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节

  而也正在这样三道灵形显照的顷刻间,那灼灼血华神霞之中,真正属于《灵虚万妙大道经》的道法神韵,骤然间化作了濯濯辉光,若赤色的玉光清辉,洋洋洒洒的朝着三道灵形笼罩了去。
  这一刻,没有思感与念头,没有参道悟法。
  但是随着那神韵的贯穿,这些直指道法本源的灵形外象,在这顷刻间,尽皆涌动起了纯粹的己身道法的气韵。
  这诚然是一道真正的生机造化之路,可是三道灵形之中,仅只能够活下来一个。
  几乎顷刻间,以血华洞照之所在为战场,这一僧一道,还有那蛟龙之相,便狰狞的驾驭着己身性命的辉光,开始了最为惨烈的厮杀。
  那是最为原始的缠斗,那是在灵形的层面上,几乎每一次的相互攻伐,都要撕咬下来的“血肉”以及迸溅开来的“血光”。
  而且,伴随着伤势的显照,在这一过程里,再没有甚么能够给予他们以弥补“生机”,毕竟,这灵形本就已经是性命真灵的显照,除却性命之外,又哪里再来的性命可以供给生机?
  但是,就像是昔日佛光吞噬着昏黄浊流而占据优势一样。
  这三道灵形的战场之中,并非没有能够滋养他们灵形的存在。
  那血华神霞便是。
  或者更准确的说,那血华神霞之中所垂落的濯濯玉光清辉,那满蕴着《灵虚万妙大道经》的神韵,在这一刻,成为了能够弥合灵形伤势,乃至于是滋养灵形真髓的“生机造化之力”。
  但是,这些玉光清辉的牵引,并非是可以轻易而成。
  三道灵形之中,往往是己身道法能够与《灵虚万妙大道经》神韵最能够趋同的灵形,才能够真正牵引来那无量的玉光清辉。
  而三道灵形所掌握显照的道法气韵之中,反而是早先时一直被佛光所镇压的简寒枝和玉树龙王的灵形,相继能够接引来大量的玉光清辉。
  前者简寒枝通晓此界残存的丹青道法,修持演灵咒,能以妖兽血煞气炼法,昔年出手时,更曾经出手,生生将清海老道化成九面玄龟,简寒枝于此道,不可谓不通晓,不可谓不趋同。
  而玉树龙王便更不用说,他本就是大妖化形而成,而且,身为蛟龙,经年苦修,一朝跃入神境的藩篱之中,更在谋求着蜕变真龙,枯荣也好,五行也罢,内里根髓,实则还是血脉的升华。
  而相较于这两道灵形,那尚还身披着佛光的呆滞僧人,则像是与血华之中所显照的道法气韵彻底隔绝开来了一样。
  也对,一边是混朦法的神境真人,一面是开天法的大道经,至少也是混元法的大道经。
  这二者在神韵之上南辕北辙,甚至,凡所修持血华经的修士,正需得斩灭混朦法修士,洞见其牲畜化、凶兽化的本质,进而熔炼三元,遂可得填补关窍与阵眼之无上宝药。
  若要在《灵虚万妙大道经》的道法修途上步步擢升去,便自然而然的需得要用混朦法的凶兽之形神本源来做资粮。
  这不仅仅是经纬分明,更是在神韵道途上“针锋相对”。
  从一开始的时候,楚维阳的渡化里,真正能够触及到生机,真正能够展望见活路的,便从来都不包括那混朦法的佛修。
  而也正是这样的变化,伴随着满蕴佛光的灵形彻彻底底的在这一过程里变化成了无根浮萍,几乎每一道伤口的崩裂,血肉的飞溅,尽都是迷蒙的佛光晕散在那风暴和辉光铸就成的牢笼里面。
  渐渐地,那早先时所一点点累积的佛光优势,在这一过程里彻底的荡然无存,而且很快,伴随着那两道灵形不断的对于血华辉光的接引,不断的以着无上道法神韵来滋养己身,此消彼长之间,几乎不多时,两道灵形便掌握有了对于佛光灵形的优势。
  当然,如是繁多的滋养本身,不可能除却气息蒸腾之外浑无变化。
  那终归是无上道法的神韵,这意味着,每多一缕玉光清辉的灌涌与滋养,便使得那灵形所显照的道法气韵愈发与《灵虚万妙大道经》所趋同,并且几乎是在以不可逆的趋势,使得灵形无限紧密的与神韵所贯连在一起。
  渐渐地,那血华神韵像是替代了其道法的本质。
  这才是真正的渡化,无需参道悟法,死生的震动与形神的显照之中,那道法神韵会自然而然的渗入其根髓之中去,由其主动接引着,主动炼化入其中,进而,不分彼此。
