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464节

  “肯定很贵,普通人不要想了。”
  不管别人怎么夸,他们这边该走还是要走。
  李家庄,协理中台党天磊,还有四个桨手,一个桅杆手上了船,身上的轻装简行,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汴京。
  让圣人知晓,他们兴华府,海太城,船务司,做出好东西了!
  从年后纪彬正式拿到允准文书,到七月开始建船务司,人员陆陆续续到齐。
  现在十月份,终于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出发!
  让汴京百姓看看海边百姓风貌!
  他们都是南军国的骄民!
  船只飞速行驶,但周边的百姓们却不肯离开,眼里都是船只的影子。
  纪彬也松口气。
  终于能歇一歇了。
  既然急速船造好,那就给船务司的大家放几天假!好好休息休息!
  等休息回来,码头那边会增派两倍的人手,自然是晁知府巡盐使的人手过来。
  而且巡盐使还托了关系,从鲁地调来五名专修码头的工匠,在鲁地也是十分有名,靠着他家里的关系这才能来的。
  估计也是投桃报李,感谢纪彬让他挂个名。
  这对纪彬来说自然极好,晁知府出钱,巡盐使出人,他这码头岂不是修得更快?
  船务司的众人要休息几天,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其中协理左右中郎,这两位还是要在船务司忙蒸汽机的事,纪彬在其中又提了几点,他们在想办法完成。
  还是那个解释,一道习题里,纪彬是知道答案的,可解题步骤需要这两位补充。
  其他官员小吏则真的打算休息。
  之前一直忙感受不到,现在稍微闲下来,自然要好好逛逛海太城跟兴华府。
  有两个小吏还准备跟着纪彬去邑伊县看看,想去邑伊县买点棉花被跟棉服。
  以前在汴京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这东西贵得厉害,如今到了鼎鼎大名的棉花县邑伊县,肯定要去瞧瞧。
  而且今年棉花价格又降了许多,去年在一千二到一千五之间。
  今年再次降价,已经降到五百文到七百文中间。
  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这棉花可是几千文一两,短短三四年时间,能降这么多倍,也是不容易。
  可纪彬明白,浙东那边今年已经有小范围的棉花种植成功,等到明年的时候,纪彬预估能降到一百文到五百文。
  不是他夸张,而是浙东那边能人多,今年刚成功,明年就会有大片种植,这是必然的。
  在纪彬印象里,他那个时空的古代,棉花在前期都是按两算,宋时一两八十文,百姓都能喜极而泣。
  等到明清时期,种植范围多,就变成按斤卖,便宜的时候,一斤只用八十文。
  但价格不能这么横向对比,如果不把当时的发展,经济,社会治安等等综合起来,很难得出真正的购买力。
  如今说来,只是给个大概参考。
  但不管怎么讲,越到后期,棉花就会越便宜。
  位上这位新皇定然不会允许价格过高,当初纪彬不急于扩张种棉,就是这个原因。
  他自己调转车头没问题,邑伊县其他人怎么办?
  纵然他早就说过,不要急于扩大种植面积,可以缓一缓,能听进去的人也很少啊。
  享受着现在棉花县的名声,以后必然要经过阵痛,那就是棉花价格真正降下来,全国各地陆陆续续都可以种棉花,那邑伊县要那怎么办?
  虽然这可能是五年,十年,十五年以后要考虑的事,可现在就已经有端倪了。
  原本纪彬可以不考虑这些问题,纵然那些人会痛苦,也是因为自己贪婪。
  但有个邑伊县商会在,纪彬难免为他们多考虑。
  这次纪彬回家,一个是跟引娘团聚,二就是看看现在棉花收的怎么样,顺便在跟邑伊县棉商们详谈,把他早就写好的棉花细则拿出来。
  以后的棉花,不能这么卖了。
  而是要分成上中下三等。
  当初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大家可以盲目卖货,等到市场稳定,有了自己的规律,就要开始细分了。
  这么大的市场,能赚到其中百分之一的钱,就够邑伊县吃喝。
  大包大揽什么都想吃,这不存在的。
  他们这的棉花算不上特别好,走走中低端市场应该没问题,最高端的绒棉还是要交给西边北边,不管是浙东棉,还是宿勤棉,都比不了那些。
  这跟技术有关,但跟自然条件关系更大。
  纪彬要回邑伊县的消息很快传来,大家心里竟然隐隐升起一种害怕。
  他们不想让纪彬回家啊!
