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

  汉朝未央宫。
  刘彻等文武大臣们:“……”
  怕不是疯了吧?!
  刘彻以为让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掌管军权,就已经够儿戏的了,没想到还有更儿戏的事情!
  事实证明,的确是他太“孤陋寡闻”了!
  卫青和霍去病等武将更是一脸怒意。
  他们想了一下,若是作战在外,让一个宦官掌权指挥,怕不是要憋屈死!
  而其他文臣也是难以理解,行军打仗,带文臣干什么?
  带也可以,带那么多干什么?!
  这明朝的朱祁镇和那王振,真的是脑子有问题吧?
  唐朝李世民时期。
  一路听到这里,贞观君臣终于是“绷不住”了——
  100多名随行官员,这哪里是去打仗?
  如此儿戏,如此仓促!“郊游”还差不多吧?!
  怎么能如此轻率和胡乱作为?!将外出行军打仗当成什么了?!
  李世民紧紧皱着眉:“这种行为,当真是叫人一言难尽,无法苟同!”
  众臣点头,谁说不是呢?!
  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这种行为存在的意义!
  又岂止是明朝之前其他朝代诸人难以理解,明朝朱祁镇时期之前——
  朱元璋,朱棣,朱高炽,以及朱瞻基等人都尽是不能理解,也无法理解,更不能接受!!!
  朱祁镇!这脑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明朝朱祁镇时期。
  此时朝堂之上已经是一片哗然。
  被点到名字的文武大臣们面面相觑,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不可置信!
  还有没被点到名字的文武大臣们,他们左看右看,数着朝堂之上是否有一百人之多,怕不是他们也都在这次随行亲征的官员之中!而且此次出行,竟是只能听王振指挥?
  连武将都是如此?!听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指挥作战?!
  那结果得是什么样……
  哦对,结果……天幕之前已经给出了“范本”。
  那他们这些跟随出征的官员呢?
  英国公张辅深深望向脸色尽变的朱祁镇和王振,同时听着天幕继续开口道——
  【此次出征,准备仓促,组织不当,于是明朝的大军出发不久,军内自相惊乱,未到大同,军中就已然缺乏粮食。】
  【而且还不断有人死亡,僵硬的尸体几乎铺满了道路!】
  【同时还要再加上连日风雨,人情汹汹,于是还未到达前线,军心就已经不稳!】
  【这时一些随驾官员,见到此种情景,便再次请求朱祁镇启程回军。】
  朝中大臣立即细听——
  回去了吗??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毕竟朱祁镇和王振的目的还没达到。】
  【而且王振一听,甚至大为恼怒,于是为了杀一儆百,特罚谏阻最力的兵部尚书邝埜,以及户部尚书王佐跪于草地之中,直到天黑才准起来,再后来,王振的同党彭德清也以天象谏阻,结果王振也不愿意听,仍然逼着大家继续前进。】
  兵部尚书邝埜:“……”
  户部尚书王佐:“……”
  同党彭德清:“……”
  人:呵!!!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脑瓜子嗡嗡的,也算是真切体验了一回血压升高的感觉,而且越听越是难言,也越是对他所设立的东厂观感复杂!
  宦官如此专权,尽管有皇帝的原因,但如此给予宦官权利……果真是弊端太大!
  现下他还有更改挽救的机会,但这王振……这王振可是真的该当死罪!
  所以之后呢?
  究竟又是如何导致的那种结果?
  【瓦剌那边,首领也先听说朱祁镇御驾亲征,便佯装退却,然后引诱明军进入大同及其以北地区。】
  【到正统十四年八月一日,王振和朱祁镇顺利进入了大同。】
  【他们看到瓦剌军队北撤,果真以为瓦剌害怕亲征部队,于是就此继续坚持北进。】
  【但是兵部尚书邝埜等人深感途中未见瓦刺一兵一卒,未损一矢,并不是什么好兆头,恐怕瓦刺兵有诡计,因此邝埜再次上章请求回军,提醒王振不要中瓦刺埋伏。】
  【但是王振仍然不听。】
  【一直到第二天,王振的同党,那位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对方把前几天前线惨败的情况密告王振,并说,如果继续北进,“正中瓦剌之计”,于是王振听了郭敬的话,才害怕起来,然后急忙传令,要求军队第二天撤出大同。】
  急忙传令,第二天就撤出大同?
  所以这是还没与瓦剌遇到开打,就要仓惶撤退了是吗?
  那军心能稳住?
  哦忘了,军心早已经不稳!!
  明朝朱元璋时期。
  马秀英已经在给朱元璋顺气了。
  “大妹子……”
  朱元璋深吸口气:“你说这叫我该说些什么是好?!”
  这一个两个的子孙后代,怎么都是如此!
  还有那宦官专权,可真是该死!
  这么想着,想起那东厂是谁设立的,朱元璋还是没忍住瞪了靠在朱标身后的朱棣一眼!
  朱标轻咳一声,开口道:“大军已经撤退,之后发生那种事……”
  “大概还是被那瓦剌首领也先追上来了吧,毕竟谁也不想——”
  【继率领100多位文武官员出征后,王振和朱祁镇的又一骚操作来了,主要是王振——】
  朱标:呃……
  好吧。
  【大军不是往回撤吗,结果掉头回去,王振也是不走寻常路。】
  【怎么着呢?】
  【——就是他非要邀请朱祁镇到自己老家绕一下。】
  历朝历代诸人:“???”
  说什么?
  大军急忙回撤,要去哪里绕一下??
  【就是说——最初的时候,王振想从紫荆关退兵,以便途经他的家乡蔚州。
  然后让朱祁镇驾幸他的府第,好向家乡父老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于是王振就下令取道紫荆关回京。】
  【而由于明军未与瓦剌接战,然后就仓惶退兵,此时军纪已然更加混乱。】
  【结果王振还搞这一出,简直是比儿戏还要儿戏,这是回撤军队?】
  【如此情状下,往回撤退的军纪又能好到哪里去,恐怕不止是混乱,也越发的松散起来。】
  【毕竟皇帝不急,太监也不急,那请问谁还能急??】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直想破口大骂!
  真是去你爹的“衣锦还乡”?!
  这王振逆贼,还能再离谱一些吗?!
  【就这样,明军走了40里路,但是走了40里路后吧,王振忽然想起,如果大队人马经过蔚州,那一定会损坏他家乡的田园庄稼,于是呢,王振竟然又改变主意,火速传令军队改道东行,向宣府方向行进。】
  朱元璋:“……”
  “这王振——”
  【然后这时,瓦剌已知明军不战而逃,急忙整军来追,形势十分紧张。】
  朱元璋再次:“……”
  瓦剌已经整军来追,明军竟然还要改道?!
  天爷,果然还能更离谱!!
  【在这个时候,倒也不是没人想要阻止——】
  【大同参将郭登,以及大学士曹鼐等向王振建议说——“自此趋紫荆关,只有40里,大人应该从紫荆关回京,不应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剌大军追及”,可是呢,王振怎么可能听别人的,于是他继续一意孤行,坚持折向宣府。】
  【然后明军迂回奔走,到8月10日才退到宣府。】
  【但是这时,瓦剌大军已经追袭而来。】
  明朝朱祁镇时期。
  朝中大臣尽是吸了口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