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家女 第63节

  卫蔷看着她,道:“给你这文吏几年来了结家事,如今都清楚了?”
  房云卿深深行了一礼:“清楚了,元帅,用了您赠我的那条命,我清楚了。”
  卫蔷也没忘了那契尘和尚,对房云卿道:“契尘师傅明日要来探望你,你能脱困,多亏他不辞劳苦,他倒也有趣,直接找到了我。”
  房云卿直起身子,脸上微微有两分笑意:“想来是元帅在东都颇有作为,才让他想到了您。”
  伍显文看了看自家妹妹,再看看房云卿,摇摇头说道:“这世间真是颠倒无理,这般好的姑娘,说话举止胜了寻常男子何等百倍?偏偏要经历一番折磨。”
  秦绪刚好进来,听了此言,同有此感:“世间好男儿命途多舛,还能被人叹上两句生不逢时,世间女子……不知为何,总能被人找着些命数道理,以证其苦乃是天意如此,更有甚者,明明女子无错,却成有错,男子有错,却错在了女子身上。”
  因秦绪久在国公府里,出身好,又与国公有一层血缘亲近,伍显文恶其人品不堪为国公之妾,便屡屡无视之,今日秦绪的话却说进了他的心里。
  他不禁冷笑一声,说道:“一干世家顾忌颜面,非要往房……房书吏身上攀扯些有的没的,也算有些龌龊道理,如我一般寒门出身的朝官也不知脑子进了哪家的浊水,竟然也附和起来,今日散朝,还有人说此事闹到国公面前就是毁了各家颜面,许在他们眼里,房姑娘死了才是全了各家颜面,无耻!”
  “正是如此!那于经我可知道,自进了东都就到处钻营,夜夜宿在温柔坊,还在春芳歇同一南吴来的米商争起了……”
  说到气愤处,秦绪小心看向房云卿,见她并无异色,才接着说道:“如今不比从前,温柔坊里官私混杂,各假母也越发贪财起来,于经钱财上不及那米商,就找了人想查扣米商财货,谁想到米商身后却是归德节度使,他一于氏旁支如何能抗衡?又大闹春芳歇,想把花了的钱讨回来……”
  房云卿垂眸,叔父生前,她觉得于经虽然言语粗鄙,人还算勤勉,叔父死后,她才知道,于经就是这样的人。
  就似她之经历,在婚前叔父早就据实相告,他后来不也叫着跳着,仿佛自己受了多大的冤屈?
  卫蔷看着秦绪,道:“你日日抄写公文,竟还有心思出去听这些消息?”
  秦小少爷白玉似的脸上透了红,他小心说道:“我也想为阿姊出分力,便趁着阿姊你堵了于崇门上的时候出去了一趟。”
  出去一趟,摸了摸那于经的底,今日再见了房云卿,秦绪觉得自己写了再多话本,里面都不会有这般配对,如幽兰坠泥淖,写得龌龊,看着恶心。
  偏偏却是实实在在就在眼前的。
  卫燕歌搬了一凳让房云卿坐在明亮处。
  房云卿笑着抬头,口中说:“多谢承影将军。”
  秦绪见了这二人一坐一站,顿觉眼前一亮,书香门第家的落难娘子昔日所托非人,幸而被一将军搭救,你来我往,情谊渐深……眼前一花,想起卫燕歌乃一女子,秦绪不仅扼腕。
  伍显文亦在心痛,承影将军这等人物,温良可靠,有狼王之猛,也有如月之柔,给国公当贤妾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她怎么竟是个女子呢?
  两人竟齐齐叹了一声。
  卫蔷看看两人,失笑:“不是在说于经,你们二人看着燕歌在叹什么?”
