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281节

  但纪炀这个知府就不正常,一般来说,留任两次比较正常,然后再去调动,但纪炀是谁?
  一年都干人家三年的活,满打满算他在灌江府也还不到五年时间,但灌江府什么样子,汴京官员还不清楚?
  不清楚的时候想想过年时候吃的灌江羊肉,全靠着纪炀打出来的名声,发展出来的规模。
  听说他都想联合关外部落,让他们定期提供优质羊肉,好卖给全国来的商贩,省得供不应求。
  其他货物更不用说,很多东西汴京都买不到,谁让太好,路途又太远。
  所以汴京各部也算数着纪炀任期时间,准备扒拉一下,看能不能扒拉到自己手底下。
  天底下有才干的人不少,但像纪炀这般有才干的,那就不多见了。
  就连户部,纪炀他爹妾室她哥作为户部左侍郎,对这事也没办法。
  这关系绕得十分复杂。
  说到底就是想挣爵位。
  那户部尚书也知道这两家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你们有矛盾,关我什么事,如果能纪炀调到户部,那什么左侍郎,他不认识。
  连户部尚书都如此,其他各部自不用说。
  最淡定的反而是兵部。
  他们深知兵部话语权不高,想着反正纪炀是自己人,他到不到兵部,那都是他们一派的,竟然是唯一一个吃瓜看戏的部门。
  其他各部都很有想法。
  不过他们没有直接去给纪炀写信,大家还是要点脸面的,转而去找他岳丈林家。
  林大学士听着大家胡吹,明显想让纪炀去他们各部。
  哪个部门都有理由啊。
  林大学士却摆手道:“还是看皇上的意思,我们身为臣子听命即可。”
  等会,还有皇上那边呢。
  谁知道皇上怎么能想的。
  纪炀在灌江府还稳得住,可汴京已经为他去哪在暗暗商议。
  纪炀这会在灌江府处理的事情,是他年前就知道的,徐铭当时也说过。
  那就是徐铭要调走。
  这事已经确定,只要三月份新知县一来,那徐铭就会离开。
  离开虽说不光彩,可到底让他松口气。
  不过想到纪炀也是要离开的。
  只是两人的离开方式太过不同。
  徐铭要走,身边梁王的人则回汴京。
  只有一个中途投靠了纪炀的小吏蔡源留下,直接被纪炀从今安县调到灌江府衙做事。
  这一调,跟飞升没区别。
  那有什么办法,谁让他当初在盐矿的时候出了大力。
  蔡源听到调令的时候,当天便收拾包裹过来,明显非常兴奋,他是个十分能抓准时机的人。
  那是来到灌江府,接触了徐铭,又接触了纪炀。
  到底投靠谁,他几乎立刻就有了判断。
  而且选择纪炀,背叛宗室,跟豪赌没区别。
  输了肯定人都没了。
  纪炀似笑非笑看他,随口道:“谁又知道,以后你又会投靠谁。”
  蔡源立刻跪下磕头:“上次盐矿的事,小的已经狠狠得罪了宗室,不忠心跟您,以后死无葬身之地啊。”
  这倒是实话,纪炀也知如此,此时点他,不过是让他警醒点,不要有其他想法。
  蔡源见此,知道自己已经算知府的人,终于放下心。
  他选择纪炀果然没错!
  让他赌对了。
  纪炀笑,让手下岳文塞等人带他去当差。
  说话间,金发碧眼的外乡人卡里被卫蓝带了过来,这个卡里如今已经能简单说几个词,旁边的小吏还能帮他补充,算是勉强可以交流。
  卡里在灌江城已经待了一两个月的时间,这些日子里,他一直把这里当做东方古国的都城。
  直到今天,听到身边小吏跟他诉苦,说如今古博城已经快要修好,他们知府大人肯定要在今年回都城的。
  两人磕磕绊绊沟通,卡里直接呆愣。
  回都城什么意思?
  这难道不是东方古国的都城?
  这下两人再次结结巴巴交流,这下傻眼了。
  合理卡里一直觉得灌江城是都城啊!
  还以为纪大人是这里的大贵族,更以为此处百姓都是贵族?
  小吏都哭笑不得,直接道:“我是农夫出身,怎么就是贵族了。”
  解释半天农夫什么意思,种地的,下田的,最苦命的。
  可卡里并不相信,他们那地方的农夫什么样子,他最清楚,怎么会这么体面。
  连街上都是普通人?
  等彻底明白意思,卡里整个人都懵了。
  怎么这里的百姓过得比他个小贵族还要体面?
  而且这里还不是都城,而是东方古国最边缘的地方?
  明明这地方已经足够大了啊。
  他纠结半天,小吏只好带他来找知府大人,让纪大人跟他解释。
  纪炀自然记得卡里,但没想到中间还有这么大的误会,好笑道:“等弄明白你是从哪来的,回头肯定让你去都城。”
  卡里沮丧点头。
  这一切都让他既兴奋又难过。
  兴奋的是,传说中的古国果然厉害,难过的原因,自然因为自家跟这里差远了。
  不过他这次记住,回头这位官员是要带他去东方古国的都城的。
  但这件事,让卡里不在闲逛,而是下了苦功夫学习语言,估计很快就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作为探险家,他还是很有吃苦精神的。
  纪炀也期待他说出更多东西,那会让人搜他全身,也没看出他的来历,更没什么特殊的物件,想必等语言通了总会有些收获。
  可纪炀没看到,他刚说自己会让卡里去都城的时候,那小吏更加难过。
  现在灌江府的百姓们,一听到都城汴京这几个字,心里就会散发不舍。
  好在他们大人还是跟往常一样,带着整个灌江府发家致富,更从灌江府那边运出不少水泥分到各个地方,给大家用来修路。
  许多水泥的强度在现代看起来一般,但在古代却还能用。
  现代的路面,单是车来回碾压,都足以破坏,古代的路面多是人走,顶多牲畜跑几趟,受损程度都一样。
  如此平整的地面,虽说比不上砖石砌成,可总比泥土路要好。
  看着他们灌江府还跟以前一样在发展,大家那份心终于放下些。
  可在他们放心的时候,汴京赶来的书信还是来了。
  皇上那边也隐晦提起,等到纪炀今年任期满,就会调回汴京,让他提前有个准备。
  看到这封书信,纪炀确定皇上的想法。
  汴京。
  这次回汴京,可跟上次不同。
  上次还能装装傻,充充楞,不太出风头。
  这次完全不同。
  纪炀倒是不怕的,甚至有点期待。
  有些事情,只有在汴京才方便做,在灌江府搞基建固然快乐,可很多东西治标不治本。
  虽说他没那么自大,觉得自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可有些事,必须要去做。
  比如关市税,比如说田税。
  不说跟更远西边的贸易往来,只说如今一年开一次,再到两三次的关市,其税收已经相当可观,用关市税来养活边关,乃至凉西州将士,定然不是问题。
  他不是好战之人,但不好战,不代表不能养兵。
  兵力才是他们贸易的底气。
  更能让灌江府其他税收腾出空隙出来,让此地百姓的田税也变成跟潞州一样,甚至比潞州还要低。
  纪炀可没忘,如今的灌江府虽然发展得还不错。
  实际上每年的税赋比其他地方都要重。
  此地百姓是要养兵马的,税赋向来要多。
  其实当初在潞州的时候,纪炀就隐晦减免过当地税赋,说是两成,但种子化肥这种能免则免,他们实际到手的粮食要比说出来的多。
  剩下的官府挣钱补贴进来。
  在灌江府这,明面上三成,能用的优惠全都用上,当地百姓所得的粮食,还是比潞州扶江县百姓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