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2节

  “爷,奶,我打算二月参加县试。”
  “县、县试?”原本还很生气的赵氏,闻言顿时惊喜起来,“五郎,可是去县里参加考试?”
  “嗯。”顾成礼点头,解释道,“这县试正是科举的第一关,如今先生说我火候差不多,可以下场一试,若是不出意外,应该能博个‘童生’功名……”
  童生啊,如今整个枣泥沟也就一个呢,还是村里的里正,他家住的可是青砖黛瓦的房子,还有一个大院子,瞧着多体面啊,村里谁见了都十分羡慕。
  “好!好!好哇!”顾成礼话刚落,顾老爹就激动得满脸通红,一个劲儿地道“好”。
  不仅是他激动难耐,在场之人皆是兴奋难当,尤其是顾成礼的亲爹亲娘,此时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可是童生啊,虽比不上秀才,可在这枣泥沟认识几个字都没几人,那就是相当体面。
  想想如今村里的体面人里正,以后五郎也可能住这么气派的宅子,众人心里一片火热,似乎已经看到即将到来的好日子了,他们辛辛苦苦供五郎读书,可不就指望着他出息嘛。
  不,五郎可是比里正年轻多哩,将来肯定会更出息的!
  “那、那万一要是出了意外呢?”不合时宜的声音再次响起,众人脸上激动的神情一顿,纷纷转头看向这说话之人,究竟是谁竟这般不识趣。
  顾二伯媳妇钱氏一脸担忧,她也想享清福,巴不得五郎能早点出息,但偏偏关注点就是这般偏,旁人只顾着高兴顾成礼要出息了,她却担心万一发生点意外,这光宗耀祖的事情没了咋办。
  “你满口胡话瞎说啥呢?!”赵氏直接一巴掌拍在桌面上,恨不得眼前的儿媳就是手下的桌子,看她不使劲地捶!
  钱氏缩了缩身子,解释道,“娘,我不是胡话,只是担心万一五郎没考好……”
  眼见赵氏脸上怒意愈盛,一向老实巴交的顾二伯难得机灵一回,用力扯了一下自家媳妇,“吃你的饭!就你话多!”
  钱氏满腔委屈,明明她也没说啥啊,干啥子这样对她,这老顾家就是磋磨人,没把她这个儿媳放在眼里,明明是赵氏偏心眼儿,难道在家里她连说句话都不成了吗?
  原本要起的硝烟顿时化解了,顾成礼心里松了一口气,他打量了一下众人,发现大伙儿也如他般感到庆幸,但也有一两人眼里出现失望之色,顾成礼低下头,只当是没瞧见。
  顾家四房人长期住在一起,家中也不是大富大贵,时常会为了一些小事发生口角,尤其是妯娌之间,更是有道不完的纷争,便是一根针一根线都会成为几个女人爆发争吵的源头,故而想要看钱氏笑话的人自然是存在的。
  “奶,待会儿用完膳,我打算要去县里逛逛。”顾成礼开口道,这其实才是他真正想说的,如今他从李秀才那里归家,每日待在家中,要是出了远门,是要向长辈汇报的,省得让人担忧。
  对着自己有出息的乖孙,赵氏脸上立马是一派和颜悦色,“去吧去吧,可是缺了什么,身上银子可够?”
