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解决方案

  “我们要赶紧拿出解决方案,立即赶过去安抚村民。”孙雪峰说。
  解决方案?这还能怎么解决呢,只能宣布一切都是谣言,其实根本就没有在这儿建立超级工厂的计划,要建的其实只是一点污染都没有的仓库和配件厂。不过史密斯还没放弃。
  “说到底,不过是扶贫而已。与其种什么苹果树,不如让我建工厂。工厂建好了,附近的人建出租屋餐厅饭馆小卖部,怎么都能赚钱。我的工厂至少有好几万人,等于建了一个城市呢。”史密斯说。
  “您可能对蟛蜞湾附近的地理不太了解。”孙雪峰说,“蟛蜞湾附近山多地少,道路不通。有些地方就是面对面的山头,用眼睛都能看得见,可是真要走起来,一天一夜都走不到。这边山头在路边,生活水平和城里相比也毫不逊色,年收入好几万,住着两三层的洋房,不说开着小汽车,至少也能开个摩托车吧。而那边山头的穷的要死,住着泥瓦房,一年辛苦到头,也只有一千几百收入,有个摩托就算村里的有钱人。你办个工厂,顶多就是惠及蟛蜞湾周围一圈交通方便的村子,其他地方嘛,污染能过去,赚钱机会却过不去。”
  “就不能好好开发吗?”史密斯问。
  “可以啊,问题是钱从哪里来?这几年我们都在做村村通,光是铺路就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你要把周围种苹果树的农民全算上,开发这么一大块地方,起码要好几年,还得几十亿呢。”孙雪峰说,“我们市政府本来是打算花十五年,每年投资几千万这样的形式来开发的,如果史密斯先生愿意赞助这几十亿,在几年之内给他们搞好开发的话,我很愿意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想来那里的农民肯定会很高兴。”
  虽然说田中财团可以为建设工厂拿出几百亿来,可是扶贫开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建工厂是投资做生意,扶贫开发只见钱出去,不见钱回来,除了政府,不会有别人做这种傻事。史密斯当然也不会跟父亲大人田中先生提议,这蟛蜞湾附近的农民太苦了,不如我们去扶贫吧。那只会让田中先生怀疑史密斯精神不正常。
  “难道就没有其他法子吗!”史密斯怀着万一的指望。
  “还能有什么法子。”孙雪峰说,“那些地方,种苹果树是可以的,都是庄稼把式做惯了,种树的话一年能有几千块钱收入,只要把树苗和肥料运进去,每年组织一次车队把苹果运出来就行,投资小见效快。可是你要建工厂把附近污染了,叫人家怎么办呢,除非吧这么多人从山里全搬出来,弄到你的工厂里面做工。”
  这当然也是不行的,工厂的确需要很多工人,但那要熟练工人,不是未经培训的山民。把这么多人弄进工厂里,要培训多久?
  其实说到底,从长远来说,建工厂对周边的效益绝对比种苹果树大,山里的农民受益也会更多,政府只要耐心解释,善加引导,总能让工厂建起来,过几年农民尝到甜头了,当然也就慢慢理解了。不论是建房子做出租屋,还是在山里种了菜养了鱼拿出来卖,都比以前方便不少。只要有这么个工厂在,总能辐射出许许多多的赚钱机会,慢慢渗透进山,大家都能得益。
  但这是从长远来说,短期看,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农民本来马上就可以种苹果马上增加收入,可是换成建工厂的话,苹果树不能种了,要慢慢等工厂建成,建成以后还要招工什么的,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而且那边的农民比较穷,建出租屋做生意什么的,都需要本钱,这些钱要从哪里来?
