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节
而且自己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这些私房和嫁妆留给那些不相干的人,就因为是过继过来的吗?
她看薛蝌也不当用,就让家里的老仆去,老仆被人家打了出来,但是也得到了一个消息回来跟薛姨妈说:“奴才等被打了出来,不过人家也说了这件事儿不是各位官员们最后商议决定的,是御笔亲批,咱们大爷生死皆在皇上手中,不在这些官员手里。”
薛姨妈是彻底没办法了。
第一天宫里的批复递了出来。
薛蟠秋后问斩。
第358章 亲戚事
既然秋后问斩,那么再救也不可能了。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由衷的觉得放松,薛蟠死了,难受的可能是薛姨妈母女,但是所以都觉得这是件好事。
街上百姓们颂圣之声不绝于耳,大家都觉得现在这位皇帝是为圣明天子,如今也是太平盛世。
官员们也松了一口气,这下贾雨村还有什么可辩解的?这件案子已经让他翻不了身了,后面的案子无论多离奇多惊悚多么骇人听闻都是给他增加了一条镣铐罢了。
薛家的人在薛姨妈母女看不到的地方微笑了起来,催促着如春风和薛家之间的收购继续进行。薛家的人表示要在今年冬天运河上冻之前带着族人们该分得的那一部分钱财回乡。
借用薛蟠的一颗头颅,使得各方都满意。
甚至与此没太大关系的探春这下也是真的松了一口气,这个案子已经没有翻案的可能性了,皇帝御笔亲批成了铁案。这个案子从开始到结束也没多长时间,贾政完全没被提及,对于贾政和他的子女而言算是逃过了一劫。
日后无论宝玉和贾环贾兰做官,还是贾探春的婚嫁,都不会被打上犯官之后的标签。
探春的心情不可谓是不激动,她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还特意给蘑菇做了一双鞋。
而蘑菇这几天正难受呢。
这生龙活虎壮的能徒手打死一头牛的姑娘如今来例假了。
这感觉很不舒服,肚子有一种坠坠的感觉,还有点酸痛!但是只有一点点,不难忍受。
蘑菇觉得她还能出去再跑几圈,被丫鬟媳妇们一起拦着,抱着她的胳膊腿苦口婆心的劝她:少打几天拳没什么,来葵水了一定要慎重啊!
这事儿在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女眷里面瞬间传开。全家的女性长辈每个人都要来关心一下,让蘑菇很烦,就这么一点儿小事儿值得你们每个人都知道吗?
云芳能明白,她这就是讨厌大家没什么边界感。全家把这事儿当个大事来对待,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确实是个大事儿,但是在蘑菇看来,这就是自己的事儿。
看着蘑菇那张表现出烦的透透的脸,云芳只能说:“头两天你还是别动了,多喝点儿热汤热茶暖一暖,衣服穿厚点儿,我让人给你弄个手炉做个套子放肚子上。现在别不当回事儿,回头要是痛起来了有你难受的时候。”
蘑菇不觉得难受,就是经常换月事带子很烦人。毕竟天冷了,换的时候解开衣服总是感觉到凉的,好不容易觉得有点热乎气儿,这么一解衣裳又没了。
下午让蘑菇更不舒服的事儿来了,皇后派人来给她送东西,当然送东西也不过是为太医打掩饰而已,太医诊脉后跟老太太表示,这位贵人的身体很好,没必要调养,也不必喝药,如果不放心喝点糖水补一补也行。
人家也不在荣国府喝茶,还要回宫里复命,走的很干脆利索。
糖这种东西荣国府有,全家的已婚女人盯着她喝了一大碗才作罢。
第二天蘑菇除了不出门运动,该干嘛干嘛。
甚至连躺在床上看书吃东西都没被云芳念叨。
云芳之所以没跟女儿在某些生活习性上怼起来那是因为昨天晚上贾瑭跟云芳说了一种猜测。
“只怕孩子在家的时候不多了。”
这种社会环境里,大家没有那种晚婚晚育的观念,长孙皇后嫁给李世民的时候也就十三岁。在这个人均寿命也只有四五十岁的年代里,早婚早育似乎是整个社会的共识。
史湘云这种比林黛玉都要小的姑娘都嫁人了,而荣国府的姑娘们年龄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已经要超出适婚年龄了,所以贾瑭觉得蘑菇在家的时间不会太久。
事实上在第二天,东宫的太监送礼过来,私下里给了蘑菇一本经书,这是当初太上皇病的时候太子抄写的,目的是太子让蘑菇临摹字体。
临摹字体的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蘑菇拿着经书看了一会放在了一边,每天增加了一个练字的活动。
