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42节

  祝篱这才发觉自己说漏嘴了,也出卖了阿爹阿娘,连忙牵着同样学外科的弟弟跑路,祝阿婆的嗓音便响彻云霄。
  不行,她接受不了,开膛破肚,那是人做的吗?!反正,自家的孩子,她不允许!
  ——这便足以见证,于此时的京都,大家都希望别人能学开膛破肚的医术拯救自己,但是,自家人学,便不被认同。
  ……
  禹国这个年,四处都是喜庆的。
  去岁风调雨顺,无论是耕种的,养殖的,还是从商的,在各家厂里做事的,都攒下了银钱。
  于是花起来也大方,街上人流很多,不过,铃州跟徐州,却因为邻近鲁国,多了一大批穿着破破烂烂衣裳的流民。
  都是从鲁国过来的。
  这一年,铃州和徐州特意没开边禁,来了就过,不过,也不给粮食,只给指一条路。
  “还在修路呢。”,一个士兵道:“管饭,管一件厚衣裳。”
  管饭饿不死,管衣裳冷不死,这就够了,就能活。
  大冬日的,也一直在搅拌水泥,不断的砸石头,挖土,从不敢停下来,因为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就怕自己被丢出去。
  有了他们,禹人就相当的舒适了。一个士兵道:“今年这个年,真是好。”
  真的是好。朝廷给粮食,分发给修路的人,他们只要守着,不用自己劳苦。
  所以说,如今禹国有了一句话,叫做“庆幸生在禹国,来生还要生在禹国。”
  正说着,就听见同僚站在远地方喊了一句,“空子,快来,快来,又来了一批人。”
  那空子就道:“怎么还有?这里的人已经够了。”
  应该送给其他地方啊?
  那同僚就走过去叹气,“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一走,原本在修路的鲁人就紧张起来,有几个还哭起来,道:“天爷,好不容易有口吃的,如今又要没了吗?”
  旁边的人便安慰,道:“倒是也不用如此绝望,我看他们这个模样,不像是要赶我们走的样子。而且,我们之前,不是在一个叫做合同的地方按了手印吗?那上面的禹字,我们虽然不认得,不过专门有人给我们念了,说是这一按,契约管三年,前面三个月,只管饭,第三个月到第一年,每个月都有一钱银子,第二年,会根据表现增加银钱。”
  可当时只听说有饭吃就什么都不管的按了手印,哪里还想那么多。
  就算是他们不守合约,也没什么。
  他说这话的时候,身边一起搅拌泥浆,一直沉默没说话的年轻人突然道:“我认得那字,跟管事的说的话一样,这些日子,我也打听了,这种合约,在禹国是有效的,如果他们违反规定,不要我们了,还得赔银子给我们。”
  最先说话的就道:“你看的懂禹字?”
  年轻的就点头,“禹字好认,好学,我曾经在家里时,跟着一个禹国大夫去鲁国采药的大夫学过一段时间,所以认识。”
  这就给了人无限的希望,毕竟那可是朝廷认下的东西,但是又觉得这种好事情,跟自己好像不沾边,何况他们还是鲁人,又不是禹人,就算是朝廷颁发下来的,可是,最后万一用一句:“只对禹人生效”呢?
  如今啊,有的吃,就不错了,哪里还想着让人家给你赔银子?
  他们在这边说话,另外一边,叫空子的士兵,也头疼的很。
  “怎么都是老人和孩子?”,他疑惑的道:“真要放我这里?”
