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210节

  正疑惑的时候,那群博士便起身上前祝酒贺寿。
  【来了来了……】
  ==·争储·==
  嬴政眉心一跳,视线落在眼前这群博士身上。
  他心里其实抱有一丝戒备,但意外的是,最开始说话的周青臣并未说什么不好的话,反倒将嬴政的功绩拿出来夸耀了一遍。
  这话若是之前听着,嬴政必然高兴,但因为被林阡提前预警过,所以他也只是轻轻颔首,并未多说什么便让周青臣退下了。
  而后,博士淳于越上前。
  因为扶苏以及之前提出分封制,嬴政对淳于越并不喜欢,只是当初提出分封制的领头人是王绾,所以他在将王绾罢相之后便没有再迁怒其他同样提出了分封制的大臣。
  但可能是因为嬴政的不迁怒,让这些当初在王绾提出分封制的时候附和许多,甚至将人架在了火上烤的大臣以为他真就是个好脾气了。
  淳于越在祝酒贺寿之后,竟再一次提出了希望嬴政施行分封制的想法:“微臣听说商周立国一千多年,历代君王一直都有分封自己的子弟与功臣,想要以此来辅助自己治理天下。陛下如今坐拥天下,子弟却仍旧只是黔首而已,若是日后再出现如齐国田常或晋国六卿一般想要犯上作乱。取而代之的大臣,又有谁能力挽狂澜呢?”
  嬴政看向淳于越,之前挂在脸上的笑容已经完全消失不见,只剩下满脸的不耐与厌烦。
  淳于越却像是看不懂嬴政脸色一般,继续劝谏道:“这世上万事万物,若不效仿古法,就没有可以长生不败的。仆射周青臣只知道阿谀奉承而不思劝谏,加深了陛下的过错,实在不是忠臣。”
  这话一出,别说是被淳于越攻击的周青臣了,就连对此事知情的林阡都是一脸错愕。
  历史上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已经是秦始皇登基好几年后了,那时由于嬴政大兴土木与强行推行全国改革而没有给百姓消化时间等等原因,百姓不说有多痛恨嬴政,但对他确实没有太多的好感。
  再加上六国遗族一直不停在各处搞事儿,民间的气氛真算不得多好。
  在这种情况下,淳于越站出来重提分封制还算有那么一指甲盖儿的道理,至少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但如今情况已经改变了啊。
  天下一统之后,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不但可以吃饱穿暖,甚至还有了读书的渠道,他们对嬴政不知道有多爱戴。
  不但是寻常百姓,就连六国遗族在发现嬴政不曾阻断他们的上升渠道后,对秦国的仇恨与抵抗情绪也缓和了不少,再加上百姓们肉眼可见地拥戴嬴政,完全没有搞事儿的机会,自然也就没人愿意搞事儿。
  在这种情况,重提分封制?
  重提分封制就罢了,他还攻击刚刚将嬴政大夸特夸的周青臣?说他阿谀谄媚就算了,竟然还说“加深了陛下的过错”?
  加深的前提,是原本就存在错过。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淳于越这番话真正想要说的人是谁。
  但别忘了,他们如今是在嬴政的生日宴上。
  在生日宴上说这话……
  林阡都吓到了。
  她突然有些后悔,应该提前将今天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告诉嬴政的——
  即便她并不确定事情是否会在今天发生,但至少可以让他做个心理准备,不至于突然受到这等暴击。
  林阡果断起身:“淳于博士这话过于可笑,无论是齐国还是晋国,难道就不是施行的分封制吗?可这些被分封之人在田常篡齐与三家分晋的时候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至于你说这世上万事万物若是不效仿古法就不能长盛不衰,这话更是可笑。你所说的效仿古法中的古,到底是指的周朝还是更早的古人?”
  “若说周朝,那你将周朝之前的商朝与夏朝,乃至于更早之前的三皇五帝置于何处?若不是周朝,那商朝与夏朝的制度与周朝可并不一样,你说效仿古法,到底是效仿哪一个古?”
  “最可笑的是,你口口声声说着效仿古法才能长盛不衰,若你这话真的没错,那请淳于博士告诉在下,那夏商周到底是如何亡国的?”
  淳于越这话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李斯紧跟着站出来:“三皇五帝推行的制度从来不曾重复,祖孙三代所施行的制度更不可能完全一样,制度的发展是因时代变化而产生,从来就没听说过后代的制度一定要与先辈的制度完全一样或完全相反。”
  “真正适合的制度,从来都是结合当前现状与先辈经验因地制宜,一定要与先辈相似或相反,只会给整个国家都带来灾难。”
  林阡还顾忌着自己的身份,没有对淳于越恶言相向。
  李斯可没有这样的顾虑。
  他看了淳于越一眼之后,毫不客气地开口:“陛下之功勋前不曾见古人获得,后大约也难有这等开创之举,此等万世不朽的功勋,又岂是那些愚蠢迂腐的儒生可以理解的?”
  “况且就如谷丰侯所言,淳于越所提出的古法不过是周朝,甚至是周幽王之后,各大诸侯国之间推行的法度,这可称不上什么古法。”
  淳于越被林阡抓住漏洞逐字逐句地反驳,已然面色铁青,如今又见李斯竟然比林阡说得更加不客气,表情更是难看得吓人,那黑沉得仿佛能滴下墨来的脸色,周围人看着都忍不住往旁边挪了好几步。
  李斯却还在持续输出:“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引用史记】
  哦豁,焚书事件虽迟但到!
