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珍珠

  (前面跳了一个章节,导致阅读可能出现障碍,请大家耐心等待,迟早会出来的)
  “你看,这是我从水底下捞出来的东西!”
  柳坤说着,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个黑绒布袋子,丢到了六叔面前。
  “这什么?”六叔拾起袋子,放在手里掂了掂,发现这袋子里的东西圆溜溜的,还挺沉。
  “你打开来瞧瞧不就知道了!”
  柳坤正说着,早餐店的老板就端着几份吃食走了过来。
  “哟,好漂亮的粉珍珠啊!”老板一走过来,就看见了六叔手心里那几颗圆整漂亮,富有光泽的珠子!
  “这是珍珠?”六叔有些不确定地问。
  “是啊,这不是珍珠还能是什么?”老板笑了,说:“不过我们这里,只有海珍珠,但你这个,好像不是海珍珠。”
  说着,他放下手里的嵌糕和烧麦,走到六叔跟前,细细地看,看了有一会儿,才说:“呀,真是好东西啊!一点瑕疵都没有,这么大的个头,能有这样的品相,太难得了!”
  “老板,你懂这个?!”柳坤看老板说得头头是道,忍不住问。
  “哦,是啊,我以前在珍珠厂里打过工,稍微懂一些。”老板笑了笑,说:“我们这里靠海,有还多养珍珠的厂。这海珍珠不容易发黄,个头又大,销量很好的!”
  “那你现在怎么不在厂里做了?”柳坤闻言,却只想转移话题。
  他用眼神暗示六叔,要他把东西装起来,六叔看了,立刻会意,很快就将东西装了回去,还扎紧了口袋。
  “嗐!”老板这时候倒好像并没有在意这些事,只说:“能自己当老板,那肯定还是要自己当老板啊!打工做得再好,也是给别人赚钱,不是么?”
  说着,他又转身从旁边打来了三碗豆浆,放到了桌上。
  “你们是外地来的吧?喏,这豆浆送你们喝。”老板热情地笑着,又拿来糖罐和盐罐,要他们自己加。
  这周到的服务,都快赶上某捞了。
  柳坤见状,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又说:“老板,你再帮我们添副油条吧!”
  “好、好!你们先吃,我这就去给你们拿!”老板一听这话,立马就走了。
  他离开后,六叔他们忍不住盯着他的背影看,三个人几乎同时陷入了沉默。
  他们默默地啃着手里的嵌糕,嘴里却好像失了味觉一样,味同嚼蜡。
  “来来来,油条来了!都是刚炸的!”两分钟后,老板端着油条走出来,结果却发现,饭桌上已经没了人,只留下了几个硬币。
  这叫老板不由一愣,瞧着手里的油条,忍不住嘀咕:“什么人啊,东西都没拿就走了。”
  再说此时柳坤他们已经开出了一个路口。
  没了豆浆,这早饭吃得干巴巴的,好在嵌糕里有蔬菜,要不然,还真能把人给噎着。
  “你们说,那泉水里怎么会有珍珠?”柳坤一边开车一边琢磨。
  那山泉很深,但因水清,里面根本没有鱼虾,更不见河蚌,既然没有这些东西,那么,这珍珠又是从何而来?!
  “会不会是有人不小心遗落的?”道长想了想说:“这凌霄硐是旅游区,也许是游客不慎遗落也不一定。”
  “不,不可能!”柳坤闻言,却直接否定了这种说法,“我下去过好几次,这水底全是这东西,密密麻麻,几乎都铺满了!”
  “铺满了?!”道长闻言,也觉得惊奇。
  “嗯,真的,铺满了!”柳坤点了点头,又说:“我曾经拿下山给别人鉴定过,这的确是珍珠,而且是极罕见的上等珍珠!”
  “这是什么道理?难道珍珠还能自己从地里自己长出来不成?!”六叔听了这话,也是一脸的不信,“你这也太扯了……”
  他觉得柳坤是夸大了事实,然而这时,道长却突然打断了他。
  “你们有没有听过鲛人的传说?”道长在后座上,沉声问道。
  “鲛人?”六叔闻言一愣,大家伙儿的思路,立刻就偏到了另一条路上去!
  “传说鲛人,人面鱼身,其双目泣泪为珠。故而有诗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道长不悠不急地说道。
  “这温岭靠海,这鲛人就生活在海里,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啊!”六叔一听,也立刻点头,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可是,鲛人生活在海里,为什么要到山泉里去生活呢?”
  “也许……是它被困住了,离不开了,所以才哭泣呢?”道长又说。
  柳坤见他们两个想得跟真的似的,忍不住打断道:“哎,这世上哪有什么鲛人啊?你们谁见过鲛人?有么?”
  “这可难说,没看见过,不代表不存在,”六叔闻言,又拿出了他那句至理名言,接着说道:“你看啊,这龙,没人见过,这人鱼,也没人见过,可偏偏,全世界,所有的地方,都有这两种东西的传说,这说明什么?”
  这话说得柳坤哑口无言,只好摸着鼻子开车。
  “那些传说出现的时候,郑和还没下西洋呢,哥伦布也还没发现新大陆呢!各州隔着各大洋,他们也没办法商量吧?怎么就都有这些传说呢?为什么呢?西洋的人鱼,也爱在海边唱歌,都一样!”六叔又说。
  这话一出,柳坤更没话说了,他闷声往前开了一段,才说:“照你们这么说,这鲛人,必定是有的。可我下那泉这么多次,怎么从来没见过它?”
  “鲛人怕生,胆小,你见不着也正常。”道长这是却来了一句,“昔日始|皇帝曾大量捕杀鲛人,用它的鱼脂熬油,制作长明灯。一时间,杀死鲛人无数,从那时起,鲛人的踪迹就渐渐稀少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