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朝会

  玉京,大朝堂。
  诸大臣议论纷纷,大家都知道了东海岸有红毛鬼出现的事情。
  而且,这也是今日朝会的目的之一。
  “听说那群红毛鬼有火绳枪和火炮,威力无比,乘坐大船而来。”
  “是啊,这事情可是闻所未闻,幸得两年前陛下高瞻远瞩,在东海岸设立了汉漠等据点,才能俘虏他们,否则后果难以想想。”
  殿下,众人也是一脸感叹。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陛下驾到!”
  朱训樘虎虎生威,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转身接受众臣跪拜,而后章程过后,就开启了今日的大朝会。
  这次大朝会,也并不是专门为西方殖民者所开,而是到了总结经验,和汇报两年多来的成果。
  作为支持改革的头号人物,王允仁首先站了出来,此时的王允仁继承了王阁老的人脉,外加上才能出众,虽犯过一些错事,但无伤大雅,而且积极推行朱训樘政策,王允仁目前任玉京府尹,正三品。
  是文官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禀告陛下。”
  王允仁跨了一步,来到中央,然后侃侃而谈道:“自天命八年九月份,玉京府围绕周边,进行改造建设,调动了大批工匠和人力,进行论证后,决定进行排水工程。”
  玉京坐落于岛屿之上,时代在发展,玉京在变化,人口迅速激增,已经不再适应发展,所以在朱训樘指引下,大明决定采用和西方殖民者同样的措施,对湖水进行排空,并根据地势地脉,综合考虑,决定在玉京城西边三十公里挖掘建设,把水引到其中。
  并根据水势,在玉京周围建造护城河。
  “目前已经完成一般有余,在天命十一年,一定能够完成所有建设。”
  这些对于大臣们都不陌生,一五计划中,有八个重点项目。
  玉京城改造工程就是其中一个,而另一个重点计划则是东海岸据点计划,这个项目当时被众人都不看好,认为是耗费金银,不过此时却成为了高瞻远瞩。
  “第二件事情就是《大明全书》”
  大明全书?
  大臣们有些摸不到头脑。
  瞧着众人的表现,王允仁心情略有些小小得意。
  对于此事,朱训樘也有些诧异,他道:“大明全书?朕记得并没有此事啊。”
  王允仁拱手道:“大明全书共分六卷,其中一二卷则是由《扶桑东渡》,《山海志》,重新编制而成,第三卷则是原暴蒙境内的文献记载或图册事迹汇总得来,第四五六卷则是关于自太祖到成祖十二年的事件,后三卷还在编纂过程中。”
  “臣这里由几分样本,陛下您是否看一下?”
  朱训樘“ou”了一声,有了兴趣。
  随后便有殿外等待的人传送了过来。
  朱训樘手中这本大明全书,整体呈灰色,书页面写着四个赤红色字,
  大明全书。
  翻开第一页,朱训樘的脸色就有些......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诗,是朱训樘无意间说过的话,然后就被打上了他的烙印。
  这赤裸裸的抄袭,朱训樘脸上也挂不住啊。
  此事暂且揭过,私下告诉王允仁,一定要这些删掉。
  朱训樘如此想,其他人可不知道。
  看到是陛下所说,立马觉得霸气侧漏......
  朱训樘的目光落到后面的第三卷,嗯~不错,已经改的面目全非,介绍的内容大多是技术,天文历法方面的,至于其他涉及来源,蒙人祖先,宗教之类的,全都是改成了大明。
  够无耻,朕喜欢!
  这全书让朱训樘想起了后世一位自称“十全老人”干的事情。
  消灭文化,这些朱训樘放心了,大明的文人还是可以的。
  朱训樘放下书籍,沉声道:“王爱卿看来没少费工夫,很符合朕的心意,这本书一定要印刷多本,众位爱卿也要认真学习,黄册库的参与人员统统要重赏。”
  王允仁一脸认真的样子,然后高谈阔论,首先开题说道,这是陛下指导的功劳,然后又谈了一些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
  等等之类得!
  一旁的宋爱明则仔细翻阅书籍,瞄了一眼自信昂扬的王允仁,眼眸中透着佩服,怪不得这些文官受恩宠,看看人家做的这些事情,简直是无话可说,而且他也算了解一些大明内幕。
  可是他翻阅了后面几卷,发现美化的太厉害了。
  尤其是面对征服异族之时,找的理由多种多样,而且还能自圆其说,佩服佩服!
  王允仁又继续提了几件小事情,随后退下。
  贾如政深吸一口气,这时他一次参加如此庄重的朝会,为了这次朝会,他连夜启程,中间没有半点耽搁,生怕误了大事情。
  从关外海林,连夜到达了玉京。
  贾如政上前道:“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面对贾如政的上前,朱训樘早就明了,毕竟锦衣卫早就汇报给他了。
  贾如政若不来,朱训樘也要传旨意调他入京询问。
  贾如政上来就汇报了一件算起来比较重要的事情。
  海林已经开通了前往福州的通行航道。
  福州,可不是中明的福州,而是东洲的福州,即如今的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亚州。
  这时一个半岛性质的地方。
  在天命九年八月份,海林派了六只船,外加八十七人登陆福州,并初步建立了一个据点,定名福州。
  岛上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可惜人烟稀少。
  这样的地方,新大明并不缺少,然而,贾如政却看到了其中的利益关系,尤其是重大的政治价值,这算起来可是开疆拓土,他可知道当今陛下可是对土地喜爱至极。
  因此,一年来,逐步迁移了300多人,围绕福州据点,向四周开拓。
  通过航行,也培养了不少水手。
  可谓一举多得,也不费多少物资人力。
  而这次来,贾如政则是为了海林的未来。
  海林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入关之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