  顾老爹也点头,“去县里哪里都要花银子,你待会儿多拿点给五郎备上。”
  顾成礼瞬间感受到好几道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他神色不变,却拒绝了顾老爹和赵氏的银子,“我去县里只是为了熟悉一下环境,免得到时候去考试人生地不熟,顺便去书局看看,不需要银子的。”
  顾老爹欣慰地点点头,看向自己这个五孙子,眉眼俊朗,目光清正,是个好孩子啊。
  “我晓得你省钱,但缺啥尽管开口,读书是大事,可不能耽误了。”
  赵氏也搭腔,“没错,家里不缺这点钱,当初既然说了要送你去读书,自然是盼着你能读出一个名堂,若是缺了什么只管开口,能弄来的我们都会给你办到。”
  顾成礼有些无奈,但还是很坚定地摇了摇头,“真的不缺钱,爷奶放心,若真是需要银子,我定会开口的。”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顾成礼的目光也柔和下来,他能在穿越后的七八年时间里接受这些人,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正是因为顾家的人都是有温情的,便是之前说话口无遮拦的钱氏,也不曾真的起过坏心。
  如今顾家的生活并不富裕,可还是愿意摒弃以往的嫌隙,将力气往一块儿使,若不然顾成礼也不会成功地入学。
  吃完早膳,众人开始忙碌起来,顾老爹和顾大伯接了不少活计,他们不得闲,但地里的活却是不等人的,尤其是春耕更是耽搁不得,顾二伯带着两个弟弟以及几个侄子浩浩荡荡地往自家地里去,而赵氏则是带着几个儿媳在家干活,喂猪喂鸡,还有洗衣做饭,每日要忙的活计可不少呢。
  第3章
  顾成礼走在街头,目光露出新奇,说来也是心酸,他都穿越到这里七八年了,还是头一次来县城呢,平时去的最远地方也就是李秀才所在的寿春镇。
  他先前也想来这县城见见世面,可平日里功课繁重,他要紧时间读书,再加上囊中羞涩,不仅买东西没钱,就连坐牛车去县里的钱都要伸手向家里要,这样的情况下,顾成礼实在是不要意思跟长辈说自己想去见见世面。
  他现在所在村落是归属于同安县,一个地处江南的小县城,这县城附近的乡镇水系发达,顾成礼到了县城才发现,原来城门外竟还有一条护城河,城门口有士兵把控,进出的人都拿着路引,甚至有些行李比较多之人还会被盘问翻查,检查是否带了违禁品。
  幸好他在来之前就做了充足的准备,拿着自己的路引几乎是一路通行,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所谓的路引,其实和身份证有些像,是官府发放的一纸公文,上面写了持有人姓甚名谁、家在何方、要到何处,一般出行百里都需要有路引,但顾成礼这个却不一样,因为他现在还没有功名,只是一平头百姓,而且出行的地方也离家不算远,故而这路引并非是官府正是颁发的,而是私人路引,也就是李秀才帮其写的,有点类似于介绍信。
  等守城士兵检查完后,顾成礼就慎重地将路引折叠起来,放进衣襟里的口袋,见他这般仔细,与他同来的许老汉忍不住打趣道,“等小哥考上功名,以后就住城里,可不用这么麻烦了!”
  许老汉家里也有些闲钱,置办了一头牛,时常会进城卖些山货,也会捎些人,顾成礼对他也是比较熟悉,“老爹说笑了,哪有这般轻松,还得指望运气。”
  “嘿,你家二伯母都和我们说了哩,说你马上就要去参加那什么考试?”旁边一个妇人赶紧接嘴道,“是县试!据说是要到县城里来考呢!”
  “这是出息了啊!”
  听着众人纷纷赞叹,顾成礼心里苦笑,忘记在家叮嘱一声,没想到这消息就已经被钱氏在村里传开了,若是没考上那真是要出洋相了。
  不过幸好这三年来他学得还算扎实,心里也算是有些把握,当即进了城,也不再和这些人多言,拱手告退,“小子想去书局逛逛,先行一步了。”
  “去吧去吧,记得在黄昏前就要赶回来啊!”徐老爹叮嘱道,“别耽搁了时辰,天黑可不方便赶路!”
  “晓得了!”
  进了城后,顾成礼对着县城里的状况也很是好奇,不禁四处打量了一番,发现这城里热闹得紧,繁华程度远非之前的寿春镇可以比得上的,街头小贩不少,还有各色酒楼客栈,而民风也比他想象中要宽松得多,他在街头见了不少妇人女子,神色悠闲,很是自在的模样。
  顾成礼微叹,城里乡下差别还是挺大的,他见着这里有不少女孩子穿得簇新,头上戴着红头绳,满满的年味儿,估计是之前过年时置办的,这些女孩子三三俩俩出门,相约着一起买头花糖画,而家里的六丫七丫也是差不多年龄,每日却是割野菜做家务。
  若是有机会,也带七丫进城一次,顾成礼想起了家中的妹妹,他出门时还见着那丫头闹情绪,想要跟着一起出来呢。
  “噗嗤,哪里来得乡巴人?这是没见过世面吗?”