  当然,最最关键的是,如果建厂要征地,那总有人可以发财,阻力就没这么大。偏偏这些地是征好了的,看在是要建苹果汁加工厂的份上,被征了地的村子随便收点钱也就算了,毕竟是周围十几万乡民的财路,不好做的太过分。
  但是现在忽然说不建苹果汁加工厂了,改建有污染的玩具工厂,这不是政府骗了大伙吗!要是建玩具工厂,怎么收这么少钱就算了?吃亏了,吃大亏了,非得闹一下不可——这才是闹事的主力。至于那些真正山里的农民,本来就消息闭塞,就算听到了一鳞半爪,要赶出来也得走一两天的山路,这时候正是春耕农忙时节,谁会这么有空。
  而更更关键的是,建厂长远来说有很大受益,短期却有闹出群体事件的风险,孙雪峰的政绩已经赚够了,不缺这百亿投资的一笔,但却不想承担这个风险,他还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呢。
  如果是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市委市政府肯定会把事情强压下来,保证这百亿投资。可现在已经是2008年了,保持社会和谐比百亿投资更加重要。说到底,华夏有钱了,政府有钱了,对这么一百亿,就没这么看重了。
  要不然的话,就算孙雪峰不出手,其他市长副市长,乃至于省里的各部门,都会督促下面给外商解决问题。但是现在呢,孙雪峰决定了让工厂挪窝,其他人也就随便看看,根本没人主动上来帮忙。
  史密斯会说中文,也经常来华夏,自称中国通,也没人能反驳。但是他的经验已经过时了。华夏进步太快变化太大,几年时间,就相当于国外很多地方几代人。一百亿的投资,在以前的确是可以碾压掉黄文斌设下的陷阱,可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其实我有一个办法,”黄文斌说,“我出钱把这块地买下来,史密斯先生可以另外选地建厂,孙书记给多一些优惠就是了。”他对着史密斯笑了笑,“我刚才说过了,那个价钱是很有诚意的。”
  “这也是个办法……”孙雪峰还没说完,史密斯就叫了一声。
  “不行!”这个价钱太低了,五亿?开什么玩笑啊,史密斯这边出的钱就已经是二十亿了,五亿卖出去的话,岂不是亏了十五亿?工厂的影子都没见着,钱就不见了十五亿,田中财团在大方,也不是这么糟蹋的。如果他真的把地五亿卖给了黄文斌,只怕亲爱的父亲大人立即就会翻脸。别说主持这么大的工程,不把他全部财产没收就不错了。
  可是史密斯压根没法子指责黄文斌,不能建有污染的工厂,只能建低密度无污染环保工厂,这土地根本就不值钱,五亿算是很合理了。黄文斌说得没错,他出的价格果然很有诚意。
  “史密斯先生,我们都很有诚意要帮您解决问题,为什么不好好听黄老板的意见呢?”孙雪峰很不高兴,本来一切事情都是这个鬼佬搞出来的,要不是他贪图便宜土地,怎么会落得这个下场。好好跟政府说要在哪里建厂,政府肯定会全力配合,如果不行,也会尽早告知。说什么没接到通知,谁信啊,肯定是想先斩后奏,用这一招的外商,孙雪峰见得多了。
  “我……我……”史密斯很是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倒是黄文斌给了另一个办法,“史密斯先生也可以把土地全部交还给市政府,市政府另外再给史密斯先生找一块地建厂,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两全其美?史密斯苦笑,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花了三十五亿,最后拿到了建厂的土地,账面上没有亏损,工厂可以继续建设。政府则留住了投资,保住了超级工厂。问题是原来史密斯可以用这笔投资逼着政府让步,给出无数的优惠政策。
  现在要靠着政府给他们找地,这些优惠政策势必大幅缩水。而且政府找了什么地,那就是什么地,根本没法子讨价还价。耽误了时间,损失的是史密斯,不是政府。原来是政府求着史密斯投资,现在是史密斯求着政府找地,攻守之势完全不同。
  这仍然是两全其美,不过不是省城政府和史密斯,而是省城政府和黄文斌,省城政府保住了投资,还不用出那么多优惠政策。黄文斌从史密斯身上赚了一大笔,转头又可以从政府手里把那片地再买下来一次,照样建他的果汁加工厂。
  可是这又怎么样呢,难道还能不管政府的要求在蟛蜞湾建厂?这根本就建不起来的啊。把蟛蜞湾的土地转手卖出去,也根本卖不出价钱,也许连黄文斌出的五亿都没有。这个苦果,史密斯再难受,也必须要吃下去。
  “我同意这个意见。”史密斯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孙雪峰松了一口气,他还怕史密斯不肯呢,“就这么办吧,黄老板果然思维敏捷,善于解决问题。史密斯先生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仔细挑选一个好地方,保证让您满意。”
  “希望如此。”史密斯说,这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过他很快就振奋起了精神,“黄老板,这一次算我栽了,不过来日方长,以后我们还有的是机会。等工厂建起来,你就知道,耍这样的小手段,根本是没用的。决定生意成败的,是资本,是技术,这一点,我田中集团比你强百倍!你就等着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