  他同僚就道:“是啊,本来要去铃州的养殖场里的。不过,你也知道,如今天寒地冻,前面的铃山还崩了雪下来,挡住了前行的道路,他们老的老,少的少,还有人病着,想要送他们去养殖场,如今一时间也去不了了。”
  他就商量,道:“这里好歹也有百来口人,将军就说,直接送你这里,先在这里等一晚上,明天,就送他们去前面的羊厂,就让他们开始给羊剃毛,做毛线,做些杂事。”
  去年,铃州还养着一批种羊,说是它们的毛能软化,做成毛线,冬日里能保暖穿。这可是好东西,精贵着呢,就养在这里的不远处,他们这里的人,有时候也会去羊厂做事,赚点银子。
  空子就叹息道:“也成吧,总有地方去做事情。”
  也才一百多个人,算不得什么。
  不过,这对于这一百老少来说,却是天大的恩德了。之前还以为要被抛弃了——他们也确实被抛弃了。
  本是带着家里的人一起逃荒,谁知道路上遇见了雪崩,老人和孩子便被抛弃在原地,等他们被救出来,要送往养殖场的时候,还以为是死处逢生,结果却被告知,前路也被雪封了。
  有几个人当场便有寻死的心,一个老汉瘦的身子皮包骨,当场跪下来,将怀里的孩子抱到士兵前面,哭着道:“我们这些不中用的死了没关系,可是孩子要活下去啊——我即刻便要去死了,想留着我的身子给孩子们吃,只又想没火,煮不熟我,求大人们行行好,给他们一个火——”
  被他哀求的是一个人高马大的年轻汉子,也不过十几岁,刚刚出来当兵,禹国的士兵如今地位高,吃穿用度也好,哪里经得起这般求,便将自己的将军领来了。
  将军便收下了这些人,说是愿意让他们在这里先去羊厂里做事。
  空子就叹气,“这天杀的鲁国皇帝,他们的子民都这般了,怎么还忙着打仗呢。”
  便将人领了回去,一路走一边道:“也别想吃的有多好,穿的有多好,稀粥加点肉沫子。”
  那老汉一个劲的感激,“已经是大人们仁慈。”
  于是,空子就带着他们从修路的地方路过,道:“这里是修路队,他们吃的就比你们好点。”
  要力气活嘛。
  此时,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已经有人端着热腾腾的菜食过来了,一群修路的人排着队盛饭菜,空子想了想,道:“你们等等。”
  那老汉紧张的抱着孙子,一群人都站在原地不敢说话,只眼睛盯着空子远去的背影。见他跟那个抱着许多饭食的人说了几句话,就招招手,让他们过去。
  老汉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但是又觉得不可置信,等到空子说让他们一人先对付几口饭时,才回过神来,他的孙子已经流口水了,虚弱的道:“阿爷——吃——阿爷。”
  老汉顿时哽咽的小声哭起来,将一口饭给孙子喂下去,用近乎虔诚的语气道:“有吃的了,有吃的了。”
  一百个人,挤在一起,吃着一点点饭食,却像是吃山珍海味似的,他们身边修路的鲁人打听到他们的情况后,也有几个抹起了眼泪。
  “鲁地生我,却要吃我。禹地与我无干,却养我。”
  “我便做个叛国之人吧。”
  他大哭出声,带起了一群人悲痛的低头流泪。
  空子感叹道:“幸我生禹国。”
  不过是一州之隔,却是如此天翻地别。
  ……
  “你读书不读?”,铃州城里,一个满脸漆黑的男人拿着根木头棍子打儿子,“啊?老子问你话呢,你读书不读?”
  他儿子手里拿着张饼子,一边跑一边摇头,“我就不读!读书还要束脩,但是我现在去盐池,就能赚到银子,我才不去读书呢,亏死了。”
  他老子被气得要死,骂道:“蠢才,蠢才!你才十岁,去盐池采盐也不收你!等你长大了,不识字,没知识,就只配跟你老子一样,做一个苦工,只能做苦力活,你看看别人,就是那个管事,因为知道做那个什么绩效表格,你看看,如今呢?已经是两钱一月了。”
  他越想越气,一边挥起棍子,又开始往儿子的身上砸过去。
  他的邻居儿子早就被送去了小学里,听见隔壁又闹了起来,笑着搬了架梯子过来,架在墙上,然后爬上墙头跟他道:“哎啊,你有这个觉悟,还逼着你儿子做什么,不如自己去夜校里面去读书。”
  那汉子本在气冲冲的打,闻言却立马停了下来,道:“你说什么?”
