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不信邪

  既然省委省政府已经按照国家的政策制定了农业发展规划,并且又喊出了三年内打造全省百万亩设施农业的口号,那么下辖各地重视农业工作就成了大势所趋。
  毫不夸张的说,在全省四十多个县里面,想要发展现代农业的绝对不在少数,而海宁农业大学又是省内最好的涉农大学,固然我和谢春龄的个人关系非常不错,但这毕竟没有上升到领导层面,万一谁手眼通天找到了校长那里,谢春龄之前承诺给我们的一切就很有可能变成空谈。
  为了避免被别人捷足先登,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把所有的东西都落在纸面上,只要签署了合作协议,我们静水县就等于是有了抢先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本,所以这次的海宁之行就突然变得迫在眉睫。
  有了这样的认知,向明海自然是不敢有丝毫怠慢,刚刚回到县委县政府大院,他就给周桑榆打了电话。
  其实在体制内部,所谓考察之类的公务活动,在正式接洽之前都会发一个“函”的东西,就像之前我和向明海去山东考察一样,先是把考察内容考察时间和随行人员等详细内容以“函”的形式发送过去,等对方回复过来同意接待以后,我们才能“名正言顺”的过去。
  本来像这种事我们县里自己就有权限发函,只需要到市里提前备案就行,可是周桑榆突然要跟我们一起去,这样前去洽谈合作的代表团就在无形中高了一个级别,所以这个函就得由市里来发了。
  放下了电话,向明海长出了一口气,对我说道:“常思啊常思,这次多亏你想的周全,不然就险些耽误了大事,刚才周市长已经说了,她马上就吩咐市政府办给海宁农业大学发函,让咱们先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只要那边给了回复同意洽谈,咱们就立刻出发!”
  “好,那我这就回去联系农业合作社和县农校,先拟一个名单出来,回头给你看看。”我点点头道。
  好在这次去海宁农业大学是去谈合作而不是考察,既然对方不涉及到接待方面的问题,市政府在发函的时候就不需要说明具体的人数,只需要列出主要领导就行了,否则层层确定人数还要耽误不少时间。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我立刻就给周岩打了个电话,毕竟他是陈永江他们几个股东联合推举出来的合作社主任,类似于这种确定人选的琐碎工作我就不用再挨个联系了,而且以后的相关工作也能省心不少,至于县农校那头,我就只定了校长吴湛江和教导主任徐春晖两个人,虽然我现在已经不是副县长了,但这点小事还是能做主的,所以我只是通知一下就完事了。
  过了十几分钟,周岩就把电话回了过来,说去海宁的就他和陈永江两个人,这样算上县农校和县农委的人在内,我就拟定了一个九人的名单。
  把名单送到向明海的办公室,他只是草草的看了一眼就拍板定了下来,又把黄久涛叫进来吩咐立刻把名单报到市政府办公室,这才略显忧心的对着我说道:“常思,我刚才给封城下面一个县的老同学打电话,没说咱们将要去海宁农业大学的事,就是侧面打听了一下,看来他们也打着同样的算盘,情况不容乐观啊!”
  “没事,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觉得咱们成功的概率还是挺大的。”我呵呵一笑道。
  其实我嘴上这么说也就是安慰向明海罢了,要知道封城离海宁的距离可是比辽源要近的多,虽说我们已经从山东林城考察学习了很多先进经验回来,可是在政治上却并不占任何优势,毕竟在国内严格来说就是个人情社会,有人有关系才是王道。
  思来想去,我觉得以周桑榆的人脉关系,如果她要是铁了心想通过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来捞政治资本的话,那么这次海宁之行成功的概率还是挺大的,毕竟她丈夫家的能量不可小觑,不过我自己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实在不行,到时候我就只有通过姜家老太爷这层关系去攀交情了。
  周桑榆的效率很高,但是海宁农业大学的效率更高,仅仅是一天的时间,那边就回复消息同意接洽,事不宜迟,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我们一行人就出发了。
  海宁毕竟离辽源市有大概六百公里的路程,为了抢时间,在周桑榆的带领下,我们全都是乘坐小轿车出行,费用全部由市政府来承担,也算是小小的奢侈了一把,中途仅仅是在高速服务区简单吃了个午餐,一路风驰电掣,在经历大概七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是到达了海宁农业大学。
  因为我提前打过电话的缘故,谢春龄提前就等在了学校的大门口,来到学院的会客室里,刚刚落座不久之后,周桑榆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想和海宁农业大学合作的事宜,本来以为谢春龄会满口答应,可是这个时候他却面露难色道:“周市长,按理说你们大老远来一趟,我也应该痛痛快快的才对,可是这个事……现在已经不是我能做主的了……”
  我脸色微微一变,连忙问道:“谢教授,发生什么事了,咱们之前不是早就说好了吗?”
  “说好了是说好了,我也把有关情况跟校领导汇报了,本来他们也同意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在你们到这之前半个小时吧,校长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让我先缓一缓。”
  谢春龄面露愧色道:“常思,你也知道,我就是一个学校下属学院的小领导,有些事真不是我能擅作主张的。”
  其实谢春龄如果真的因为什么自身原因突然反悔不想和我们合作了的话,他大可以用一个拖字诀,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样有话直说,想必是其他也准备发展现代农业的地方找到了海宁农业大学的校长,这才让谢春龄夹在中间里外为难,可是理解归理解,我们特意起了个大早又一路身心疲惫的赶过来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我确实有些不甘心。
  沉默了片刻,我和周桑榆互相对视了一眼,接着就咬了咬牙对着谢春龄道:“谢教授,我们是抱着诚意想和你们一起合作的,为此我们还特意去了山东林城取经,要不是着急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那些前置条件耽搁了几天,我们早就来了,你看……能不能再帮我们争取一下?”
