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三地古都

  “老头,你看不看得懂?看不懂就还给我。”我伸手去拿。
  黄教授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反应速度却很快,趁着我拿到手之前,手一躲就躲开了。
  “还我!”我不爽道,心里在嘀咕,这老家伙行不行。
  “别吵。”黄教授低声呵斥我一声。
  然后,他整个人脸几乎要贴在本子上了,盯着上面的字体看了又看。
  “怪事,怪事啊……”黄教授突然看着我,说道,“小子,这字体是你临摹的吧,把原版拿出来。”
  我怎么可能会拿出来给他看,随口道:“我没有原版。”
  黄教授道:“没有?那这字体是谁写的?”
  我说道:“一个朋友托付给我,让我帮忙找人破译。”
  黄教授道:“你那朋友是谁?叫出来看看。”
  “不方便,你只管破解你的就行了,管那么多干什么?”
  黄教授狐疑道:“小子,你该不会是无中生友吧?”
  “破解文字就破解文字,那么多废话干什么?”
  黄教授一直想知道我这文字背后的真本,我觉得这老头可能看出来了一点什么,只不过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不愿意说。
  他应该是认出了这是什么字。
  “呵呵,小子,年纪不大,脾气倒是挺大的。”黄教授呵呵笑了笑。
  他指了指本子上面的蝌蚪文,指着其中一个字,说道:“这个字你知道读什么吗?”
  我看了一眼,这个字扭扭捏捏,像是三只毛毛虫强行拼凑在一起,并且这毛毛虫有很多只脚,横七竖八的向着旁边蔓延,整一个四不像的东西。
  “我要认识我找你干嘛?”我翻了个白眼,“亏你还是教授,问这么白痴的问题。”
  黄教授不怒反笑道:“如果是在一年前,我还真不认识这个字,不过一年前隔壁的金陵市出现了一座千年古墓,里面出土了一些文物,其中,就有这种字体,当时这种字体没有一个人认识,于是请了一批专家去鉴定翻译。”
  “奇怪的是,大部分专家都不认识这种字体,后来请了全国最顶级的专家来鉴定,这是一种几乎跟甲骨文差不多历史时期的字体,我们称之为先秦文。”
  “先秦文?”
  我一怔,“那这是先秦之前的什么朝代的文字?”
  黄教授笑道:“先秦之前,有春秋战国,有商周,有夏,在战国时期,金陵号称吴头楚尾,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刚开始的时候,这块地盘是吴国的,后来变成了楚国的。”
  “这么说,上面的字是楚国的文字?”我吃惊不小。
  黄教授却是笑了笑,说道:“非也,非也。这文字既不是吴国的文字,也不是楚国的。”
  “那你说这么多干什么?”我脸一黑,“我时间很宝贵,没时间在这里跟你浪费。”
  “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比我这种半只脚踏进了黄泥巴里还要赶的人,年轻人没点定力,听我慢慢说。”
  黄教授喝了口茶,这里明明是咖啡厅,他却要喝茶,搞的有些不伦不类的。
  “这字体虽然不是楚字,经过考察,也不是吴字,它的来历已经无从而知了,也许是春秋战国的文字,也许是夏商周,也许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部落时代,但是,重要的不是这字体是什么时代的,而是它能来我们带来什么信息。”
  我听得一愣。
  怎么感觉有点像是搞传销的忽悠,还扯到部落时代了。
  “你总不可能说这是三皇五帝留下的东西吧。”我翻了个白眼。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不过可惜的是,在金陵出土的石头上,这种文字有些残缺不全,破损得厉害,虽然很多字都被翻译出来了,但是,七零八落的,意思已经拼不起来了。”黄教授说道。
  我听得暗暗心惊。
  邵华强是从哪里搞来的这种东西,竟然还扯上先秦时代了。
  忽然,黄教授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继续说道:“不仅仅是金陵出过这种文字,还有京都,长安,这些地方的大墓都出过这种文字。”
  “而无一例外,这三个地方,都是古时的帝都,占据龙脉之气。”
  “金陵,乃是六朝古都,其特殊性不言而喻。”
  “长安,乃是十三朝古都,地位超然。”
  “至于京都,那就不用我多说了吧,现在我们华夏的国都就在京都。”
  不愧是教授,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你不要再给我扯皮了,你就告诉我,你能不能翻译吧。”我实在是不想听他讲历史。
  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老头一大把年纪,又是教授,嘴皮子能说,我怕被他神不知鬼不觉的忽悠进去了。
  “孺子不可教也。”黄教授满脸鄙视的扫了我一眼,眼里闪过一丝不屑。
  “老头,你能不能说人话?”我看着他。
  “竖子不足与谋!”黄教授呵斥。
  “妈的,把老子的东西还给我!”我怒了。
  花钱请个教授来办事,屁事没办好,在这里先是跟他说了一大堆没什么卵用的东西。
  我只是让你翻译文字,你跟我扯什么三皇五帝,春秋战国,我是搞金融的,又不是学历史的,你给我科普这种东西干什么?我又不是不知道!
  我很想问他一句,我看起来很像是文盲吗?
  高中初中历史我好歹也是学过的吧,河姆渡人我也是认识的吧,你这老家伙嘴巴里能不能说点有用的?
  从坐在这里到现在,就翻译了一个秦字,然后讲了一堆废话。
  黄教授躲开我的手,嘴里骂骂咧咧一句:“年轻人就是没点定力和耐心,要了解文字,首先要了解这种文字的历史背景,然后才能了解其中的内涵,再由内而外,博古通今......”
  我强忍着他讲了一大堆废话。
  最后,他终于站了起来,说道:“你这里大概有一百来个字,我只认识十个左右,想要全部翻译的话,需要去一趟我家里,我家有一本翻译词典,里面就记载了这种文字。”
  扯皮了半天,他终于开始步入正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