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但它本身对朝堂并没什么影响,不掌实权,也不干实事,终日和书本典籍打交道,加上张简初不像张老太爷,是太上皇的心腹,对太上皇没有任何影响力。
  这样的人费尽心思拉拢到身边,好似没什么大用。
  可偏偏张家还有两个儿子在西北,做的事利于大楚的百年大计,新帝自然想把这样的势力拉拢到身边。
  然张家谨慎,从不站队,新帝碍于西北那边的事,也无法强硬。
  贾家是张家的姻亲,看张老太爷的态度就知道,对贾琏这个外孙是极看重的。
  可惜这人无才,进不了朝堂,也就无法成为新帝拉拢的对象。
  这时王子腾递上来一个机会,让贾元春进入他后宫,那么通过贾家去影响贾琏,进而掌握张家的软肋,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可惜被甄贵妃破坏了,这就是一个搅屎棍,新帝一想到甄贵妃母子,就满心的厌恶。
  所幸贾家还有聪明人,没真的让贾元春进入忠顺亲王后院,不然……
  不过这不代表新帝就不厌烦贾家,他平等的讨厌所有亲近太上皇的臣子!
  这次贾珠考中进士,他原打算把人扔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去当官,然后几年不允升迁,眼不见心不烦。
  可这时贾赦神来一笔,还了国库的钱。
  钱谁能不喜欢呢,新帝早就看那些明明有钱,还一个劲薅国库羊毛的王公大臣们不顺眼了,想要他们还钱。
  可太上皇还杵在那里,说什么国库丰盈,不急需何不大度一点,落个好名声!
  这好名声是有了,但也落在了太上皇身上,和他这位皇帝有什么关系,损失的却是他的国库。
  想想就很不甘心,偏新帝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发作。
  正好贾赦还钱,给了他机会借题发挥,心情一好,就赏赐了一个好地方的官位给贾珠。
  太上皇自然不会反对,毕竟是亲近老臣的孙子,他还夸了新帝几句。
  这让新帝没了反悔的机会,没错,他后悔了。
  因为京城那些人跟随贾赦的脚步,纷纷抄了奴才的家。
  虽然不知道他们抄出多少银两,但总归是不少的,结果有钱了竟然无一人像贾赦那样来还国库的钱!
  新帝言语暗示了好几次,那些人只充耳不闻,当作没听见。
  目的没达成,新帝可不就后悔了嘛!
  这些王夫人都不知道,欢欢喜喜收拾东西,准备送儿子上任。
  但有一个问题,贾珠去上任了,李纨怎么办,是跟着贾珠去照看丈夫,还是在家里孝顺公婆?
  王夫人自然不希望她去,理由是现成的,孩子还小,需要母亲照顾。
  贾珠夫妻生下儿子贾兰,刚刚周岁罢了。
  李纨很是为难,一边是孝道和儿子,一边是丈夫,如果她不跟着去,势必要派两个小妾去照顾贾珠起居。
  年轻夫妻长久分别,丈夫身边还跟着其他女人,那到时夫妻感情哪里敌得过小妾的长久陪伴?
  贾珠也很为难,官员上任留妻子孝顺父母是祖制,要是他带妻子走,会给人留下不孝的印象。
  可妻子难分难舍的眼泪,也叫他无所适从。
  最后还是贾母发话,夫妻俩都去!
  “当官了就需要交际,没有内宅夫人操持怎么行?”贾母道,“至于兰儿,放在老二媳妇身边教导,亲祖母有什么不放心的。”
  王夫人张张嘴,满心的不愿,她还要管家,哪有这个时间门。
  贾母瞪了她一眼,“要么你把宝玉接回去,兰儿放在我身边养。”
  那王夫人就更不愿意了,贾宝玉是她老来得子,也是幼子,又有那般神奇的来历,怎么疼爱都不够。
  但王夫人深知,宝玉是二房嫡次子,爵位轮不上他,也不能像亲兄长那样科举,只能做做学问。
  贾母身家丰厚,如果能偏疼宝玉,把自己的私房都留给宝玉的话,她就不用担心宝玉的未来了,至少吃喝不愁。
  王夫人也有私产,且身家丰厚,出嫁时,王家正是春秋鼎盛,给她置办了不少嫁妆。
  之后管家也捞了不少,如果全留给宝玉,那也能保证宝玉一辈子吃喝不愁。
  只是她以后养老还要靠长子贾珠,要是全给宝玉了,未免贾珠心里不满,以至于对她不孝顺了。
  种种思虑之下,她只能巴着老太太,寄希望于老太太偏疼贾宝玉。
  听到贾母这话,未免算计成空,王夫人只能接下贾兰,答应让李纨跟着去。
  就这样,伴随着京城来的消息,还有贾珠夫妻。
  贾珠任职的县,位于江宁下辖阳城县,不过离上任的时间门还有三个月,干脆来扬州看看姑母贾敏。
  当然也有另一层意思,请林如海指点一番,如果能介绍一些官场人脉关系就更好了。
  还别说,林如海正好认识贾珠的上官,写一封亲笔信,请代为关照贾珠这个内侄。
  这样有了上官的通融,只要贾珠有点能力,不被下面的人糊弄过去,就可以做好这个官。
  林如海又另外指点一番,告诉他一些为官的诀窍。
  贾珠听的很认真,用心记住,那副乖学生模样,让林如海不由好笑。
  见多了苏叶这种与自己讨论辩证的,都快忘了一个标准好学生是什么模样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