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国策(上)

  第二更到!小六再次高呼:“月票,月票。”
  ——
  改革开放?很好,很强大的口号,不过这会儿的中国并不是某个时期那种全面落后而又贫穷的年月,虽说目下在科技、思想上有些落伍,但综合经济实力却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更别说人口数量也是世界第一,这会儿的中国根本不需要那些所谓的引进外资,需要引进的是技术和一些有用的思想。
  引进思想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民的海洋意识和创造科技进步的土壤,至于那些所谓的民主、平等乃至上帝之类的东西在胤祚看来却是压根儿用不着,至少是目前的中国用不上——中国与欧洲国家不同,几千年来虽皇朝更替,内乱不止,但始终是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民众已经习惯了有个皇帝的存在,再加上儒家思想势力强大无比,想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实现西方式的民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即便是胤祚所来自的后世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民主与集权其实是一对矛盾的综合体,谈不上那种制度更加优越,关键是要看政体的土壤——民众的思想境界而定,在这时代的中国玩民主简直跟自杀也没什么区别了,胤祚很是明白这一点,现有的政治体制不合理,至少是不适合科技发展,这一点胤祚也清楚,变革是需要的,关键是如何变,变成怎个样子。
  不变革不足以赶上世界的发展潮流,这话没错,但问题是胤祚这会儿压根儿就没办法作出重大的变革,先别说康熙老爷子平生最反感的就是王安石其人,最怕的就是失去权力的宝座,对一切有碍现行统治的思想打压得极为严苛——文字狱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以胤祚目前的地位若是真儿个提出变革的口号,只怕今天提了,明儿一早就得到宗人府报道去;即便胤祚真的登上了大位,也不是说变革就立马能成的事儿,朝中重臣可全都是儒家子弟来着,更别说那些满族权贵们的压力了,一个不小心今天上了位,明天就被人给轰下了台——八大****议政可不是闹着玩的。
  什么都不做,看着中华民族走向衰弱却也不是胤祚所能接受的事情,实际上胤祚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打了许多的擦边球。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以胤祚的地位而言,还能再做的已经不多了,这其中如何跟世界列强打交道的国策就是其中之一。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生存的铁律,靠闭关锁国,来个眼不见为净的鸵鸟政策压根儿就行不通,胤祚所来自的前世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可大开国门,任由列强自由出入也不行,这里头不但存在着思想上的冲突容易引发朝野的争议问题,还有国家安全上的考虑。
  说到国家安全就不得不提这时代大清朝的军事实力,水师就别提了,那些小破船除了能吓唬一下小股海盗之外,压根儿就派不上用场。至于陆军嘛,虽说在单兵火器上远远地落伍了,可在火炮上却差距不大,若是胤祚设计的新型火炮投入使用的话,其先进性还是远超世界列强的——康熙老爷子不喜欢火器革新,但唯独对大炮的革新情有独钟。究其根本大概要追溯到清太祖努尔哈赤那儿,自打清太祖死于明军红衣大炮之下后,清代每一任帝王都极其重视火炮的研究,到了康熙即位更是看重火炮的研究,先后开发了“冲天炮”、“字母弹”等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火炮,固然有三藩之乱、平台、平葛尔丹的现实需要,但康熙老爷子对火炮研究的关切却是不容置疑的,胤祚让刘思远以工部的名义呈上去的新型火炮已经开始进入试产阶段,但真要装备到部队却还得有些年头。
  从总的来说,这时节大清朝的军事实力守有余、攻不足,守住大陆固然没有问题,但要想争霸大洋,乃是站在世界的最巅峰却是办不到的事情。守是守不住的,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只有积极进取才是取胜之道,只有走出国门才能有争霸世界的机会,走出去胤祚已经初步做到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走得稳,还得不让世界列强的势力走入中国,至少在胤祚没上位之前,不能让那些自由化思潮席卷中国,这里头就存在着个度的问题。
  打发走了两位英国使节,胤祚就一直独坐在后花园的亭子中默默地沉思着,心中反复地权衡着各种利弊,思索着应对之道——英国使节算是打发走了,可接下来来华的使节却多得很,不整理出个条例来是不成的,此事乃是国策万万轻忽不得,偏生两大谋士对此都不在行,胤祚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这一思考就思考到了天黑,直到丫环们来催着用膳了,才算是有了点眉目,在心中拟定了份折子,打算次日一早上朝时,当庭上本请奏康熙老爷子。
  在兰月儿的房中用了晚膳,胤祚又检查了一番弘扬的功课,交待了几句,匆匆向书房走去,先写好了折子,又派人去请邬、林二位谋士前来议事,将折子交给两位谋士过目之后问道:“二位先生以为如何?”
