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

  “来一趟信不容易,给他媳妇儿的信更厚。”许老太爷笑着道:“要不是他儿子还小,肯定会给他儿子,写更多的话。”
  温润也乐了:“悠然兄这是惦记家里头呢。”
  许攸给温润写的信,就放松多了,说了他在京中的见闻,先是说京中大气,不愧是天子脚下,什么都很讲究气度,大气的不得了。
  城门楼子都比别的地方高一些。
  另外就是吃的不怎么顺口,味儿比家乡重一些。
  大油大盐的东西,吃的他每天都要喝茶,不然觉得渴。
  又说京都果然是大地方,天下最大的地方,他去了这么久,都没逛遍呢。
  什么北京的烤鸭,南京的状元豆,他都吃到了,想给他们带回去一些。
  就怕他们吃不惯。
  京都的地方跟别的不一样,各个胡同都各有千秋,还去看了各色衙门口儿,希望以后能在里头当官。
  考试的事情,他其实也没什么把握,可是不去会试他不甘心,考好考坏的考一把先看看情况吧。
  京都居大不易,干点什么都花钱,以至于他的书童都后悔,没带几个婆子来,自家婆子们的女红还是不错的,可以在家里闲着没事的时候,绣绣花,南方的绣品在这边价格不错呢。
  不过京绣也不错,苏绣精细,京绣大气。
  也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一页页信纸上都是口水消息,不过有几点,温润看出来了。
  京中都知道,皇太子薨了,皇帝老爷子吐血了。
  二皇子伤心难过,身体一下子也垮了,据说这一年都没怎么露面儿。
  三皇子铁石心肠,竟然没有回京奔丧,一直在江南大营这里守着,据说是图谋不轨呢。
  四皇子五皇子成亲不久,后宅不宁。
  四皇子妃跟五皇子妃掐上了!
  两个皇子妃娘娘,还比上了。
  你管丈夫管得严,没有什么通房大丫鬟,没有侧妃、庶妃甚至是妃妾。
  我就管的更严格,丈夫看一眼的女人我都要清理掉,堂堂皇子身边跟着的不是太监就是模样平平的仆妇婆子,连个宫女都没有。
  听说逼得两位皇子开始在外面琢磨面容清秀的男孩子啦!
  皇帝听说了,大为生气,但是好像没出手管教的意思。
  宫里的贵妃娘娘也不管,任由两个皇子妃娘娘闹腾来闹腾去。
  这种事情都传遍四九城了,大家议论纷纷,听说两位皇子妃的娘家都派人去说了两位皇子妃娘娘,收敛一些吧,这是皇家,不是普通人家,由得你们胡闹。
  其次是京中的治安情况很好,怎么个好法呢?
  除了九门提督的内九城管的严格,连外城的兵马司,都增强了驻军,巡逻的可勤快了,许攸去了这么久,都没见过几个小偷。
  说是比县城都严格,到了晚上就宵禁,谁在外面乱晃,就抓起来!
  要是在天黑了不回家,就得找个地方入住,赌场啊,秦楼楚馆啊,澡堂子的都是过夜的上选之地。
  他住的地方还挺好的,选在了西城区前门大街西侧,西至南新华街,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前门西大街,地理位置优越,明永乐十八年的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重建北京城,延寿寺一带位于北京内城正阳门外。同年,延寿寺一带建成廊坊四条。
  明弘治元年,为防盗贼,廊坊四条巷口设立木质栅栏,因这里的栅栏由商贾出资,比其他胡同的都要大,因此被人们称为“大栅栏”。
  “这个地方挺有意思的,大栅栏啊!”许老太爷对儿子住着的这个地方,还挺感兴趣的呢。
  “这个叫大栅栏儿,不叫大栅栏,是京都的一个繁华地点。”温润记得这里。
  是因为他去旅游过,记得那里在民国的时候发展到了极致,但是在这个时候,也就是个比较繁华的街区,还是古代的街区。
  “是吗?到底是温雅士,足不出户就知道天下事。”温润的话,让许老太爷觉得开了眼界了。
  儿子跟好友的信件,也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杂事。
  他也不多问,能知道儿子挺好的就行了。
  温润觉得许攸有点话痨,估计一个人在京都,有些寂寞吧。
  看得出来,许攸在京都的日子,过得还行,就是还没混入比较有名的圈子,依然在外徘徊。
  温润也没多想,今年的拜年早一些,这会儿走礼的不少,不过有人的地方,就少不了纷争,温润尽量避开那些无聊的纠缠。
  今年的灯会依然绚丽多彩,不过书院里头没搞什么鳌山灯,也支撑不起来,更没人来挑衅温润这个雅士的才华。
  倒是让温润松了口气,过了正月二十,他带着孩子们回了家。
  莲花坳还是老样子,等到过了二月二,龙抬头。
  吃过了猪肉头,温润让人收拾了一下,又带着五个孩子,来了县城,住在了老许家,然后先去拜访了一下吴山长。
  本朝取士,沿袭前朝故例,考的不只是文章,还有相貌,也要算在内!