  邻居就道:“你不知道吗?如今都传开了,我们铃州城里,要开一家夜校,专门给我们这种白天要去做事,晚上有时间的人读书。”
  教字,也教一些基础的知识。铃州是盐厂多,所以基础知识,教的就是关于盐的知识。
  “到时候,我是要去的,你有这份上进心,自己去不也正好吗?”
  那汉子就高兴极了,“行行行,到时候我们一起,你可要叫我啊。”
  邻居点头,看笑话般的指了指男人的儿子,“那他呢?还去读书不读?”
  汉子就呸了一句,“读什么读,既然他不愿意读书,那就不读了,大不了我和他娘再生一个,从小就培养,这个大的,呸!就直接废了。”
  邻居哈哈大笑出声,对着目瞪口呆的吃饼小子道:“这回,不是你想不想读的事情了,而是你阿爹不愿意送你了。”
  不过,给他们这些人,专门建一个夜大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全铃州。
  “不仅仅是铃州,其他州也是,哎,皇太女殿下恩德,见我们这些人,也有想识字读书的,便专门派了一些先生过来,那些先生,本是教小学的。”
  “真是皇天保佑,没想到有一天我这种粗人,也能读上书。”
  “嗐,谁能想得到呢——你们还记得,以前铃州穷的时候,咱们连饭也吃不上呢。”
  才短短两年,就已经能读书了。
  同样的话,在徐州一个纺织厂里散步开来。
  “如今,殿下又下了仁政,你们去吗?”,纺织厂里一个妇人道:“我们家的大儿和二女在小学里读书,需要一笔束脩,我家的公公,又常年吃着药,月月的药钱也不少,我是不去了,不过,我劝你们,还是要去。”
  如今大家都开始识字了,你要是不认得字,难道是要做睁眼瞎吗?且纺织厂里的活,是需要眼睛的,等年岁大了,老了,看不见了怎么办?
  等死吗?
  不得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存点银子啊?想要多的银子,就要升管事,想升管事,就要认字。
  这人说着说着,就又叹息了一声,“我怎么就没赶上这种好时候。”
  她觉得自己生早了。
  然后问身边的人,“哎,李迎春,你想去吗?”
  李迎春,就是之前唐阿爷的儿媳妇,跟丈夫析产分居之后,就毅然决然的来了徐州。在这里,她觉得自己有了第二个人生。
  她用银子买下了一个小院子,还养了一只猫。白天,她来纺织厂里做事——做事也不是只打算一辈子做这个,而是想要学点本事,然后慢慢的往上面升。
  她认得几个之前那种复杂的字,如今,简单的禹字,也认得全,下个月,就要升管事的了。
  不过,她想去做成衣。
  她现在的管事就要去成衣铺子了。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我们纺织厂,也是一样。从种麻,收麻,养蚕,织布,我们都要了解。然后,制成的布匹,就要去做衣裳。这时候,又是刺绣,裁布,款式,色彩,等等。”
  李迎春目前还只会织布,所以她要在纺织厂在干一年才能被调去成衣铺。
  跟她一样想法的人有很多,所以,她一点儿也不敢轻松,自然要去夜大读书的。
  毕竟,夜大里面,有专门的纺织厂知识。
  她打听过了,有服装设计课,还有什么绘画课,就是画画的。
  用的也不是毛笔画,而是一种叫做铅笔的东西。那铅笔是最近才送到徐州来的,听闻,是用什么石墨和黏土制成,很是好用,尤其在画画的时候好用。
  她咬牙买过一根,画画的时候,果然比毛笔好用,也更容易修改。她想去学。
  李迎春就回那婶子,“去的,我现在一个人,也没什么负担,能去就去。”
  反正,谁现在劝她省钱,她都不愿意干。
  只要是为了她自己好的,她就愿意。她也劝旁边的婶子,“您也去吧?何必要
  这般亏待自己?”
  为了这个,为了那个,最后,自己什么都不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