  秦绪道:“咳,我在叹房娘子所遇非人。”
  伍显文笨口拙舌,呆呆道:“同叹,同叹。”
  卫蔷又对房云卿说:“待你身子好一些,要去趟大理寺,皇后已说了,只要于经的略卖之罪定下,就是流放千里,遇赦不赦,从洛阳往外千里,多半是流放房州或西北四州,至于杀人之罪……”
  手指在案上轻敲一下,卫蔷笑着道:“大梁没有虐待之罪,难以将于经与买你的黄西定罪,甚是可惜。”
  房云卿一直垂眸静听,她心中清楚,于经能被这般处置,已是元帅尽心所得,她能逃出性命,得此公道,已是心满意足,又哪敢再让元帅为自己操心劳力。
  可她还抬起头还未说什么,却见元帅在笑。
  笑得很是怡然,仿佛只是赏着窗外之景。
  “无妨,北疆的人,自有北疆的法护着。”
  在座不说崔瑶、秦绪、房云卿这等机敏之人,亦不论心思纤细如伍晴娘,连伍显文这等痴人都抬起了头。
  卫蔷却似毫无所觉,只看向卫燕歌。
  “问问你家那小子何时不当值,我去他们监里看看。”
  黄西作为于经犯事之人证,如今也被关在大理寺的牢房之中。
  卫燕歌看着卫蔷,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雨夜。
  大雨倾盆,阿姊拿着她的刀,杀死了季虬。
  季虬是他们在麟州起事之时便投奔来的匪首,与定远军也颇有渊源,见了阿姊不过还是个少女,他有些不服,是被卫蔷硬生生打服的。
  归顺之后,因他为人豁达,好交游,生得也魁梧,还有几分将才,阿姊挥东,他绝不往西,几月下来,阿姊也对他颇为倚重,去往长安之前,将军中诸事都交给了他。
  也正是他,在一众人的撺掇之下,派人去村中掠八十女子回来。
  也是他,知道数十兵士被反抗的百姓毒死,为掩盖罪名,赶在阿姊回营之前坑杀了几十名掠回来的女子。
  刚得了新名的卫燕歌跟在阿姊身后,越走越怕,因阿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可到了自家营寨门前,阿姊竟笑了。
  不到十五岁的阿姊笑着走向骑马出迎的季虬,那日天阴沉沉,一场晚春之雨将要落下。
  阿姊在主帐中细细问了她离营几日的一应事务,笑着对季虬说:“季兄做事我一向放心。”
  可私下里,阿姊给了卫燕歌自己的腰牌,让她去寻可靠之人。
  入夜,季虬称有急报,匆匆入了主帐,卫燕歌察觉不妙,带着几十可信之人走上前,却被季虬的亲信团团围住。
  就在这时,帐中灯影摇晃,天上一道惊雷,大雨倾盆而下。
  一颗人头被阿姊踹出了帐门。
  “季虬欲反,陈绔,你也要反么?”
  刀上滴血,身上沁红,穿着白色中衣的阿姊长发未束,一步步走了出来。
  几十弓箭手张弓以对,阿姊是笑着的。
  “尔等皆欲反?因尔等杀戮百姓残害女子?好一群麟州英豪……”
  大雨打湿了一切,雨声沉沉喧嚣,人生寂寂静默。
  卫燕歌大喊了一声:“护卫二郎!”便往阿姊处拼杀而去。
  敌我悬殊,她只盼营中其他二人能听到声响。
  就在此时,又一道惊雷落下,一人头飞了出来。
  正是与季虬联手造反的陈绔,他似乎是转身想逃,被一刀抢了性命。
  “尔等不服我,自可以武艺将才明刀明枪从我手中夺了将旗,可杀戮百姓、残害女子,尔等连蛮族亦不如!也不必日日骂蛮族猪狗不如!”
  雨落在脸上如血一般,一声大喊,竟然喝得有兵卒驻足不前。
  “不护百姓,不安北疆,我等聚在此处不过是禽兽!”
  “来呀!我卫蔷今日人头在此,夺我项上人头不比残害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刚勇百倍!”
  “尔等爷娘兄弟尸骨未寒!尔等在做些什么!?”
  “来呀!”