  这也是林阡认为嬴政并没有将所有书籍全部焚毁的第二个缘故——
  因为焚书事件是在嬴政的生日宴上发生,事件的导火索淳于越不但是个儒生,还是个多次在嬴政肺管子戳的儒生,所以这次焚书事件本身是带了一定迁怒意味的。
  这点从李斯多次强调禁止民间传颂《诗》与《书》就能窥得一二。
  这两本书很受孔子推崇,之后不但被儒家奉为经典六书之二,科举盛行之后的四书五经当中同样有其一席之地。
  简而言之,诸子百家中的其他家,很可能是被迁怒了。
  嬴政看了淳于越一眼,立刻就要开口。
  林阡急了:【嬴政你别乱来啊,千万千万不要同意李斯的意见啊,虽然他说得很有道理,但焚书就很没有必要了。】
  不只是林阡着急,在场官员中还有不少人着急。
  而其中,墨家钜子最为着急:“陛下,虽李丞相所言很有道理,但焚毁民间诸子百家之书着实不妥。若一定要焚毁,直接毁掉儒家典籍便是。天下一统之后,除我秦墨之外,就连楚墨与齐墨也纷纷来到咸阳入我墨家工坊为陛下效劳,从来不曾生出对陛下不敬之意。还请陛下明鉴!”
  墨家钜子简直想把淳于越给活撕了——
  这都什么人啊?自己惹事儿就罢了,竟然还带累了旁人!
  除墨家钜子外,朝中大臣未必没有出身诸子百家之人,至少在秦国,兵家与法家之人就少不了。
  但法家以律法传世,并不在意其他书籍是否流通。
  于是乎,那些个将军便站了出来。
  李斯见自己这决定险些惹来众怒,忙开口解释道:“诸位莫非忘了刚开学没多久的学校?即便民间书籍被焚毁,朝中自有备份。而有学校在,诸位也完全不必担心无人学习百家典籍。”
  但儒家……
  说实在的,如今使用的教材当中,尤其是小学教材当中,儒家典籍相关的内容几近于无,若实在不喜欢,即便剔除了也没什么妨碍。
  对啊,学校还有教材啊!
  亲自参与了教材编撰的墨家钜子等人这才放心下来,没再提出异议。
  那些个儒家出身的博士却慌了。
  所有人齐刷刷地看向淳于越,眼里再无半点儿善意,反倒充满了对他的怨怪与责备。
  淳于越忍不住抬头,却对上了嬴政格外冷漠的眼神。
  他咬咬牙,开口道:“陛下,微臣承认自己之前的建议不太符合当前实际,分封制于当前秦国而言已经有些不合时宜,可这难道不是因为您这些年的作为导致的吗?”
  “如今已经是秦王政二十八年,您却至今不曾立储。这么多年过去,别说是那些被您破例放入太子之位候选人之列的诸位公主了,就连品行才华本事身份都格外出众的……公子您也瞧不上。”
  “您可曾想过,储君之位空悬对秦国而言是多大的隐患?”
  “若将诸位公子分封出去就不同了,即便发生了什么意外也尚有挽回的余地,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麻烦。”
  这话的意思是……分封或者立储,必须选一个?
  难怪如今情况都变了,这淳于越还是在朝堂上说了这样一番话,原来竟是为了引出争储?
  品性才华本事身份都格外出众的……
  扶苏?
  这是连立储人选都给嬴政选好了?
  林阡瞪大了眼睛,看向淳于越的眼神满是敬畏:这人到底是如何做到随随便便一开口,就能直接戳中嬴政雷点的?
  神了!
  淳于越注意到林阡看来的视线,有些茫然。
  然后一抬头,便发现嬴政原本就冷的眼神,如今已经失去了所有情绪,那双眼睛朝着自己看过来的时候,简直像是看着一个死人。
  仅仅只是嬴政的一个眼神而已,整个大殿瞬间噤若寒蝉。
  淳于越发现了嬴政已经生气,却仍旧梗着脖子不愿道歉,好似自己真是为国为民、特骨铮铮的忠臣了。
  但……
  林阡看着淳于越一副随时可以“为心中正义牺牲”的表情,心中相当无语:【你特意挑了嬴政生日这天说出这话,不正是看中了他不会在今天见红吗?】
  第90章 253~254
  ==·三年·==
  听到林阡吐槽,嬴政才终于想起,今日是自己生辰。
  他沉下脸,看向淳于越的眼神愈发不善。
  但正如林阡所言,生日这天总不好见血。
  不过……
  嬴政笑了:“看来李丞相的法子还是太松泛了些,这天下的读书人虽然大多聪慧且为我大秦之栋梁,却总有一些人没有自知之明,喜欢打着为国为民的借口为自己谋取利益。”
  淳于越抬头,不敢置信地看着嬴政。
  嬴政冷冷地看着他:“只是禁绝诗经与尚书两本书的流通算什么?寡人瞧着这些熟读儒家典籍之人也没学会仁义礼孝,更不懂得忠君爱国,不如全部禁绝为好。”
  儒家典籍中当然不是没有一点好东西,但看淳于越表现,让其肆意在民间流通就很没必要了。
  淳于越懵了,他没想到嬴政竟因自己而直接封禁止一门学说。
  嬴政否认:“教材中不是取用了部分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难道不好?
  淳于越还想争辩,却听嬴政直接开口:“淳于博士既然身体不适,便不必留下参加寡人寿宴了。来人,将人淳于博士送出宫。”
  话音刚落,立刻有两位内侍上前将人捂住嘴巴送出了大殿。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