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意欲何为

  “楚国乃是上邦,楚王更是诸侯之望,怎能如此轻毁契约?”郑度在宴席招待过邓芝后,对其“质问”道。
  质问的自然是楚国的军队,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撤离的事情。
  只是……这都已经先宴请过,这“质问”显得很没有力度。
  对邓芝震慑更强的,其实是跪坐——在楚国坐椅子好几年,无论正式场合还是私下里,基本已经看不到跪坐,早就已经习惯,忽然又跪坐起来,还真有些腿麻!
  邓芝一边隐晦的挪了挪姿势之后,一边从容的说道:“非是我大楚毁约,而是我方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是蜀国雇佣海寇掠奴,期间对楚国的海外疆域屡屡侵犯,甚至攻击我大楚海军。”
  邓芝说话之间,连眼睛都不眨,一如当初楚国人信誓旦旦的说,刘璋要先平汉中、再灭荆楚一样。
  “绝无此事!我主亦是仁义之人,岂会如此行事?何况海寇皆是魏人,与我益州山川相隔,如何能交易奴隶过来?此事显然是魏国所谓!”郑度全然拒绝承认,并且指向魏国。
  而一旁的刘璋,早就被嘱咐,先交给郑度来应对,此时也不开口,只是装作高深莫测的样子坐在首位,偶尔看看另一边的张松。
  “哦?这么说蜀侯是终于决定,要废除奴役卖身制度?”邓芝惊喜的说道。
  郑度闻言一愣,暗道:你也太会顺杆爬,我只是说我家主公,没道理要指使别人去“捕奴”而已,怎么转身就成了要废除奴役卖身了?
  西川那么多士族,哪个家里不是数不清的卖身契?
  虽说……
  不能算是“奴隶”,甚至大部分农户,可能终其一生,也见不到主家用契约展现獠牙的一面,但奴役制度、或者说是广饲匿户的习惯,是深嵌在士族血脉中的。
  本质上这不仅是为了盘剥,也是为了与“朝廷”争人。
  毕竟士族家里多一户匿户,城姬的户籍那就少一户人,之后他们只需要对士族奉先,不需要对朝廷缴纳税赋,甚至久而久之,只知有主家、不知有朝廷。
  楚国当初要废除终身契,都历经了多少坎坷、做了多少准备?
  最好还是循序渐进,加之足够大的利益盘,将这陋习“冲”了出去。
  楚国的十年契,与之前的匿户的最大区别,对个人来说,是减少了奴役,而对朝廷来说,却是真正将每位楚民,都落到了户籍中。
  并不是被雇佣之后,对朝廷来说,就相当于没有这个人……
  不过如今突然在蜀侯这儿提出来,是怕蜀侯亡得还不够快?
  楚国也只是顺势用利益去“冲”,而不是生产力彻底发展到了这步,楚国的制度一向是略微领先于生产力的。
  比如现在魏国在技术上,处处想学楚国,但依旧卖身契横行,不仅奴役异族,在工坊中的工匠,也多是士族的“匿户”——楚国的工坊制、技术,是朝廷推广的,自然借机将匿户之利置换了出来,并且彻底用《楚律》封死,而魏国的工坊和技术,是和楚国学的,他们可不会白白拿出“匿户”。
  至于蜀国……
  魏王曹操好歹有压制士族的手腕,蜀侯刘璋如果敢这么做,分分钟益州就要内乱。
  什么?楚国来了,也不能再有匿户?
  那也是跟着楚王,比跟着刘璋有前途啊!
  如果白图真的放开了、愿意给予益州士族,不下于现在的特权,怕是迫不及待要请楚军进来的,不是一家两家……
  郑度刚刚动了动嘴,还不等出声,邓芝便接着说道:“若是蜀侯真有此大义,楚王和一众楚国同仁,定欢欣鼓舞,今后蜀国便是大楚的兄弟之国,哪怕是战舰也愿意交易……甚至赠送的!”邓芝一副我大楚很敞亮的样子。
  理论上这些赐九锡的封侯,也都可以视作有自己的侯国,比如燕国。
  只是其他辅汉诸侯,并不会彪炳自己的“侯国”,但说蜀国也不算有问题。
  而郑度听了邓芝的话,则是脸都已经气歪——我们要战舰做什么?在山涧里开?
  “咳咳,邓大人误会了,仆户存在于西川,自有其道理……”
  “这么说蜀侯也的确很希望有更多的奴隶?”邓芝闻言,立刻做出怀疑的样子。
  郑度也看出邓芝,完全是在胡搅蛮缠,于是也不再被动讨饶,而是竖目道:“我蜀侯府没有做过这种事情,若是楚国当真要以此欲加之罪,攻伐汉室宗亲,则我蜀侯府也绝不坐以待毙,以我西川地势之险、山水之恶,若是下定决心,徙民入城、坚壁清野,楚国又准备用几年、用多少粮草攻略益州?
