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44节

  但是你卢振军做成这样,那就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世界上总有这种人,对真正的恶人连指责都不敢指责一句,理由是反正他们都那么坏了。可对于受害者,他们却能挑出一千一万个不是:都是你做的不够好,所以才搞成这样,你真是罪该万死。
  坏人惹不起,好人还不能拿捏吗?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怎么能体现自己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呢?
  丁妍脸色铁青,面上的肌肉都在抽搐。
  她不知道过了多久,开幕式表演都结束了,她还呆愣在原处。
  房间的主人开口赶人:“走走走,我要睡觉了。”
  他冷漠地白了眼丁妍,“别杵在这儿啊,赶紧出去。”
  丁妍这才想起自己的来意,勉强挤出笑容:“李东方同学,老师我想邀请你……”
  “别。”李东方实力拒绝,“你算哪门子老师啊?别往自己脸上贴金。所谓大耗子生小耗子,小耗子生小小耗子。人家要真以为我是你学生,那肯定要怀疑我的智商的。我还怎么读博,怎么找工作?你别害我啊。”
  房间里响起了奚落的笑声。虽然这里大部分人的政治倾向相同,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其实智商都不低。所以几乎没人看得起丁妍,都把她当成笑话。还有人把她看成半掩门一类的角色,毫无尊重可言。
  丁妍也觉得屈辱,她根本不愿意踏入男生宿舍。她还向李承志以及那几位年轻人的偶像抱怨过,结果他们谁也没替他撑腰,只让她以大局为重。
  她都不知道她在他们眼中又算什么。
  李东方看她不动,一点不客气的把人往外一推,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然后半点不客气地骂了句:“蠢货,拉低了黄种人的平均智商!”
  这是周经理以前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她急了的时候就脱口而出。李东方学会了,还发扬光大,日常靠着这句话,没少挨别人的白眼。
  现在说出来,感觉真痛快。
  他环视了一圈宿舍里的人,嗤之以鼻:“你们都跟什么蠢货混在一起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都担心跟你们待在一起时间长了,脑袋瓜子会变笨。”
  同学们可不惯着他,集体围上去,对他一阵好揉。
  还有人开口问他:“你真不去吗?有免费的自助餐哎,只要买一美金的门票就行。我每次都是过去打牙祭,好好补补肚里的油水。”
  李东方傲慢不已:“我才不食皆来之食呢,看到那些恶心的脸,我就吃不下去了。把真正的战士丢在国内,自己跑的比兔子还快,还摇旗呐喊个屁。”
  另一个人无所谓:“反正我对政治不感兴趣,我就是想读完了博士,早点找份好工作,到时候多挣点钱,过上好日子。”
  李东方眼睛珠子一转,笑眯眯的:“那你可真得学点本事,到时候你攒了工作经验,我给你推荐老板。”
  “得了吧。”同学不感兴趣,“我才不想回去呢,我这辈子穷够了,我要穿皮鞋,我不穿草鞋。”
  李东方嗤笑:“香港老板,到时候开的薪水比你在美国还高,我看你要不要去。”
  好几个人都来了兴趣,今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好多美国佬都找不到工作,心知肚明自己是二等公民的留学生当然不敢掉以轻心。
  所谓没鱼虾也行,先跟李东方搞好关系,假如到时候真找不到工作,好歹也能靠他帮忙引荐去香港工作,总归是条出路。
  李东方傲慢地点头:“那你们可得有真功夫,别到时候都是一群克莱登大学的博士。”
  然后他又被揍了,这人嘴巴怎么就这么欠呢?可以怀疑他们的人品,怎么能怀疑他们的学识?他们可是正儿八经靠自己的本事考出来的。
  作者有话说:
  亚运会开幕式体育馆工作人员英语水平有的不怎么样,不是阿金瞎编,为了强行给女主高光,是当时新闻报道说的。
  另外当时的民-运分子就已经乱七八糟,□□指控自己当年被强-暴,他们的内部调查就显示早在1989年,就有受害者(另一位女舞蹈演员)向他们这个组织的领导人控诉过自己惨遭□□,所谓的民-运偶像直接漠视了她受到了伤害。大概在这群人眼中,女人是天然的牺牲品,即便他们有着所谓的共同的信念。
  这也不是阿金在黑呀,是他们自己内部调查后承认的事实。
  当年万-润南是多少人的偶像啊,事实证明果然是呕吐的对象。
  第367章 国际商贸城
  开幕式结束, 大家没在京中逗留,而是直接上了去乌鲁木齐的飞机,因为商贸城已经完工了。经过紧张的筹备, 要赶在国庆节前开张。
  这么潦草, 不担心店铺租不出去吗?
