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这里很少看见在这种天气还穿西装的,而董律师就穿着一身深色的西装,显得人很端正很精神,很有职场精英的范。但他没有打领带,浅色衬衫的领口也是敞开的。董律师名叫董泽刚,很早就认识华真行,知道这个孩子颇受几位老人家的器重,对他的态度很好。
  华真行对董律师这个人的印象不错,但对非索港的律师却没有什么好印象,这种态度既矛盾又自然。
  混乱的非索港仿佛处处都是法外之地,当地居民发生纠纷冲突,几乎很少用法律手段解决。但是另一方面,几里国其实有很完善的现代法律体系,包括司法制度,几乎就是照抄曾经的宗主国兰西国的,这种现象既矛盾又自然。
  虽然很多人并不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但法律并非无用,反而非常有用,尤其在那些上得了台面的场合,这种情况既矛盾又自然。
  几里国有三种土语,分别是古鲁语、瓦图语和西塔语,它们只是在某些发音特点上有区别,其实使用者互相都能听得懂,有点类似于东国语的三种方言,但这些语言都没有文字。没有文字就意味着无法留下文献,难以传承知识体系,也制定不了契约文书。
  几里国有三种法定官方语言,分别是兰西语、汉森语和茵语,所有法律文件都必须以这三种语言之一书写,在法庭上的问讯和审议也必须使用官方语言。早年间官方用兰西语居多,近年来大家都开始用茵语,如今茵语几乎已成了约定俗成的首选官方语言。
  当地人伸手要钱的时候几乎都会说几句茵语,听上去还挺溜,他们也能勉强听懂一些日常会话,却根本谈不上掌握这门语言,平日交流只会用当地土语。大部分普通人既不会读更别提写了,假如给他一份文件签字,则基本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
  假如连口供记录都看不懂、话都听不明白,还怎么上法庭?所以这些事必须得委托律师代理。在当地做律师首先要熟练掌握茵语,有的大律师自己不懂当地土语,则会聘请既懂土语又懂茵语的当地人做助手。
  第046章、都来露一手
  几里国有义务教育制度,非索港也有公立学校,但教室里几乎从来都坐不满。一个班级的教室假如只能坐下五十人,却可以登记五百名学生,表面上完成了官方规定义务教育,但实际上大部分孩子平时根本不来上学。
  非索港的法律体系参照兰西国,但教育制度几乎是照搬米国。公立教育基本就是放羊,有很多孩子就算来到学校也不会好好学功课,从小就拉帮结派搞得鸡飞狗跳,凌霸盛行。
  很多人的新花样恶习,其实不是在街区学会的,而是在学校见识到的,集体就是一个信息交流中心,就看交流的都是什么东西了。
  总之公立教育很烂、环境很乱。男孩以“酷”为傲、女孩以“辣”为荣,这就是他们在学校里被传染的价值观,真正品学兼优者往往被嘲笑和鄙视,也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因为大家都这样。
  很多人哪怕混到中学毕业,假如没有计算器,还掌握不了两位数以上的加减乘除。虽然学校用茵语教学,但学生们大多也只掌握了一些日常会话,却很难看懂各种文献,更别提自己去写文章了。
  其实夏尔也是上过学的,而且算学得很认真的,黑帮的背景使他免受了很多欺负,他表面上却比那些喜欢胡闹的孩子更会胡闹,也经常逃课打架以示炫酷,如今的不少心腹手下都是当年在学校里跟着他一起鬼混的。
  非索港这座五十万人的城市,只有十所公立学校,而且中小学是在一起的。私立学校只有一所,也是中小学一体,名叫非索港牧场学校,或者按读音叫格饶丝学校。
  牧场学校规模不大,管理很严格,想把孩子送到这里的读书不仅要花很多钱,父母还要拿到推荐、通过审核,而且审核标准是不透明的。
  杨老头肯定不会把华真行送到当地的公立学校,他同样没看上牧场学校。于是华真行从小就在家接受三个老头的教导,反倒成了名义上的失学儿童。
  董泽刚则不一样,他就是在当地出生的第二代东国裔华族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黑荒大陆很多国家包括几里国发展的黄金时代末期,他的父母从东国移民至此,做小生意起步,积累财富渐渐成为了成功的商人,然后把送进了牧场学校。
  董泽刚本想去海外留学,首选地是米国,可最终还是上了位于几里国首都摩旺市的一所综合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律师。在五年前受一名委托人牵连,他差点送了命,幸亏墨尚同救了他。
  听说是几里国的一位大人物通过这位委托人暗地里干了不少非法勾当,后来事情败露便将其人推出去顶罪,不明内情董泽刚当了他的代理律师。还没等到上庭呢,那位委托人就被干掉了,应该是他手里掌握了不少黑料吧。
  幕后人物干掉这个替罪羊还不够,怀疑其代理律师也掌握这些证据,还派人想干掉董泽刚,却被恰好路过的墨尚同撞见。墨尚同的脾气可不怎么好,顺手把那伙刺客以及背后指使的大佬都给灭了。但董泽刚却在摩旺市混不下去了,便跟随墨尚同回到了非索港。
  董泽刚在非索港继续当律师,墨尚同特意没有让他加入草鞋帮。这位董律师名义上虽不是草鞋帮的正式成员,却等于是草鞋帮的专属法律顾问,有什么法律业务都会委托他去办,今天又被叫到了这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