  一个锦帽貂裘的男子大摇大摆走来,顾成礼抬眼望去,心里暗道可惜,倒是一副好相貌,可惜却不成个正形,还是早春呢手里便握着一把折扇,腰间更是挂了不少玉佩荷包,瞧着花里胡巧的,身后还跟了好几个跟班。
  总之就和前世电视剧里见到的那些纨绔子弟一模一样。
  顾成礼收回视线,寻了一个方向,自顾走开。
  赵明昌没想到对方竟是这样的反应,愣了一秒方才反应过来,“哎我和你说话呢!你怎么就……”
  顾成礼走得飞快,根本没将太多的精力放在身后那个富家少爷身上,很快身后的声音便逐渐消失了。
  他先前说要去书局并不是幌子,等进了城后,四下打量了下,发现这同安县文风挺盛,他一路走来竟看到了不少的书局,他选了间规模较大的书局走去。
  如今二月县试将近,重视此事之人并不少,顾成礼进书局时发现里面人挺多,大多数都是文人士子,这点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的,读书人大多数穿的都是长衫,瞧着文质彬彬,而他今日同样也是这身衣衫。
  不过虽是差不多的款式,料子却有很大的不同,与旁人镶边华服还有各种精美的刺绣相比,顾成礼的一身老旧的布衣要显得寒酸得多。
  顾成礼一点也不拘谨,进了书局后便四下打量一番,目光在书架上巡视一遍,便找到自己想要看的书。他拿起一本《礼记》,自顾翻看起来。
  李秀才传授的课程里主要都是儒家内容,而目前主要以《诗经》、《论语》为主,稍难些的《孟子》、《礼记》的内容涉及的比较少。
  若是这次考题不是很难,那么李秀才所教的内容便足够可以应付,可万一出题的考官想要加大点难度,而顾成礼又想要一个好名次,那么多看点超纲的书籍则会更加稳妥。
  “这位公子可是想要买下《礼记》?”
  许是顾成礼杵在那里的时辰颇长,一位穿着文雅之人走了过来,“在下观公子已有半盏茶功夫,为何不买下……”
  顾成礼放下书,看向来人,瞧着年近二十,穿着淡青儒衫很是低调,但浑身气度不凡,一看便是有家底的,心里微微叹息,只得开口,“囊中羞涩,只得在此借书一观……”
  其实他这习惯还是从前世养成的,他前世看的书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书都会买回去,而是办了张图书卡,时常去图书馆借阅,但他对这书局能否借书看心里也没底,只好站在此处当场观看,没想到还是被人点了出来。
  来人目光在顾成礼略显寒酸的衣着上划过,不作片刻停留,却展颜一笑,“我观公子立在此许久,岂不辛苦,不若到里间稍作歇息,岂不美哉?”
  顾成礼微愣,不由开口,“难不成阁下是该书局东家?”
  周启文微微一笑并未否认,侧身上前向顾成礼作了邀请姿态,“里间备了茶水,若是累了也可吃点茶……”
  不过是初见,对方态度却这般友好,顾成礼心里纳罕,但这人如此礼遇,若是拒绝倒显得不合礼数,况且他在此借阅,本身也有些理亏,便闻言跟了过去。
  这番动静,书局的管事早已察觉,一脸赔笑,“东家何时过来的,我竟没有远迎。”
  “我不过是经过罢了,不妨事,你自个儿且去忙吧。”周启文一脸温和,打发了管事后,看向顾成礼,邀他坐下,“这书局虽是自家产业,我却是难得来此一趟,今日与公子相逢也算是有缘。”
  顾成礼道,“我也是初次来此,没想到竟能遇到东家,的确是种缘分。”
  周启文眼里亮光划过,笑容更盛,没想到自己遇到的这小公子也是一个有趣之人,一点也不扭捏,当即道,“我姓周,字启文,不知公子如何相称?”
  “当不得一声‘公子’,我乃顾姓,字成礼,家中排行为五,唤我顾五即可,唤字也行。”
  “既如此,我比你年长,便唤你‘成礼’。”周启文也不扭捏,当场就喊了起来,“成礼,其实我进这书局已有片刻时辰,原本是来散心,倒是见着你已看起《礼记》,莫不是也打算参加此时二月的县试?”