  如今魏国与贵国在海上屡屡爆发冲突,齐侯、郑侯也都枕戈待战,若是益州这能拖住楚国十万兵马,也算是死得其所!”郑度看似很激动的样子。
  郑度敢破罐子破摔,也是因为此时张松和刘璋在场……
  如果邓芝真的不吃这套,张松会给刘璋打眼色,之后刘璋只要轻斥郑度一番,让他先退出去,便可以转移话题。
  至于训斥的理由?
  就说是自己不愿意百姓受苦就可以,还体现了蜀侯的仁义,今后传出去对蜀侯的名声也更加有利。
  当然,真实原因,其实是蜀侯对益州,根本没有那么大约束力,毕竟……是军阀都没有彻底转型成功的诸侯!
  真的在整个西川,搞军民一体、一切以拖住楚国为目标,甚至不惜将益州百姓和士族作为“代价”……怕是当场就有人要弃蜀投楚。
  即使暂时控制住的一部分,之后也会不断有“异心”产生。
  刘璋如果投降楚国,至少还有一世清闲,但如果是亡于内乱,那就只能给蜀侯府殉葬……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亮汇合,到了攻略西川的最后阶段时,郑度就曾建议刘璋,大规模迁徙百姓到易守难攻的地方,将外面控制不了的粮仓全都烧掉,拖到刘备撑不住、自然退去……
  这招当时听得刘备和诸葛亮也是一身冷汗。
  毕竟刘璋能不能做到且不说,一旦要赌的话,的确荆州军可能先撑不住!
  不过刘璋根本没敢赌,而是直接投降。
  邓芝也看出了郑度的色厉内荏,丝毫不像郑度想象中好糊弄的年轻人那样,做出惊讶、或是忌惮的神色,而是淡然对蜀侯说道:“蜀侯仁义之诸侯,岂会如此行事?若是真有此等不义之举,我大楚天兵,又岂惜粮草……”
  郑度一拳打在空处,而刘璋则是频频看向张松,似乎是想要知道,自己要不要开口。
  不过这时张松先一步开口道:“楚国如今之敌,在北而不在西,楚王贸然再次出兵西川,究竟意欲何为?邓先生可否示下?”
  张松也是看出了楚国仍无灭蜀的准备,否则……但凡刘璋刚烈一些,楚国都要陷在这里至少三成兵力,届时楚国定成天下诸侯之所望——不怀好意的那种。
  只是张松在缺少重要信息的情况下,也猜不出楚国是要做什么……
  毕竟……
  楚国只是想再拖两三年,等时机成熟,就在海上“毕其功于一役”,并且一举令魏国萎靡、同时震惊北地,现在……只是为了令人看起来不那么怀疑,拿蜀国出出气而已——这种事情张松怎么可能猜得到?
  在张松、在天下人的视角里,渤海上原本完全在楚国一面的天平,正在渐渐倒向魏国好的吧?
  甚至整个天下的形势,如今都在渐渐倒向魏国好的吧?
  张松怀疑现在汉室中的几位“高人”,应该都在想要诱使楚国与魏国直接交战了……
  毕竟现在“谁都看得出”,楚国之所以有些颓势,更多是因为和魏国之间隔着汉室诸侯,而直接与魏国冲突的地方,又都是在魏国更近的海域。
  魏国表现出的侵略性,甚至令汉室有些不想再被动的为其藩障……
  因为对楚国的不了解,尤其是对楚国在夷州、亶州的布置的不了解,对楚国的国力,他们还是有太多的小觑。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楚国哪怕没有火炮真气船、真的双方使用相同的战舰,也不可能败给魏国……
  毕竟魏国海军沉没一艘主舰,算是伤筋动骨,世家沉没一艘主舰,基本意味着要退出海上利益的竞争,而楚国沉没一艘主舰……将士的伤亡令人悲恸,但仅从战舰角度来说,这都算是拉动了内需!
  如果真的全面开战,楚国在并不破坏任何国内工坊生态的情况下,就可以时时刻刻的有新战舰下水——比战斗中被击沉的速度更快的那种。
  哪怕舰队二换一,一年后也是魏国先压榨得国内民众大把的家破人亡,而楚国……还欢欣鼓舞的正完成新订单。
  这也是工业化后潜在好处——战争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前,不会脱离自身的“舒适区”,不像农业文明一样,只要动刀、基本就离开了舒适区……
  除非魏国能一口气攻上楚国,否则怎么可能是生产效率最高、并且还额外有“全天下”养着的楚国能拖?
  甚至很难将楚国,逼出“战争损耗尚在拉动内需区间内”的舒适区,进入战争损害国力的阶段……
  除非正如张松所想,楚国真的三成国力被拖在益州,到时肯定各方诸侯都看准时机,令楚国陷入透支国力的苦战状态!1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