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节

  第2254节 以普渡为名
  经书有云:佛初成道时,魔王波旬见佛,劝请如来速入涅槃。
  佛答波旬——诸弟子尚未成就,我不宜涅槃。
  波旬激将——那待你弟子皆成就时,应入涅槃,不然你贪恋红尘,不舍离去,如何证明你经中言语?
  佛默然应承。
  于是魔王波旬及其徒子徒孙欢呼雀跃,以为世间再无敌手。波旬在佛当世时无法击败佛,为了打击佛,再度言及——等佛灭度后,于末法时期中,我将化为比丘僧,于世尊佛法中出家,披佛袈裟,诵佛经典,而破坏佛法。
  于是世尊落泪。
  或许这不仅仅是传说。
  如今世人在那些披袈裟,说佛法之人的“努力”下,对佛态度多是有二,一是认为佛语为洗脑之说,不听不信,甚至大加诽谤抨击。二是认为佛为救苦救难的菩萨,同时又是个商人,万求皆应,只要求佛,给佛烧香捐款就能规避灾祸。
  可释迦所有的真经都是清楚明言让你自主、清醒的选择道路,不做一个傀儡苟活于世,这如何能称作是洗脑?邪说pua世人,世人深信不疑,佛说希望世人清醒,世人认为此为洗脑?佛又说——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从未说过拜头香的有福报,那些打破头抢头香的人又是信了谁的邪说?
  对于真相,世人不知?不信?还是魔王波旬早就化身比丘,身披袈裟,却行毁法之事,真正的为世人洗脑?
  沈约对此中内情清清楚楚,闻“阿弥陀佛”之言,微皱眉头。
  他和暖玉、夜星沉般,早感觉这个阿弥陀佛很有问题,同时感觉这个阿弥陀佛很像他认识的一个人,等听到阿弥陀佛就和以正义的名义的那帮人时,以普渡为名、暗自操纵慧远的人生,沈约脑海中那人的影像更是清晰。
  那人赫然就是都子俊!
  都子俊得到了纹镜,利用众妙之门以及末世人的科技既然可以蛊惑刘启、夜浮生,他就可以蛊惑慧远。
  都子俊蛊惑慧远的目的何在?
  当年统领末世人是成议员和都子俊,他们做了很多隐秘的事情。
  沈约忍住向天子基外看去的念头,知道琴丝对此多半有所知晓,而他和赵佶进入天子基,就是帮琴丝验证她的推断。
  当时慧远显然没有沈约的认知,听闻对方“指点”,立即道,“谨遵佛谕。”
  沈约暗自叹口气,心道在这一刻起,慧远就不是觉,而是迷了。
  那个假阿弥陀佛闻言满意道,“既然如此,你当以圆寂的法门听我召唤前往一地……到达那里,你就可普渡众生,行回向门,等到功德圆满,自可前往西方极乐世界。”
  慧远露出喜意,“遵谕。”
  慧持突然道,“阿弥陀佛,弟子一事不明。”
  假阿弥陀佛微有不耐,随即散去不满,“何事?”
  慧持谨慎道,“根据佛经所言,我等要往生极乐,当在示寂入灭时,留一念明观。佛经对此的形容是——若能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假阿弥陀佛反问道,“那又如何?”
  沈约微有意动,知道如今的慧持反倒比慧远更加清醒,或许这就是旁观者明。不用慧持再问,沈约已知道慧持的用意——相对大乘而言,小乘似乎境界不高,世事上,这世上能以小乘法门证道之人,无不都是世所罕见的智者。
  自了汉不但严格持戒,而且念念清明,对于经书言及的次第可说是清清楚楚。
  释迦说经,不但说了不可思议的境界,而且说了详细的修行步骤,以及修行者到哪个步骤后,会有什么反应都是说的一清二楚。
  不然佛教中何以有显教一说?
