进而联想到了不少其他的装订方式,只是认真思索后却都觉得不如线装更方便。
  王绾有些惭愧:“之前是在下想当然了,应该在雕刻模板之前就找谷丰侯问清楚情况的,在发现雕刻模板出错率过高,其消耗的成本已经彻底超过了手抄而不适合推广书籍的时候,就应该及时止损,思考是否有什么地方被我疏忽了才是……”
  林阡赶紧摆手:“是我疏忽了才对。还望相国不要怪罪我耽误了您这么多时间。”
  王绾失笑:“与谷丰侯有什么关系?我既然负责此事,本就该在发现卷轴装成本过大的时候其他方式,而不是硬要在卷轴装这个方向上死磕。”
  说完,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林阡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安慰。
  她并不觉得这事儿错在王绾与李斯,一则因为他们本就习惯了竹简那种编书成卷的方式,一时间想不到也情有可原;二则确实是自己这个知道线装方式的人想当然了,没有在第一时间说清楚。
  事实上,从古到今书籍的装订方式其实经过了好几代的演变。
  从最开始竹编方式,到之后的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一直到明清时期才终于发展出了线装方式。
  但林阡已经习惯了线装本,之前也不曾刻意了解过其他装订方式,所以……
  她觉得自己应该向王绾李斯二人道歉:若她一开始就将线装的方式告诉了王绾,也不至于浪费了这么多的时间。
  嬴政注意到她的神态变化,突然开口:“既然已经找到解决办法,便不要再浪费时间。王绾,你且看看这种线装的方式是否容易掌握,又能否可以降低雕版模板的成本,让书籍的价格更便宜也更容易推广?”
  王绾笃定点头:“以这本《韩非子》为例,总共十万余字的内容若分割成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模板分别雕刻出来,出错损毁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成本自然也会降低。但具体能降低多少,微臣不曾做出模板,并不能笃定告诉陛下。”
  说完,他补充道,“但微臣可以保证,若将内容分割成更小的部分,成本至少降低一半。”
  “这便够了!”嬴政看向王绾,“希望这次,相国不要再让寡人失望。”
  王绾瞬间汗毛倒竖,赶紧点头应下。
  ==·隶书·==
  林阡手上拿着卷轴装的《韩非子》,在嬴政与二人就书籍成本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低头认真查看起来。
  这一看,她几乎立刻就有了个了不得的发现——
  这卷轴上的文字竟然不是林阡已经格外熟悉的篆书,而更像是她曾在网上见过的隶书?
  林阡愣住:王绾李斯二人这是为了降低成本,提前把隶书搞出来了?
  嬴政正好与王绾说完,转头就见林阡看着卷轴上的内容发愣,不由问她:“谷丰侯可是有了什么发现?”
  林阡一愣,赶紧回答:“并非……微臣只是好奇,这卷轴上的文字似乎并非篆书而已。”
  嬴政看向王绾:“并非篆书?”
  王绾有些不好意思,转头看向了李斯。
  李斯主动站出来:“回陛下,微臣与相国见工匠在雕刻模板的时候总是出错,便想着是否是因为匠人们读书识字之人不多,所以才会总是出错,所以特意与相国商议后,意图先在木板上写下文字,再由匠人雕刻。”
  “但在亲自动手后我们才发现,篆书单单只是用毛笔反写在模板上就异常不容易。”
  “是以,微臣便与相国商量,是否可以将篆书简化一些。”
  两人带着各自的门客与属官琢磨了许久,却迟迟不得其法。后来还是李斯想起手下有一个叫做程邈的狱吏写得一笔好字,且总是念叨着篆书不方便书写,多年来也一直在私底下收集民间流传的各种字体,似乎想要寻找一种更适合书写的字体,于是便直接将人叫到了面前。
  秦朝官吏事务繁忙,程邈虽然一直有改革文字的想法,却也总是腾不出空来。如今听闻李廷尉将自己叫到面前,正是为了文字改革一事,瞬间就变得激动起来。
  程邈心里已经隐隐有所想法,于是在李斯向他有偿征集近些年收集到各种字体时,便毛遂自荐道:“卑职虽然才学不算出众,但在字体研究一道上,整个秦国都不可能再有人能与卑职相提并论。若廷尉真想改变文字难以书写的问题,找卑职帮忙绝对事半功倍。”
  李斯见他说得笃定,便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而事实上,程邈心里对如何改革文字已经有了模糊的影子,如今得了空,不过埋头研究了几日,便给出了一个格外清晰的改革方向——
  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引用百度】,最好将篆书中不易书写的圆弧改为方折。
  原本在历史上,程邈是在因性格得罪了嬴政后被投入狱中,由于在狱中无所事事才正式动手研究文字,并相当有条理地按照当时存世的所有字体——包括李斯后来主持,由大篆改良出的小篆中吸取优点,一个字一个字地改良出了更简单的隶书。
  而因为隶书的改良工作只有程邈一人在做,他统共耗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出了成果。
  但如今有王绾李斯及其门客、属官等数百人帮忙,程邈等人竟不过仅仅耗费了一年时间就将脱胎于大篆,笔画却要比大篆更为简单、粗壮也更容易书写与雕刻的小篆与隶书先后改良了出来。
  王绾李斯等人亲眼见证了隶书的出现,整个人兴奋难言,第一时间就将隶书应用到了雕版印刷的模板雕刻当中。
  他们本想着改良好文字后,到时候随着印刷出的第一本样书呈给陛下。
  到时候既有改良文字的功劳,又有将雕版正式投入印刷的功绩,陛下一高兴,不说对他们论功行赏,至少不会怪罪他们在雕版印刷的实际应用上耗费了这么长时间。
  谁知结果出来后,他们却发现雕版的成本之高,完全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即便刨除之前使用篆书雕刻时浪费的成本,剩下的也仍旧是个庞大的数字。
  他们都想着可能是文字的问题,谁能想到最大的原因竟然是他们从未考虑过的书籍装订方式?