  就算去探亲也不行!
  要是回去之后不来了怎么办?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不过也没人真的出来阻止,只是居安思危!害怕财神爷跑了!
  纪彬带给兴华府,海太城多少东西,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纪彬根本不知道兴华府百姓们考虑这么多,他带着陈乙,还有两个小吏回家,再有宣老爹等人同样放假,只是他们要在兴华府待几天,没跟纪彬他们一起。
  纪彬等人一路骑马,这路上看着来来往往的牛车,中间还有他认识的车夫。
  不知不觉中,这条路从人迹罕至,渐渐变成人来人往,商旅络绎不绝。
  也是一种进步吧。
  纪彬这次回来,引娘提前是知道的,早之前纪彬就写信回来,她这次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出来。
  但做着做着,引娘自己都笑了。
  她的手艺怎么回事,怎么还倒退了。
  明明刚嫁给纪彬的时候,她做饭既好吃又好看,如今竟然生疏了。
  还是家里新招的厨娘捂嘴笑:“肯定是夫人平日享福惯了,做不习惯菜饭。”
  引娘也笑,但还是把剩下的做完,等纪彬一看,一眼就认出来是她的手艺,饭都比平时多吃了两碗。
  两人有段时日没见,自然小意温存,聊着聊着,则讲起纪滦村的纪堂叔。
  纪堂叔以前买了牛车接送村里孩子们上学。
  前几日竟然买匹马,说是西边打了胜仗,那边的草原上可以养马了,所以南军国马儿价格也降下来。
  这几天可高兴了。
  纪彬也是没想到,连纪堂叔都买上马儿。
  也是如今日子确实好。
  纪彬回来的消息,很快传遍邑伊县,该找纪彬的立刻找上门,但纪彬就四个字,闭门不见!
  他好不容易放几天假,先休息几天再说。
  可他是想休息,银子却已经送上门了。
  振生林豪已经送了几十万斤棉花到江南,现在都带着银子回来,准确让纪彬数银子。
  没办法,只能看看这次挣了多少钱。
  反正忙都忙了,顺便把棉花细则拿出来,所谓的上中下三等,就是按照棉花的细绒程度,棉花的颜色,棉花的轻柔等等个各方面做标准。
  但纪彬说明,自己只是提出个建议,若是有好想法都可以拿出来,一起集思广益。
  既然南军国还没有这种标准出来。
  那他们就先提出标准。
  久而久之,以棉花县邑伊县的影响力,这份标准势必会成为全国很多地方的标准。
  等纪彬拿出来这个,果然来烦的人就很少了。
  大家都忙着讨论好棉花的标准,没时间管他!
  纪彬在这边忙里偷闲,急速船却已经到了汴京。
  汴京码头的人听着船务司协理中台道:“我们确实是十月初九从兴华府出发,真的没错,这是兴华府的路引。”
  “怎么可能!你好歹也是个官员!今天才十月十六,中午饭都没吃。六天的时间,能行九百多里?”码头小吏斥责道,“快说实话,是不是从哪私逃过来?又或者是路引作假?船务司协理中台,有这个地方吗?”
  不是这小吏苛刻,而是谁会相信六天时间,能航行九百里?
  百里船都达不到!
  这里的骚动很快引起码头长官注意,一个震惊汴京,震惊南军国的消息,就要从这里传开了。
  六天时间!航行九百里!
  新皇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头一跳,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不可能。
  怎么会有这么快的船?
  可又想到纪彬之前文书里面的畅想,还说了前朝的快船如何如何。
  这是已经出来了?
  等李家主跟协理中台党天磊到新皇面前的时候,虽然是让他们坐下,而且不用跪拜,两人甚至觉得,不如让他们跪下来,至少没那么忐忑。
  新皇则是在看他们呈上来的文书,还有纪彬让人画的急速船图纸。
  看这些东西的时候,新皇看的很慢,似乎要把每一个字都消化才行。
  新皇隐隐按下激动,他比任何人都要明白急速船的意义。
  而且纪彬还提前改了先朝的名字,不用他提点,就知道有些东西不好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