  听到我这么说,谢春龄脸上愧色更甚,沉思了片刻,他突然眼睛一亮,道:“常思,要不然这样吧,你去找原来的余校长试试?“
  “余校长?”
  我微微一愣,道:“他不是退休了吗?”
  谢春龄口中的余校长,自然是指和我有过数面之缘的余冬言,这个人虽然刻板了一点,甚至还经常因为不通人情世故而闹出了许多误会,可是这个人却非常正直,就拿早些年我在坎杖子时候来海宁农业大学谈核桃种植的项目来说,虽然余东言因为听信了林长清的“谗言”而刻意为难我和张鹤城,但在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之后,他不仅在“海宁5号”核桃树苗的价格上给我们便宜了不少,之后还跟着谢春龄一起来过我们乡里几次,所以我对他的印象非常不错,事实上这次的海宁之行我带了很多土特产,其中一份就是为了特意去拜访他而准备的。
  问题是交情归交情,学校这个地方在某种程度上和机关单位差不多,讲究的就是一个人走茶凉,如果说他在任时候还好说,毕竟身为海宁农业大学的副校长,他帮忙说几句话还是非常有份量的,关键是他已经退休了,即便是愿意为了我们这次合作而重新出山,我觉得校长也未必会卖他这个面子。
  “常思啊,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似乎是看出了我的疑惑,谢春龄微微一笑,道:“别看余校长已经退休了,但他的能量可不小,具体我不方便跟你透露太多,但只要他愿意帮你们说话,咱们这事几乎就有了八成的把握。”
  “余校长这么厉害?”
  以我对谢春龄的了解,他肯定不会对我说假话,我顿时兴奋不已道:“谢教授,那我可就麻烦你了,能不能帮我们约一下他?”
  以我和余东言之间的关系,如果是我个人在私下里拜访的话,那当然是不用通过谢春龄的,只需要打个电话就行了,关键是这次来的可不是我一个人,他和周桑榆这些人毕竟素不相识,我要是冒然带着一起去的话,不但会显得唐突,甚至还很有可能会取得相反效果。
  “好,我这就联系他!”
  谢春龄点点头,当着我们的面就掏出了手机,拨打完号码等待那头接通以后,就听他说道:“余校长,是我,老谢啊,你猜猜是谁来了?哈哈,你绝对没想道吧,是辽源市那边的小武他们来了,对,对,就是为了之前我说的那个合作项目来的,还有他们市里和县里的领导也来了,正好说起你,他们就想跟着小武一起去拜访下你呢,好,好,那这事我可就做主了,行,我负责安排地方,没问题,那咱们就回头再联系!”
  放下了手机,谢春龄对着我们笑道:“好了,我已经和余校长说完了,他说让我安排个饭店给你们接风洗尘,这样吧,反正你们也得在这呆几天,时候不早了,你们就先找个地方住下,我稍晚一点再给常思打电话告诉你们去哪。”
  “这哪好意思。”
  周桑榆赶忙摆手道:“谢教授,我们静水县的农业发展以后还要多仰仗贵院的支持呢,您和余校长又是学术界里德高望重的泰斗,能和你们坐在一起吃顿饭是我们的荣幸,不行,这顿饭说什么也得我们来安排才对。”
  “就是,就是。”
  似乎是看到了谢春龄还想客气,向明海也连忙帮腔道:“谢教授,咱们以后聚在一起的机会还多着呢,不差这一回,您就听我们的吧!”
  估计是因为盛情难却,见两位带头的领导都这么说了,谢春龄也不好出言拒绝,他索性就点点头道:“那好吧,我就全听你们的安排了。”
  见谢春龄答应下来,我们又在他的带领下在学校里面转了转,海宁农业大学不愧是省内农业领域最顶尖的高等学府,虽说我和向明海已经去山东林城考察过了,但是在参观完了大棚试验田之后,就相关技术水平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不比红河县差到哪里去的。
  在前往之前就预定好的宾馆路上,周桑榆一直望着窗外怔怔出神,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等快到地方的时候,她突然转过头来对我说道:“常思,与海宁农业大学合作这个项目我们必须拿下,我一会先联系联系省里那些关系,你也别闲着,把该安排的事也都安排一下吧。”
  “好,我明白了。”听出了周桑榆话里的弦外之音,我的语气也充满了严肃。
  其实周桑榆的意思并不晦涩难懂,她这是要我别顾忌那些所谓的自尊或者怕给姜家老太爷添麻烦,到了这个关键时候,所有平常舍不得动用的关系已经必须要拿出来了。
  来到宾馆,等安顿好了之后,我就立刻给姜家老太爷打了一个电话,听说有别的地方来和我们“抢食”,他只是嘿嘿一笑,接着就说让我等好消息就是了。
  放下了电话,我终于是长出了一口气。
  现在的情况已经是三管齐下了,我就不相信这个项目还拿不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