  闪电划过天际,电光火石,卫燕歌看见阿姊的脸上是在笑着的。
  她浑身浴血,长刀在手,在重重包围之中却双眸如电,笑颜如春花初绽,真似杀星降世。
  那日雨下得太大了,几处营房进了水,士兵惊醒,才察觉这一场恶斗。
  其他兵士围上来时,卫燕歌找来的几十人只剩了十二,季虬、陈绔所带的二百多人只剩了几十。
  满营兵士站在未歇的雨中,卫蔷自己受了伤,她裹着肩膀沐着雨自己当众将余下的几十从逆者一一审讯,又查出了一百多参与了掳掠残害百姓的兵卒。
  那一日,麟州营寨的地都被血染红了。
  经历了种种惊变,杀了那许多昨日同袍,受了不轻的伤,这般的卫蔷,卫燕歌端着药进主帐,却见自己她是笑着的。
  “燕歌,我想清楚了,我们要有自己的铁律,自己的法,要有能让百姓安心的兵。”
  “从今日起,我要让卫二郎所到之处,苍生不扰,百事皆兴。”
  十四岁刚有了名字的卫燕歌也恍惚知道,当阿姊动了杀念,是会笑的。
  那竟也是卫燕歌眼中,阿姊第一次像个孩子。
  从此,卫蔷为她说出口的这一句话殚精竭虑,终于至今日她说:“北疆自己的人,自有北疆的法护着。”
  北疆之法名为《定远安民法之刑罪篇》。
  第九:虐待残害之罪,轻,杖五十,为苦力三年,重,斩,夫妻父子上下尊卑,一概不论。
  于经、黄西之虐待几乎害死房云卿,当杖百,为苦力十年,无议,无赦。
  自那雨夜到今天……恰刚过一十三年。
  “如端,替我写一封信给卫雅歌,胜邪部询问之所守备要更严,一众讯官好歹得能抵抗两下。再写一封信给越管事,卫行歌带回四百八十人打散编入纯钧部,宋岳等二十四人有功,依律擢升,宋充身有军功却落得这个下场,此事详细通报全军,令……各部至队一级,皆借此事讨论,拿出一个结果,由各文司队长上报至越管事处。”
  卫行歌回了北疆,卫清歌跟在崔瑶身边,燕歌总是出去,给北疆写信的事情几乎全落在了秦绪的身上。
  他倒也习惯了。
  看着东都的回信,卫雅歌不禁长出了一口气,看向坐在书案对面的周持,她摇摇头道:“你被劫持一次,倒让全部上下都得重新操练起来。”
  周持今年二十有四,白日的明光下,她一张微黑的脸上有些歉意,明明是二十多岁,在北疆之外都得开始给女儿攒嫁妆的年纪,周持却生得如十八九岁,鼻尖微翘,双眼生得很圆,如今一抿嘴,像个小奶狗似的。
  见她有愧色,卫雅歌道:“你倒是拿出那日欲骂敌而死的气势啊!为何不能安安静静等同袍来救!逞什么英雄?”
  自那一夜之后,这是周持挨的第七次骂,她都被骂得疲了,还是一副不愿吭声的样子。
  见她这般,卫雅歌也有办法:“从后日起,全部上下每日负重十斤跑五里,你十里。”
  周持的眼睛立时变得更圆了:“副将!我!”
  卫雅歌不理她。
  房门开着,门外一人站定,见屋内如此,忍不住笑出了声。
  卫雅歌看过去,站起来,面色如故道:“世子。”
  门外那人笑着说道:“姑母命我南下,我路过云州来见见雅歌……”
  说话间,这人看向了周持。
  “这就是那骂的宋充快疯了的小讯官?”
  这人生了张桃花面,却一副羊皮面具遮去了上半张脸,只留着一双眼睛似总是在笑的。
  卫雅歌迈步走到那人面前,恰好将周持挡在了身后:“世子南下之前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急事?”
  这人就是定远公世子卫瑾瑜,之前一直在胜州一带随着承影部大部活动,皇后召其南下东都,途径云州,才来了卫雅歌面前。
  “确实有急事。”卫瑾瑜重新看向卫雅歌那张八风不动的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