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培养农民工做总裁4

  麦瑞频频点头,表示同意和认可,“不错,接着说下去。”
  邹柏青笑了一下,喝了口水,这才接着说道,“其实,说到这个智能化家居工程,也并不算是什么新事物,新概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医院的无菌病室,无菌手术室,农业种植领域里的温室大棚,养殖领域的集约化养殖车间,都是采用的人工环境。而上述这些人工环境,也都可以看作是智能化家居工程的分支领域。”
  “我们现在的建筑工程市场上,对于智能家居工程的概念,还仅仅是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初级的阶段。从目前一些试点工程来看,无非就是智能化电动门窗,电动窗帘,家用电器远程遥控,等等之类的问题。至于说舒适度接近完美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以及室内装饰环境的可变设计,都还仅仅停留在概念阶段。很多地方,我们做的甚至还不如农业领域的温室大棚。”
  “当然,相关技术性,功能性产品的缺失,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目前来看,虽然说智能家居工程的市场热度,一天高于一天;但是,在产品的技术研发领域,以及生产领域,我们还欠缺着很多东西。很多方面,都仅仅是一个概念,却没有成熟的,系统化的工程产品。”
  “当然,细分市场领域的产品,目前还是比较齐全的。可是,要把这些五花八门的相关产品组合起来,优化组合起来,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产品,一个集大成的家居工程智能化系统,我们还需要从零开始,慢慢摸索,慢慢试探。”
  麦瑞抬了一下手,插了一句,“你呢,你没想过做这个事情?”
  邹柏青摇着头说道:“我身上乱七八糟的事情和杂务太多,没办法静下心来,研究这些技术性的问题。而且,研究这个,需要时间,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像我现在这样,已经不适合做这些事情了。”
  麦瑞表示理解的点了一下头,然后接着问道:“我们要做这个的话,应该找寻那些领域的合作商?比如,技术体系配套产品的供应商。”
  邹柏青打开桌上的电气工程配套供应商企业名录,放在麦瑞跟前。“我们对于国外知名电气品牌,都有北京地区的代理权。不过,在这个智能家居领域做得比较好的,还算是以色列那边。可惜,我们跟他们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集。”
  麦瑞抬了一下眼皮,“为什么?”
  邹柏青打开相关的企业名录,指点着说道:“他们进入中国市场,主打农业温室大棚和工厂化养殖业。我们这边则是建筑工程电气配套和工业化项目配套。基本上,不属于一个领域。还有,西门子的工业计算机,在这方面算是佼佼者。可是,按照他们的产品价格,以及技术含量,使用在家庭环境,有些大材小用,不是很配套。但是,家装版本的环境控制产品,他们还不是很重视。”
  麦瑞沉吟了一下,“如果我们合作开发,个性化定制呢?”
  邹柏青摇着头说道:“没有足够大的量,成本根本下不来。经济效益不划算。”
  麦瑞想了一下,“不错,你说的也是。我们开始摸索和试探性进入这个领域之初,确实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跟他们谈这个个性化定制问题。这样好了---就从现有的工业产品,工业应用领域的产品,选择那些可以运用于民用建筑的电气控制设备,加以优化组合---我们自己先做几套,看看效果如何,然后再慢慢推广到我们的地产项目中去。”
  邹柏青赞许的挥了一下手,“想法不错,思路也很清晰。问题是:谁来引领,或者是指导这个事情,或者是跟踪研究?”
  麦瑞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这个,还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并没落实到行动上来。这方面的人才,大家也先留意一下,做好准备。对了,你们这个配电工程,利润率怎样?能够达到多少个百分比?”
  邹柏青说:“这个不一样,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来确定。一般来说,我们自己的工程项目,利润率能够维持在二十到二十五之间。外部承接的配电工程,一手的项目,大约在二十左右,工业技术项目和电力工程配套项目,能够上到三十,最高三十五。二手的再承包工程,利润率很低,仅仅十几个点,十三左右,勉强够维持生产成本和工人开支。”
  郭晓阳恍然,慢慢点着头说道:“利润不稳定,难怪邹总不愿意为之而费心。”
  邹柏青苦笑着说道:“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在我们国内,大家对于这个配电工程领域,普遍都不看好。高附加值的工程领域,以及电力配套工程,基本上是国有电力工程公司的独家垄断的局面。民用配电工程领域,国内对此的认可度不高,也很难接受过高的报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国内的市场状况就是这样,大家都不看好的领域,即使是再有发展前景,也没人愿意去做。大家都看好的领域---比如房地产业和互联网业,大家恨不得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国人性情中人,可以理解。”
  郭晓阳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捂着嘴说道:“那你呢,邹总,你也未能免俗吗?还是说,你是终南山人,知其道而不守其道?”
  邹柏青没听明白,睁着一双迷茫的眼睛看着麦瑞问道:“麦瑞,她这话是什么意思?您受累,给翻译一下,可以吗?”
  麦瑞嗤地一笑,一脸捉弄的味道看着他,“这都不明白啊?果子的意思是,你这个人冥顽不化,明明知道是错误的行为方式,却不愿意去改正;明明知道是正确的行为方式,却不能去践行,去坚持。口头上的道德家,行为上的随波逐流者。”
  郭晓阳红了脸,摇着手说道:“别别别!邹总,你可别听麦瑞的。那个,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对不起,你别误会,别---给麦瑞带沟里去。”
  麦瑞笑着看着她,“哦?不是这个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啊?你来解读一下吧。”
  郭晓阳犹豫着,迟疑了半天,终于举手投降,“好吧,算我说错了行吧?”
  邹柏青也给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迟疑了一会儿,然后斟酌着字句解释道:“人生在世,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吧?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就必须接受,遵守这个社会的一些行为准则。即使是不那么科学,不那么健康;但是,只要不是涉及到违法犯罪,或者是触及到社会道德层面,我们还是不要急于去改变它,对吧?对于很多东西,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多大的包容性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一意孤行,不用去管社会公众的舆论导向,或者是身边人的看法,自己去践行自己的理想世界,就像是一些艺术家那样。但是,对于艺术家,或者说,对于一些理想主义者,这样做,也没什么问题。可是,作为一个企业家,或者是一个社会公众人物,你还能保持这样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吗?”
  “当然,也可以保持,就像是陆前方和李群翔,可以我行我素,不管世人如何去看,我自一意孤行。可是---如果是一个社会公众人物,这样做,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李群翔的医生工作,无法做下去。陆前方,也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