  李斯将一切道明后补充:“当发现隶书都不能降低雕版印刷的成本后,那程邈便钻了牛角尖,如今又带着相国与微臣手下一群人在研究更简单,也更容易书写和雕刻的文字了。”
  林阡:“……”
  【这怕不是还想把楷书给研究出来吧?】
  嬴政眼睛一亮:“将《韩非子》呈上来,寡人倒要瞧瞧这隶书到底是何种模样,竟引得你们争相夸奖。”
  林阡赶紧将书籍交给内侍,进而转交给了嬴政。
  嬴政拿到手立刻打开卷轴,只一眼,他便被完全迥异于篆书纷繁复杂的全新字体吸引住了目光,不但整个人都沉浸在了文字的研究当中,一只手还不停地在空中比划,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试试这种字体是否真的比篆书更易书写。
  内侍极会察言观色,见状立刻去取来了笔墨纸砚放在桌案上。
  嬴政看了眼,立刻拿起毛笔。
  但他旁边那内侍并非往常负责给他研墨之人,等将笔墨纸砚都铺好后,竟没能第一时间想到为嬴政研磨。
  嬴政拿毛笔吸墨,却碰了个寂寞。
  他转头看向内侍,原本发现了一个宝藏的好心情瞬间跌落谷底:“不会研墨?”
  内侍吓了一跳,赶紧伸手去拿墨条。
  嬴政皱眉:“先倒水!”
  内侍一慌,墨条从手中滑落,发出当啷一声。
  他吓得赶紧后退,立刻就要磕头。
  嬴政本来没想对他如何,那内侍将头碰到地上后,嬴政的面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那内侍见嬴政生气,愈发害怕,磕头磕得愈发凶猛。
  简直就是个恶循环。
  在场大臣瞬间屏气凝神,半点儿也不敢为那内侍说话。
  林阡犹豫片刻后,赶紧站了出来:“陛下,微臣之前曾为您研墨许久,若您不嫌弃,不妨让微臣为您研墨?”
  嬴政动作一顿,转头看向林阡。
  半晌,他轻轻颔首。
  林阡松了口气,赶紧起身走到嬴政身边,拿起茶杯往砚台里倒了些许水,这才拿起墨条认真研磨起来。
  嬴政侧头看了她一眼,心情顿时好转。
  他看了眼内侍:“谅在你往日并不负责寡人笔墨,这次便饶了你,下次若再这般莽撞,定饶不了你!还不快退下!”
  内侍松了口气,赶紧起身退到角落。
  嬴政又看了林阡一眼,这才拿起毛笔沾取墨水后照着《韩非子》的字体在白纸上书写起来。
  不一会儿,他便写了几十个字。
  林阡悄悄看了一眼,字体与卷轴上的文字几乎一模一样,简直就像是复刻下来的一般。
  太让人惊叹了。
  嬴政眉峰动了动,又提笔写下了一行文字。
  林阡看得愈发专注。
  二人就这么旁若无人地一个写一个看,彼此间的气氛倒是恢复了不少。
  王绾等朝臣看着,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哄抢·==
  散朝之后,王绾与李斯二人主动找到林阡,询问线装装订方式更多的细节。
  林阡也担心再出现其他问题,于是特别认真地告诉了他们自己知道与线装方式有关的所有内容,末了还提了一嘴:“其实打孔这个步骤可以用工具替代,就那种在木板上钉上一排钉子,一压就是一排孔的那种工具。但……这种工具是否可以造出来,不妨我们一起去问问墨家钜子?”
  王绾李斯二人以前其实不大看得上墨家钜子,不是他没本事,而是他似乎一颗心都钻到了研究各种武器与锻造武器的方式上了,对政治不说一窍不通,也只能算作半吊子。
  若非他们算是独立于官员系统之外的部门,早不知道被多少官员从位置上拉了下来。
  但自从墨家在极短时间内,就将谷丰侯提出的纸张并珍妮纺织机等物研究出来,而他们两个深得陛下信重的官员却被一个根本没什么难度的雕版印刷绊住了这么长时间后,两人总算明白,就像是墨家钜子不擅长搞政治一样,他们在搞研究这个领域对上墨家钜子也毫无优势。
  遇到相关问题还是找墨家钜子更合适。
  再者,当初林阡一共提出了两种印刷方式: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因为听起来没什么难度,所以直接被嬴政交给了王绾与李斯二人,希望他们能尽快将咸阳宫内除六国史书外的书籍印刷出来,推广全国,为全国培养出更多的读书人,进而从中挑选出更多的人才。
  但更简单的雕版印刷直到现在,才被林阡点醒走入了误区。
  那么,活字印刷呢?
  王绾与李斯也想尽快将书籍印刷出来,所以立刻点头答应了下来。
  林阡与治粟内史请过假后,便与王绾李斯二人一起前往墨家所在的官署,通报后便走了进去。
  而后,三人便亲眼目睹墨家钜子正中气十足地冲着一群年轻弟子咆哮:“都跟你你们说过多少次了,每次加入材料的时候都要记住所有数据,失败后才更容易何时何地出了错!你们这群榆木脑袋不开窍就算了,能不能细心点儿!啊?能不能!”
  林阡等人看着钜子面前一群被训得跟鹌鹑似的墨家子弟,乖乖站在不远处没有过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