  担心个屁,商贸城还没正式动工的时候, 简易市场里就已经一铺难寻, 火爆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同城的新华市场。
  因为新华市场主要是卖衣服的,这里却是应有尽有,基本上你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东西都能找到。也不晓得他们老板神通广大到了什么程度,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能从全国各地运过来。
  哦不,不仅仅是全国,还有外国货呢。什么中亚地区的裘皮衣, 苏联产的呢子大衣、西服、戒指、幻灯机、照相机、手表、电动剃须刀、望远镜、地毯、手风琴以及帽子, 反正应有尽有, 只要你走进来,就没有你想买而买不到的东西。
  这简直就是一个百货王国。
  所以短短一年的时间, 融入乌鲁木齐的客商必逛点就增了一个国际商贸城。
  很多边境商人是靠着口口相传找过来的。一到人家的地盘, 先把自己扛来的货批发给商贸城的老大, 然后再开启扫货模式,将中国产的旅游鞋、牛仔服、丝绸、打火机和运动服打包背走,扛上火车。
  当然, 你带来的货你也可以不批发给商贸城,你自己找地方摆摊卖掉或者卖给其他人都没问题, 利润肯定能更高些。
  但这样花费时间啊, 有这耽误的功夫, 你已经能多做一趟买卖了。在这里, 时间才是真正的金钱。
  做熟了的苏联边境商,一个月来回几趟,到手10万卢布都不成问题。而现在普通苏联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一两百卢布,可想这市场需求究竟有多旺盛。
  按照官方统计数据,1989年,单是苏联没有商品保障的货币高达700~800卢布。
  在这种背景下,过来做买卖的商人们比张国富等人更期盼商贸城能早点完工,因为木材厂的厂房实在太小了,已经完全没办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4月份,新房子一动工,立刻就有相熟的商贩过来询问铺面的事儿。由于问的人太多,要求留铺子的人也太多,张国富到后面没办法了,要求大家必须得交定金。
  结果这根本吓不跑一心想发财的商人们。不就是定金吗?也太小家子气了。一把头交上三五年的租金都不成问题。
  说着就有人直接把钞票堆在了桌上。
  这时代私人做买卖的基本都没有使用支票的习惯,来回都是现金,看着都吓人。
  搞得张国富一边盖房子一边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会儿他们都不需要从外面搞钱,因为可以跟香港卖楼花一样,直接让大家预付款,然后启动工程啊。
  后悔着后悔着,他再看看热闹纷呈的旧厂房,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假如没有周经理提议出主意,谁能想到没盖好房子,先把生意做起来了?
  木材厂还是土生土长的乌鲁木齐老厂呢。守着空厂房这么长时间,不也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嚒。
  当初被迫分流的职工现在个个笑得合不拢嘴。虽然有人酸溜溜地说风凉话,说好好的工厂不干搞批发市场,谁晓得能做几年?
  可当你一个月的收入比既往一年都高的时候,你忧虑的绝对不是未知的风暴,而是怎样才能趁着好时光多挣钱。
  而没能吃上这口热乎饭的木材厂职工都懊恼死了。早知道这样,当初咬咬牙一跺脚,无论如何都往里面挤一挤了。
  但现在说这些都是白瞎,啥也来不及了。
  卢振军是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张国富却是这个商贸城的实际负责人。这两人一个负责在国外挣钱,一个负责在国内盖房子,配合得十分默契。
  现在,张国富领着老总跟合伙人视察商贸城,就全身心地自豪着:“生意好,也不晓得为什么这样好,拦不住地来人。”
  曹敏莉看着来来往往的客商,只能点头:“的确很好。”
  当然好了!
  你见过这样的小百货市场吗?根本没有正式开张,什么剪彩、领导致辞之类的环节都不曾上演,领到商铺的商户就迫不及待地跑进来把门一开,张罗着做生意了。
  连几天功夫都等不了。
  张国富还委屈:“我们这是拦了又拦,房子才盖好第二层,就有人非要进去摆地摊了。那是工地啊,到处都是砖头石子和钢筋,我吓都吓死了,天天派人巡逻赶人都赶不走。后来我急了,放狠话说只要是提前跑来占地方的,一律上黑名单,坚决不给租铺面跟柜台,这才勉勉强强支撑到房子盖好。”
  可房子盖好了,签也抽了,租金都付了,他想再让人等等,谁理他哦。耽误一天,晓得要损失多少钱不?