  何为显教?那就是显而易见、清清楚楚的教法。
  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可释迦从未有如此想,他对自己所知全无保留的传授给弟子,甚至因弟子不明,他仍旧耐心反复从多层面的进行解说。佛未留经书,只是弟子怕遗忘,这才召集强闻博记的弟子将佛所说的言论汇聚成经,而佛说的修行次序,同样清清楚楚的留下来写在经书中。
  不过就和学数学般,学数学有几种人物,一种是天才,对公理定理的理解是想当然尔,他们一见到公理定理,完全了解这些规则的目的用途、过去未来,是以在规则下,没有束缚之感,反倒得心应手;第二种人就是不太明白规则的真意,但严格按照规则来说的去做,同样算是此中英才。当然了,还有第三种人就是——规则是什么不明白,规则的用意是什么不明白,学什么不明白,用在哪里还是不明白,对于这种人而言,学习数学就是痛苦之事。
  学数学如此,修行同样如此。
  持戒就是守规。
  规则制定不是为了约束众生,而是真切利于修行。
  天才修行者自观因缘,径直证道,因为心性恒存,只在于发现证得。第二类的修行者多是按照三无漏学,就是采用戒、定、慧的步骤渐渐持戒入定,增发智慧,然后渐除理、事两障,除尘显明,终究证道。
  戒如平地,诸善由生。只要持戒增其精神,持正信,遵循正法,慢慢就能悟得一二。
  余众愚痴者,不明佛理,不懂规则,口中念佛,妄心荡漾,求之不得,如同小三不入正室分得家产般对世尊咒骂痛恨,如此哪怕信佛多年,徒增痴迷,不如不信。
  自了汉算是第二种人偏上的层次,他们或许不太真懂教法真意,但对次序的记忆绝对是清清楚楚。
  都子俊知识渊博,对佛语的了解同样不差。事实上,这世上本来就有很多聪明人能够自成体系,因此他们对旁的体系也能融会,不是能融会贯通,而是能融汇其中,评点一二,因此伊始的都子俊对慧远所言,的确像个得道高僧。
  这世上看似得道的高僧,哪个都能将某些经书说的头头是道的,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若遇信徒提问,他们同样能回的头头是道,不是因为他们悟了,而是因为经书上就是这么回答信徒的,他们只是记下了佛解答信徒之语,至于解答了什么,他们本身并不完全清楚。
  都子俊就类似这种“得道高僧”,靠披袈裟、说佛法骗取了慧远的信任后,随即行自身的目的。
  慧持带着警惕的神情望着“阿弥陀佛”,“既然如此,佛主何以要我大哥听你召唤前往一地?”
  第2255节 实验余波
  慧持所言,非真正修行者难解。
  因为真正修行者都有离幻趋真的正念。
  何为幻?可灭为幻。
  何为真?永恒为真。
  大修行者示寂,实则是去幻同真,肉身不过臭皮囊,就是幻,六根入肉身之体,同样为幻。圆寂之时,四大分解成空,非但无欲,而且再无六根,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因此若真明此理,就知道圆寂之时,是处于一种微妙玄应的状态。
  那时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
  初禅就以声为刺,听声就出离初禅,坐禅的时候听到声音,不要说一心不乱,那时候早就千百念上身,人有千百念,如何能是一心?圆寂之时更是入定极深,若是听得到声音,就是出了禅定,就是在依六根起六尘,此人立入生死轮转,绝不能往生极乐。
  慧持对佛经此理是深信不疑,这才隐约质疑“阿弥陀佛”,你如果是召唤我大哥,那不是让他再入轮转吗?我大哥又如何前往西方极乐?
  沈约对慧持的隐含质疑一听就明,那假的阿弥陀佛或许听不明慧持的质疑之意,可像知道慧持起了疑心,缓声道,“这其中的因缘,自然是有玄机。你且上前三步。”
  慧持闻言略有犹豫,还是上前三步,不想空间随即有波纹涌动,罩在了慧持的身上,下一刻,慧持消失不见。
  慧远失声道,“我兄弟去了哪里?”
  那假阿弥陀佛轻声道,“慧持尘垢太重,留在你身边,只会误你修行,因此我将其暂时送至兜率天宫洗除尘垢。”
  慧远迟疑道,“兜率天宫想去就去吗?”
  那假阿弥陀佛淡淡道,“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可既然可入如来大寂灭海,要去兜率天宫又有何难?”