  而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里,某一瞬间,当佛光微茫到了极致之后,当漫天的血光之中,已经是海量的佛光在晕散的时候。
  霎时间,那佛光的灵形在朝着凶兽化,朝着牲畜化的过程里,轰然间彻底崩灭了开来。
  能够凶兽化的前提,是三元完整,而当三元不完整的时候,一旦混朦法的根基被动摇,便仅只可能是其事实上成为碎片的神元,化作“烟花绽放”的过程。
  眼看着,这第一道的灵形便在这一刻出局,进而,变成了两道灵形要在这佛光晕散成的汪洋之中一决高下。
  可事实上,诸般变化本就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顷刻间,随着那佛光一同晕散的,还有着那混朦法演化牲畜与凶兽的气韵真髓。
  这种气韵对于掌握开天法修持的简寒枝而言浑无作用,但是对于玉树龙王的灵形而言,这是某种对于己身本源的贯穿。
  骤然间,是玉树龙王的灵形在崩灭的过程之中,疯狂的吞噬着那种气韵真髓,进而朝着真龙演变的过程。
  但那不是灵虚万妙。
  在这一过程之中,那朝着真龙蜕变的灵形,非但不曾有气息的增长,更相反,因为着不断的变化本身,反而是不断的有着血华神霞从其身形之中弥散出去。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那横贯镜天的血华神霞,在这顷刻间,像是由量变引动质变一样,疯狂的朝着另一道身形灌涌而去。
  胜负已分,死生已定。
  霎时间,漫天血华大盛,将道人,将真龙,将佛光之海,尽皆囊括在了其中。
  合炼三元而浑一的过程之中,渐渐地,已经有着恢漠而巍峨的神形轮廓,愈渐得真切的从其中显照。
  现世之中,玉蛇凌空而立,那一部《灵虚万妙大道经》已经诵念了许多遍,而今仍旧在持续的诵念着。
  而原地里,伴随着某种气息的浑一,那裂缝里,真切的神境真人的气息展露,教楚维阳反而神情略显得凝重起来。
  当然,也仅只是凝重而已。
  道人指尖处,一缕微茫的玄黄二色兜转寒光。
  进而,楚维阳的声音响彻。
  “诸相非相,贫道这儿有一问,问汝本真又是何相?”
  话音落下时,镜天之中,一切变化似是一顿,进而,一道略显得似是而非的声音,忽地从中传出。
  “阿弥——陀佛——”
  第851章 物是人非顿彻悟
  半悬空中,几乎听得了那一声佛号宣出的顷刻间,楚维阳便略略有些皱起了眉头来。
  他知道,那是在这寂灭的佛修尸骸之中唯战场的争锋,不论合元三元最后胜出之人是谁,谁掌握着造化向死而生,最后当重新掌握肉身道躯的时候,会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佛法的本源道法神韵。
  毕竟真正归根究底,三人之中,唯佛法真正驻足在了神境之中。
  可是楚维阳还是未曾想到,那哪怕已经彻底崩解的佛光的灵形,那种真正佛法的真髓与神韵,竟然对于掌握有生机的人而言,有着这样深重的影响。
  而这一刻,楚维阳也深刻的意识到,合炼三元之法用于这样的“造化生机”和“渡化生灵”上面,远远地具备着除却道法之外的极致复杂,那其中更有着生灵与性命的偶然性。
  或许,是简寒枝赢了,但最后,大抵不是简寒枝活了过来。
  当楚维阳有了这样的醒悟之后,遂更能够明白,这一过程是在以简寒枝为神元的主导,以佛光为道法根源的主导,以玉树龙王为肉身道躯的主导。
  这一过程之中,无人生还。
  但同样的,却有着一个焕然一新的生灵,真正显照于世。
  这不是阴灵还阳,这是重塑造化。
  果然,伴随着这一声佛号宣出的顷刻间,漫天的血华与佛光尽皆朝着那道真切显照的明晰轮廓收束了去。
  待得再看去时,那镜天之中,红黄二色风暴里,是昔日的简寒枝,而今披头散发之间,身披玄色袈裟,趺坐盘桓真龙之上的身形。
  其人身上再无半点儿丹青道法的神韵气息。
  而同样的,关于其人所趺坐真龙法相,在这一刻竟然显现出了有类万焱宗耄耋老道天炎子趺坐青狮的某种性命浑一的独特气韵。