  所以丢了杀手锏的张国富都没辙,只能由着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吆喝着开张了生意。他们这几天唯一能干的事情就是帮着维持下秩序,防止有人找事。
  周秋萍手一挥:“挺好的,娃都生了总不能塞回去。开张了挺好,把卫生打扫干净,花篮摆上,该啥时候请领导就啥时候请。直接跟市领导说,大家很热情,很多外商早就等着开张做生意了,烦请领导早点来,剪彩完毕好早点开张,为乌鲁木齐乃至整个新疆的经济建设多做贡献。”
  事已至此,再说的有的没的全是白耽误功夫。
  张国富咬牙:“行吧,那就这样吧。”
  市领导也真是好讲话,听说港商人也到了,就想请领导过来给大家鼓鼓劲,还真一大早就赶到了商贸城。要知道乌鲁木齐日照时间长,一般要到九十点钟才算正常早上时间,他却八点钟赶到。
  讲完话,剪完彩,还放了一串长鞭炮,整个开业仪式正式结束。一大早赶过来进货的客商们看也不多看干部一眼,个个拖着车跑进场内去搜寻自己心仪的货了。
  倒叫市领导在秋天的太阳底下风中凌乱了回,半晌才回过神来准备上车回去。
  卢振军反应过来,赶紧招呼人:“市长,还请您进去指导下我们工作。”
  木材厂的厂长也跟着在边上附和:“是啊,市长,您可得给我们定定神。”
  他到现在都后悔,当初要是不卖地推人,而是以厂房入股就好了。看看商贸城这大半年的架势,看看现在客商抢东西一样的购物热情,这就是只下金蛋的母鸡!
  假如木材厂入了股,那现在光是每年的分红,不说能发全厂职工的工资吧,起码解决退休工人的医药费没问题吧。
  少了这么个大包袱,厂子才能轻装上阵啊。
  可惜悔之晚矣。
  厂长在心里琢磨着,今天趁着市长在,一会儿试着提提。这么热闹的市场,这点大的地方怎么够用?就是再扩张个两三倍的面积都不成问题。
  不能固步自封,必须锐意进取。比方说,再盖个二期、三期工程?他们厂穷,钱是拿不出来,可有地啊,他们拿地入股。
  他主意打的挺好,跟在领导后面就一路打腹稿,努力让自己的话说的漂亮些。
  可惜人不能犹豫,一犹豫就耽误工夫,然后被人抢了开口说话的机会。
  一行人陪同市长还没巡视完一楼,门口就跑进两个人,一个高鼻深目三十来岁的人冲着张国富喊了声:“老张,给你介绍生意来了。”
  然后他扭过头,冲他的同伴叽里呱啦说了一通。
  周秋萍一开始怀疑是维语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然后再细听,又感觉像俄语,反正摸不清对方的来路。
  不过这个被张国富称为马拉特的男人很快就主动为大家答疑解惑了:“这位是莫斯科来的大顾客,找你们做买卖的。他们有木工机械还有挖土机,想跟你们换门锁。本来是要跟五金矿产公司合作的,但是你们这边公司不知道哪里有单位需要挖土机,所以买卖没谈成。”
  说这话的时候,马拉特脸上流露出滑稽的神色,还耸了耸肩膀,也说不清是哪里的做派。
  张国富现在又盖房子又做生意,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全能手。挖土机他要,苏联人的货笨重,而且的确比不上欧美货好用,但胜在便宜结实,而且很能适应新疆冬天的寒冷气候。
  至于木工机械,他扭头问木材厂的厂长:“你们要不要?要不干脆升级换代的了,趁着这机会。”
  厂长刚懊恼被人抢走了开口的机会,这下子立刻找着机会哭穷了:“我们想要啊,我们没钱。”
  哪知道张国富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哦”了一声:“那就算了。”
  呸!臭不要脸的,盖商贸城时要用的木材家具,他可都是直接问木材厂拿的货,现在说没钱。他就去找有钱的主儿。
  苏联客商大喜过望,完全没想到在莫斯科展销会上都解决不了的贸易难题,现在居然轻轻松松解决了。
  但是当他报出想要交易的数量时,张国富也为难了。
  门锁好说,小五金目前国内产能过剩。有周经理在,随便就能扒拉一火车皮。
  苏联人的货难办。
  太多了啊,那么多挖土机和木工机械,他上哪儿消化去。他这边接手的外国货主要还是日常消费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