  慧远默然。
  沈约更确定都子俊要行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当然知道兜率天宫,单鹏九字真言中的兜天界指的就是兜率天宫,传说中,那是弥勒佛所住的地方,主要是用来弥勒佛接引婆娑众生的场所。
  如果用现代言语比喻,那像个天宫接引站,就像未来世人要去火星,就在火星和地球之间搭个太空补给站般。
  但沈约早对琴丝等人说过——兜率天宫更像是觉悟之境,和实地没什么关系。
  这就和假阿弥陀佛说的如来大寂灭海般、阿弥陀佛的净土般,都是觉悟之境地。
  在教法中,世人真要证得,一定要舍弃身躯,才能进入一种永恒之境。但无论对今人还是对古人,谈论有关觉悟的精神领域,是少人能够理解的。
  世人崇尚眼见为实,因此将觉悟的精神层次统统变成了实有的地点,然后苦苦寻觅这些地点。
  教法对此早有明言——本性自足,何必外求?
  都子俊是个聪明人,可不是觉悟者,因此他说的和世俗所想很是类似——我阿弥陀佛都可以进入如来的大寂灭海,那带慧持进入弥勒佛所在的兜率天宫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世俗的认知中,这并没有问题——我如果能进入皇宫,带别人进入个王爷府不很正常?
  可沈约却知道绝不能这么比量,他见到慧持消失,立即想到当初他在明界东瀛救将军时,从大厦跳下,分入不同地方的情形。
  那时候暖玉利用月亮门将他沈约和将军传送到不同的地方,暖玉的操作和都子俊所为如出一辙——都子俊利用科技手段送慧持离开,可能已到了千里之外。
  他沈约经历太多玄奇之事,对此清清楚楚,但对慧远而言,这一切却处于神魔之间,让他难免将信将疑。
  假阿弥陀佛已道:“尘垢已去,心魔未起,此时不证,更待何时?”
  他此刻的一声断喝倒真有当头棒喝之感,慧远虽然诸多怀疑,可感觉对方所言的紧迫,立即闭目收心,心做一念。
  阿弥陀佛!
  他年少出家,建白莲社后更是意坚,以三经一论为基,日夜念佛,未敢懈怠。
  寻常的和尚是做一天和尚念一天经,根本不知道行为的意义,可他早将意识和念佛合为一体,身口意在那刹那瞬间合一,已入禅定中。
  就在这时,那假的阿弥陀佛蓦然出手,空中有个光环现出,套在了慧远的头顶。
  赵佶一直坐在天子基中,在那一刻突露痛苦之意,沈约却是随即断喝,“阿弥陀佛!”
  佛号一出,赵佶身躯一震,空中显示的有关慧远的影像尽数幻灭,下一刻,赵佶缓缓睁开了眼睛,凝望着眼前的沈约,轻声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那一刻,赵佶完全变成另外一人的模样。他的相貌并没有什么改变,可无论谁再见到他,下意识的都会将他当做一个得道僧人,因为他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气质,着实需要一生方能打磨而出。
  沈约见状目光微闪,轻声道,“慧远高僧?”
  赵佶自然而然的双手合十,微微点头道,“阁下修为深厚,唤醒贫僧迷途,着实让贫僧感激不尽。”随即又说了声佛号,再度闭上眼睛。
  沈约并未催促,对赵佶的所为似乎没有意外。
  半晌,赵佶这才睁开眼睛,轻叹道,“因生缘攀,缘起当解,看来贫僧要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还需要先化解当下的因缘。”
  沈约点点头,带赵佶出了天子基。
  众人见状,内心多有揣测,叶宣儿最快问道,“你是赵佶,还是慧远?”
  赵佶微微一笑,“人生在世,始终被名色自我所累,施主如果知晓此理,何必执着此事?”
  暖玉立即道,“我们知道你是赵佶还是慧远,才能更好的进行下去。”
  赵佶微有沉吟,终于道,“这般说来,我算是慧远,如今转生成赵佶的身躯,知道赵佶身上发生的一切。”
  琴丝沉声道,“这就像多重人格中,某种人格占据上风的样子。得沈约护念,慧远被封锁的神识如今终于显露了出来。”
  沈约皱眉道,“这么说……你已知道……是都子俊封锁了慧远的神识?”
  众人很是惊诧的模样。
  琴丝默然片刻,终于道,“不错,慧远变成赵佶,本是末世人做的一个实验。都子俊试图捕捉修行者的灵明点,然后植入常人身躯,查看灵明点的反应。”说着面向慧远,琴丝极为歉然道,“我知道此刻致歉,未免晚了,可此时此刻,我仍要为末世人犯下的错误,真诚的向高僧道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