  所谓“牧民者必有官相,无官相则无官威”。
  因此在取士时,有一个附加条件,其实也是必然条件,就是要相貌端正,六宫齐全。
  譬若面形,第一等的是“国”字脸、“甲”字脸,“申”字脸;次等的也要“田”字脸、“由”字脸。官帽一戴,便有官相。
  倘若父母不仁,生下一张“乃”字脸,文章再锦绣,必然落榜。
  其次就是体型,务必要修长有型,或者健壮一些。
  总不能挺胸腆肚的弄个大胖子上来,那是不行滴。
  当然,你当了官之后,再胖的话,人家会说你有威严。
  但如果太胖的话,也不行!
  太瘦更不行,总不能竹竿似的吧?
  搞得朝廷好像没给官员吃饭似的。
  第212章 县试
  所谓牧民者必有官相,无官相则无官威。
  生得有没有官相,也是当时对男子的唯一审美标准。
  这种选择,从最开始的童生试就开始了!
  样貌和品行,缺一不可。
  所以在考试之前,温润让陈强家的将五个孩子收拾了一通,穿着统一的广袖长衫,千层底的布鞋。
  一个个干干净净的拎着竹编的考蓝。
  里头的东西,都是经过精心测量,绝对不会出现问题的文房四宝。
  吴山长亲自检查了一下:“挺好,挺好,不错呀。”
  “您看好就行。”温润笑着,眼神自豪。
  四五年的时间,他可是培养了一群孩子,现在最拔尖的五个,就要考秀才了。
  这考秀才的第一个考场,就是院试。
  在本县的书院里考试,就叫“院试”!
  且在这里考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熟悉环境。
  书院的学生沾点便宜,山长应该对每一个学生都了如指掌。
  “留下来吧,在书院住几日,一起读读书,等到考试的日子,他们一起考。”吴山长道:“你那竹林居,还给你留着呢。”
  温润在书院里,有单独的一个竹林居,紧挨着竹林小筑。
  那里年年更新一下,反正竹子花钱少,不管学政大人什么时候来,都能入住。
  “好。”温润听从指挥。
  “如果考的名次不理想,可以选择一下科考。”吴山长道:“你看呢?”
  科考是乡试的预选考试,一般从四月到五月,由一省提学官分别赴各府学中,集结学宫中的在籍生员,进行考试。
  成绩分三等,其一二等及三等前十名,共一百名考生准应乡试。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另外两次考试举得乡试资格,一次叫”录科”,另一次叫”录遗”。
  所谓录科,即科考落榜者;因故未参加科考者;以及籍贯是他处的监生、荫生、官生、贡生,这些人虽然在国子监受教育,但还是要回原籍应举。
  又因为学籍不在本地学宫,所以不参加科试,便需于六七月份参加录科,取得前五十名者,方能送考。
  如果你经录科考试,仍未能取得乡试资格,或者因故错过录科考试,那么也不要慌,大明朝完善的科举制度,会马上再给一次机会,这就是”录遗”。
  如果在这次考试中,考到前三十名,那么恭喜你,可以被送考了……如果这次还考不中也不要紧,大不了三年后从头再来。
  但也不是非经过这些考试,才能参加乡试。
  按规定,还有四种情况可以保送。
  那就是府县学的学官,准由学政直接送考;在国子监肄业的贡生和监生,由本监官直接送考;正印官胞兄、弟、子、侄中随官员在任读书的贡生、监生,准许本官申送参考;学官、州县佐贰也可由本任地方官申送参考。
  经过这三次考试加上若干保送名额,最终整个永宁县,有百余人,可以九月去永清府,参加今年的乙卯乡试。
  从这次考试开始,考官便全部出大题,完全考察考生对经义和八股掌握了,所以许多年长的考生纷纷脱颖而出,而许多在生员考试中优秀者,反倒可能成绩不佳,甚至直接被淘汰掉。
  而且和举人考进士不同,考中秀才后,不能隔年就考举人。
  按照规定,得在学校读上两三年,过了两次岁试才能考。
  所以说科举考试优点很多,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折磨人,仅凭这连续数年、侧重点不同的十数次考试,便足以考生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了。
  但那都是对一般人来说的,对于不一般的人,总是有破例的机会。
  比如说这人是小三元,就是考秀才的那三道考试都是第一,就是小三元。
  比如说这人是官宦子弟,自幼有名师教导,且自己也学问扎实,才华惊人。
  这样的人,才能连续参加考试,其他人不行。
  温润不求家里的孩子拔尖儿,只要他们按部就班。
  “这个再看情况,再看情况吧!”温润没想那么远:“先看看考得情况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