  听得“也”字,顾成礼心里一动,不由问道,“难不成周兄也是准备参加?”
  “是啊,这可真是缘分了,说不准还能在考场相见呢!”周启文忍不住露出笑来。
  顾成礼心里也松快了些,“若当真如此,当得一乐事!”
  “的确是乐事,不过,唉……”原本还很欢快的周启文不知想起何事,竟重重叹了一口气,看着满脸不解的顾成礼,苦笑着解释,“我观成礼你年龄不大,应是第一次来参加这县试,愚兄却是第三次了,从十七岁那年便开始应考,如今已经十九了,仍一无功名……”
  顾成礼赶紧安慰,“好事多磨,想必这次周兄必能心想事成。”
  “但愿如此吧。”周启文仍有愁绪,心里并无底气,此时见着一小厮掀着帘子进来,不禁皱眉,“发生何事了?”
  小厮立马小跑过来,俯身在周启文耳旁低语起来,顾成礼目不斜视,将注意力都放在自己手中的书上,不去窥探对面主仆的事宜。
  周启文皱起眉头,站起身来朝顾成礼拱手道,“今日不赶巧了,难得遇到一有缘人你,没想到家中有急事,愚兄可能要先行一步。”
  第4章
  德安跟在周启文身旁有些年岁,对自家公子也是有些了解的,虽看上去温文尔雅、平易待人,但其实知心相交之人并不多,而先前书局那人穿着寒酸,不过以寒门子弟,怎的这般客气?不禁好奇地问出了声。
  周启文想起之前见的顾成礼,面庞还透着稚气,瞧着不过十二三岁,但气度却很是不一般,沉稳内敛而又有光华,最初引起他侧目的正是这复杂的气质。
  不过一农家出身,竟有这般气度,可见并不是什么简单人物,年龄还这般年轻,却要参加今岁的县试,想来是心中必有把握了,周启文眸色深晦几分,神情莫测道,“回头叮嘱一下这书局的管事,要是再见到这顾成礼,待他客气几分。”
  德安见自家主子神色莫明,也不敢多问,呐呐称是。
  顾成礼见周启文先行离开后,他倒不急着走了,反正他是被这东家邀请进来的,如今有了休息的场地,还有免费的茶水供应,当即就厚着脸皮赖在那里多看了一会儿书。
  只是没想到这家管事也挺有趣,在自家东家离开后,竟还来给他续了几趟茶,这倒让他真的感到有些难为情。
  看到管事再次过来,顾成礼放下了手里头的书,好奇问道,“我先前听闻有的书局可以抄书,不知这里还缺抄书之人吗?”
  这管事拎着茶壶,笑容可亲,“咱们书局的确是收抄书,但目前一些经文典籍有些过多,销量并不是很好,倒是些话本子更吃香,若是公子不介意……”
  顾成礼只想靠抄书换些钱填补家用,至于抄写的是不是什么圣贤经书倒并不在乎,当即说道,“这倒不妨事,只是不知这价钱要如何算?”
  管事笑道,“这话本子卖出一本也才两百钱,而纸和笔墨也由我们来供,想必公子也能理解,这样一来,抄一本也就五十钱。”
  其实这五十钱还是看在少东家面子上,说不准下回少东家过来还会再提到,到时候他也能有一个露脸的机会。
  顾成礼接过管事顺手递来的一本话本子,随手翻了一下,页数倒并不多,他估摸着一天抄两本不成问题,而且还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
  “我能带回去抄吗?”
  管事看了眼前这少年一眼,脸上挂着笑,“按理来说,只有熟人我们才放心让其带回去的……”顾成礼闻言眉头蹙起,没想到这话锋一转,“但是您既然是我们少东家的朋友,那我们自然是放心的!”
  顾成礼不说话,心里倒是有点数,他和周显文今日才结识,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朋友,但是这管事说得也有一定道理,至少他和周显文都要去参加二月县试,要是他真贪了这书局的纸墨,他们想要寻他倒是容易得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