  “折子本身理应可行,不过若是由王爷单独提出却有些不妥,王爷向来未主理过礼部,没来由地上了这一本,怕是要召物议。”林轩毅看完了折子,没有对折子本身提出什么看法,毕竟对于此道并不熟悉,别说是林轩毅,放眼这会儿的整个朝野,也没有人能看出胤祚此折的重要性。
  物议?娘的,还真是有这种可能性,那帮子老冬烘上回在老爷子训斥太子后,愣是没敢再发起禁海的呼吁,可难保这次咱上折子的时候不跳出来攻击,即便是私底下搞些流言蜚语也够咱喝上一壶的了,这事情是不好整,不过再难也得上,难不成咱来到这时代还得看着未来的历史再上演一番?胤祚咬了咬牙道:“本王也知道此折一上,必然会有小人作祟,但本王之意已决,此折必须上。”
  “王爷,若是真要上此折,何不让三爷出面?”邬思道幽幽地说了一句。
  老三?嗯,这货管了好多年的礼部,负责的就是这块迎来送往的事儿,虽说目下跟自己一般没了差使,但毕竟礼部上下大多是他的人,由他出面却也未尝不可,不过若是就这么将折子送了上去,以老三那个德性未必就会当这个出头鸟,这事儿还得好生琢磨一下才成。胤祚计较一定,笑着道:“邬先生此言有理,不过该如何让老三出面却还得好生琢磨一下才是。”
  “此事易耳,王爷只需如此……便可。”邬思道淡笑了一下道。
  “不错,本王这就去安排一、二。”胤祚笑呵呵地点了下头道。
  今儿个的早朝无甚大事,议了阵朝务,督察院弹劾了几个小官,康熙老爷子准了奏,眼瞅着没事了,正打算起身退朝之时,胤祚站了出来,一头跪下道:“皇阿玛,儿臣有事上奏: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我大清乃是堂堂天朝上国,自应有上国之气度,现如今欧罗巴州英格兰国来使已在京中迁延数月,即不叫走,也不予理会却未免有失我上国之体面,儿臣以为此事还需谨慎为好,儿臣奏请皇阿玛责成礼部速行决议,以供皇阿玛圣断。”
  “嗯?”康熙老爷子不动声色地哼了一下道:“缪彤。”
  缪彤一听胤祚提起此事正寻思着对策,冷不丁听见康熙老爷子召唤,忙出列道:“臣在。”
  “缪爱卿,此事耽搁已久,尔身为礼部尚书,该做何解释?”老爷子淡淡地问道。
  “臣以为区区须弥小国不足挂齿,既不愿遵循我上朝之礼仪,可其国必是野蛮生番,臣建议将该国使臣驱逐出境,以示效尤。”缪彤一脸子正气的样子答道。
  “皇阿玛,儿臣以为缪尚书此言缪矣,我大清乃礼仪之邦,岂可行如此失礼之事,儿臣以为此事须慎重,三阿哥久管礼部,乃我朝有名的谦谦君子,儿臣提议此事交于三阿哥处置为好。”胤祚一本正经地抬出了老三胤祉。
  康熙老爷子点了点头开了金口:“准奏。胤祉。”
  老三正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胤祚将他推出来究竟是何用意,心里头正猜测着呢,猛然间听到老爷子的召唤,忙不迭地出了列,一头跪下道:“儿臣在。”
  康熙老爷子看了眼胤祉道:“你素来掌管礼部,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下次早朝前将决议呈上。”
  礼部大都是胤祉的人,这起事情他倒是清楚得很,也知道其中的关节所在,只是不明白胤祚为何要推他出来,也不清楚背后究竟有些啥陷阱,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可老爷子已经开了口,不接是不成的了,也只能低头称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