  而且不仅只是如此,在“相”的层面上,简寒枝、玄色袈裟、趺坐之真龙,这三者合乎在一起,才是真正完整的“相”,一时间,不由地教楚维阳想到了昔日在世外所洞见的那一十二枚白骨罗盘齐皆显照出的人形与妖形浑一的灵相。
  事实上,那一十二道白骨神煞灵相,在后来对于楚维阳创出《血华经》也给予了极大的启发,不论是玉蛇的蛇女还是龙女之相,又或者是宫纨竹的玄狐九相,实则尽都是对于这种灵相的道法接续,与在血华领域的焕发生机。
  而今,这趺坐真龙,实则性命浑一之相,竟也暗暗地契合了血华经的义理。
  而且,也正是伴随着其人的重塑形神,当那玄色袈裟披在身形之上的时候,霎时间,属于昔日的神境修为气息在死生轮转的过程之中得以回返,并且重新显照。
  而且,好似也正是因为死生轮转的缘故,这神境的修为气息在变化的过程之中,骤然变得更上层楼,变得更为恢宏而厚重。
  若是昔日里,纵然是掌握有死生轮转义理的楚维阳,只怕也无法洞破这种气息之间的变化,但是而今掌握有《琉璃金身》神通玉果的楚维阳,则能够明白,此法所求金身之要旨,是以万劫不磨,凡只一点不朽真性在,便可越过死生藩篱而重塑肉身。
  也正是因此,所谓《琉璃金身》者,又有不死金身、涅槃金身之称。
  而且,佛门修法,更是将这种肉身道躯之中的磋磨,视之为是对于金身的熔铸,以及反复锤锻,也正因此,往往以一点不朽真性重塑金身者,其修为会在变化的过程里更上层楼。
  便如此刻的身形轮廓一般。
  终究是佛性深种。
  但也正是这样的对于佛法真髓的完整继承,同样在死生之间轮转的,还有那佛修昔年驻足神境所开辟的己身之道场。
  当然,玄元两道言称道场,佛家言称是净土。
  霎时间,伴随着净土那凋敝而死寂的一角洞开,入目所见时,是连绵群山崩裂,是一道又一道断裂的矿脉显照于世,原本的山顶所在之处,有古树枯死,并且伴随着大半山岩的崩裂,展露出了内里那遒劲的扎根在大半个山岳之中的古树根脉。
  原本囊括着七道无上灵矿的古树根脉,也在这一刻随着灵脉本身的断裂而枯死。
  但是这一刻,当佛光裹挟着血华映照入那一方幽暗寂无的世界之中去的时候。
  天地不复生灭轮转。
  那一片净土,或许是硃明华阳天界的山水一角,便是再极致的道法力量的掌握,也几乎无法教人牵引动那样奇诡的力量。
  但这一刻,伴随着佛光与血华的映照,进而,金红二色辉光,仅只是将整个净土的天地寰宇洞照之后,便倏忽间从中抽离开来。
  楚维阳能够明确的感知到,那呈现在有形有相之中的某种独特的菁华气韵,已经随着金红二色佛光的抽离,而一同在那山野之间剥离开来。
  于是,那仅只是一方纯粹灵秀的山水,再和佛家的净土浑无干系。
  而同样的,当这种干系斩断之后,那灵秀山水的一角也倏忽间荡然无存。
  进而,则是那收束的辉光从其人眉宇之中再度绽放开来。
  道人能够真切的看到,血华裹挟着佛光在那一刻化成了金红佛焰,佛焰若大日圆融,其上显照出玄袍佛修趺坐真龙之相,继而,伴随着这一圆融符阵的显照,几乎一息之间,符阵九道阵眼之中,相继有着金红佛光凝练。
  仔细看去时,那阵眼的佛光之中,是九道佛修灵形相继显照,各演诸法。
  进而,再当那圆融符阵的气息在这顷刻间抵至了极限之后,霎时间,圆融符阵吞噬了佛焰大日的力量,进而,神华洞照之中,那一道圆融符阵在蜕变与升华。
  当然,落在楚维阳眼中,那是灵虚一相在这一过程之中洞开。
  以符阵演化乾坤而成寰宇万象,升华的顷刻间,那灵虚一相便具备着虚实有无的缥缈概念。
  此是近乎内景观照之曼妙所在。
  进而当楚维阳再看去时,那灵虚一相之中,是有真龙匍匐于地,而化成连绵起伏的诸山野,而在那龙首之处,则是山岳高峰显照,峰顶处,龙角化成一株玉树,仔细看去时,早先净土之中曾经被古树根须所缠绕的七道矿脉,此刻竟化成了七颗宝玉,镶嵌在了玉树之中。
  霎时间,七色宝玉熠熠生辉之间,是五行与枯、荣的道法意蕴在其上流转。
  而七宝妙树之下,则是僧人身披玄袍,洞照七色,而掌托金红佛焰。
  这是《灵虚万妙大道经》的道法神韵。
  洞见得这般变化显现之后,楚维阳终是松了一口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