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耍花样

  在欧洲,西欧各国闷声发展,对明帝国与沙俄的战争视而不见,在这几十年里各国经历了太多事情。
  瘟疫、天灾导致的人口减少和粮食减产,各国至少要几十年才能恢复17世纪初期的实力。
  欧洲人们没时间研究学问和艺术,就算是城市居民也要在温饱线上挣扎,社会进步处于停滞状态。
  军费更是一削再削,反正他们也打不过明国人,奥斯曼人自己还乱着呢,没必要倾尽全国之力打造武力,只要能保证西欧地区的军力平衡就好了。
  经济与农业,国家的两大支柱。
  经济方面,西欧罗巴集团已经渗透进西欧各国的各行各业当中,在马德里街头,街道上大都是大明商人开办的店铺,他们从帝国海商那进货,雇佣本地人销售。
  各国君主眼睁睁看着本国资本大量外流,却又无可奈何,明国商人实在太多,他们生产的商品也的确比欧洲人生产的要好。
  又有明军的武力威慑,各国君主甚至连增加商业税都要考虑一下明国人的态度。
  而在农业上,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粮食减产。
  要发展农业就只能多种田,种田就需要劳动力,大明生产的拖拉机太贵,是只有贵族老爷才买的起的稀罕玩意儿,普通的民众只能用人力耕种。
  法国公社为了解决本国人口不足的问题,卡洛的智囊团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法国公社吸纳北非黑人,给他们农奴身份。
  如此荒唐的主意卡洛居然接受了,政令刚一传开,消息还没传到国外,本国民众先炸锅了,让他们跟卑贱的人一起在农场里耕种他们宁可死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普罗旺斯居民聚集到官署门前,对立面的人竖起中指并口吐芬芳。
  民众举着抵制黑人的抗议牌发动大规模游行,他们的游行得到了一些公众人物的支持。
  这让卡洛也犹豫了,可看到国家人口负增长的报告和屡创新低的财政收入,卡洛还是下令施行这道政令。
  消息传到国外,欧洲各国一片哗然,主动打开国门让黑人成为法国人,卡洛的脑袋进水了么?
  各国君主先是轻蔑,再是不屑。
  想用这种办法解决人口不足的难题,这已经不是在玩火了,是在玩炸药。
  法国公社愿意接纳黑人的消息很快传开,卡洛宣布愿意所有在维希法国的黑奴只要努力耕种,表现良好的就可以正式得到法国国籍。
  法国黑人载歌载舞的庆祝,法国白人无法接受这样的政令,一些激进者来到街上打砸奴隶行,并对地方官署投掷燃烧物。
  而在北非,北非的黑人像闻到屎味的苍想方设法要到维希法国去,甚至不惜强渡直布罗陀海峡到西班牙去,从南道北穿过西班牙再越过比利牛斯山脉。
  d一路上冻饿死无数,黑人踩着他们同胞的尸体,不顾一切的要去北方,只要能成为地法国人,他们就可以摆脱奴隶的身份。
  卡洛还不知道自己捅了怎样一个马蜂窝。
  在欧洲东部,一号命令的实行的确有效遏制了俄军士兵逃亡情况,但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去东年跟明军打仗一定是个死,到西边当逃兵1或许还能活。
  此时大明西方集团军群遭到了他们攻入俄国境内最大的敌人——寒冬。
  东欧平原的冬天比西欧更冷一些,早在入冬之前李定国就向勃兰登堡方面请求增添冬装,帝国有军事主义思想,在这战争状态明属荷栏的一切都要为西方集团军群服务。
  几十万人的冬装要通过辎重兵运抵前线,今年的雪格外的大,辎重兵们在没过膝盖的雪地中跋涉,俄国冬天糟糕的地况让运输变得极为困难。
  每天都有辎重兵倒在雪地里就再也没起来,几十万件冬衣一直到12月底才全部送到前线明军手里。
  此时的明俄两军默契的停战了,明军是因为还没适应冬天的恶劣环境,俄军则是因为他们大批量装备的燧发枪在冬天打不着火。
  明军要是趁这个时候发动攻势必然能取得不菲的战果,在东边,曹变蛟的东方集团军群在大雪中跋涉。
  曹变蛟每天跟士兵们吃同样多的东西,好对他们的体力有数,在西西伯利亚的大雪是很阻碍行军,但并不是不能行军。
  他希望在明年三月前彻底攻占西西伯利亚地区,在南方,由马祥麟率领的南方集团群在大雪中艰难前行。
  以武力迫使一直不愿并入大明的大玉兹并入帝国,几十万大军向俄国发动攻击,这是大玉兹人想都不敢想的,而这还仅仅是明帝国三条战线中的一条。
  大玉兹人就怕这条战线上的明军顺道把他们给收拾了,不得已选择并入帝国,作为夹在两大帝国中的一个游牧民族。
  两大帝国相安无事的倒还好,两大帝国一旦打起来那夹在中间的大玉兹人就必须倒向其中一方。
  俄国人连战连败,明军势如破竹,他们自然会倒向明朝。
  即使是冬天马祥麟的南方集团军群的推进速度也只是迟缓了些,雪天行军士兵们怨声载道,但马祥麟心里清楚,他们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以迅雷之势尽早迫使俄国投降,不然三百多万人在边境打仗,这场仗要是真拖个几年,会饿死很多帝国百姓的。
  最重要的是俄国冬天漫长且寒冷,对俄国人来说这会是非常好的休养时机,明年开春要是还没拿下乌拉尔山脉,这场仗会变得非常难打。
  他们的敌人是一个国家,一个人口过千万,还有工业基础的国家,一旦让这个国家进入战争状态,三百多万人将很难击垮这个国家。
  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了,武器装备不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决定性原因,几百万军队要通过武力手段迫使一个人口大国投降是非常困难的。
  马祥麟清楚这点,紫禁城的朱由检更清楚这点,为了加快战争进程甚至不惜动用毒气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