蘑菇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她要在上阵之前尽可能尽可能的让自己准备好了。
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整个园子里最无忧无虑的人应该是巧儿了,最近她在换牙,蘑菇这里不缺糖吃,宫里的黑糖都送了六七盒子,蘑菇练字的时候,她就掰一块放在嘴里,不需要嚼,靠口水慢慢融化,甜到发苦的滋味让她吃的很开心。
巧儿的无忧无虑和蘑菇充实的生活让怡红院显的岁月静好。
在经过几个月的调养后,贾迎春的肚子已经显现出来了,特意来荣国府一趟,毕竟很多事儿没赶上,如今能出来走动了,先来问候一声。
老太太对她关注的不多,嘱咐了几句就说:“和你姐妹们说话去吧。”
毕竟迎春是个孕妇,这一胎养的又有些艰难,只能坐在轿子里被婆子们抬到了园子里,先去了怡红院,巧儿对着她的肚子大呼小叫,显得很好奇。
王熙凤怀着荂哥儿的模样她几乎没什么记忆了,总觉得当时很模糊,如今看到了一个孕妇自然是十分好奇。
蘑菇出来和姑姑说了几句话,迎春这才去找姐妹们说话。
大家在惜春的蓼风轩聚会,等着暖香坞里面布置好了就去暖香坞坐着说话。
探春的秋霜斋挨着晓春堂,所以探春也能经常用晓春堂的地方。惜春的蓼风轩挨着暖香坞,天热的时候她住在蓼风轩,天冷了就白天去暖香坞呆着。
日子过的美滋滋。
这次姐妹们都聚在一起,探春就提议:“二姐姐不如留在园子里住几日,总觉得咱们姐妹好多日子没聊过了,甚是想念。”
迎春说:“我倒是愿意,还是要跟你们姐夫说一声。”
惜春就起哄:“那就让她们去说呀。”
迎春就跟身边的婆子们交代一声,这边荣国府的人也跟王熙凤说姑娘们要留姑奶奶住着,请二奶奶安排人伺候。
徐礼升是巴不得在荣国府多住几日,自然是一口答应。
王熙凤跟老太太和邢夫人说了一声就安排人给他们夫妻收拾院子。
园子里面,姐妹几个说起话来迎春就提了宝钗。
“唉,她家的事儿闹的太大了,都知道了吧?如今薛姨妈大病了一场,我听说二太太特意来去看望她,前几日不是他们家在卖当铺嘛,因为一些事停了下来,如今又开始接着折价卖。
我听说薛家的人想在运河上冻之前离开京城回家过年,所以催着买家快一点。
因着她哥哥的事儿,如今把房子租给他们家的人也不想让他们家接着住下去了,说是让他们住到年底,剩下的这几日赶紧找房子,明年就要把院子收回来了。
没奈何他们最近要搬家,听说她嫂子不愿意走,正闹着呢。”
姐妹几个都觉得宝姐姐甚是命苦。
当初第一次选陪读不成,就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她哥哥连累了。如今更是被连累的没法子立足。
姐妹几个都说:“说不定回金陵会好一些,在这里终究会有一些风言风语。”
实际上回到金陵风言风语更多。
迎春摇摇头:“谁知道呢!我估计今年是走不了了,毕竟要等他哥哥问斩呢。”
总要有人给薛蟠收尸啊!
几个人叹息一声。
迎春的消息比姐妹们多一点,接着又说:“她妹子不是以前和梅翰林家里定亲了吗?我听你们姐夫说,这几日梅翰林在翰林院里常说什么‘早就知道这家人为富不仁我们才退亲了,要不然他们梅家的名声都被连累了’,还说‘子不教父之过也,薛家的门风家风实在是低劣’。”
几个姑娘忍不住皱眉,这梅家也真是一言难尽!
薛家的家风可能不好,但是梅家的做派更上不了台面。
探春就打趣:“没想到二姐夫回去居然什么话都跟姐姐说。”
迎春没表现出羞涩,“这有什么?不仅跟我说了翰林院的事儿,连同三哥哥交代他的事儿也跟我说了,这事儿非同小可,关系到某些人的终身,快来说点好话奉承我,我高兴了也跟你们透个底儿。”
这话一说瞬间炸锅,屋子里的人都竖起了耳朵,能进来的哗的一下全围了进来。
惜春年纪小,婚姻大事又轮不到她身上,这个时候就属她闹得最厉害。
林黛玉的婚事不需要让贾瑭操心,她也乐的看热闹。
连同探春也觉得肯定是关于邢岫烟的大事儿,也笑了起来。
邢岫烟哪怕是再沉稳,被这么多人注视着,也觉得有些羞涩,立即说:“你别胡说,少在这里调三窝四。”
然而这句话在姐妹们的笑声中显得中气不足。
她羞的坐不下去了,站起来说:“我瞧着二姑奶奶自从嫁人了就没个正样子。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人,不跟你说了,我先去暖香坞那里瞧瞧。”
迎春赶快拦着她:“别去别去,好人,是我开玩笑的。快坐下快坐下,咱不说这个了。”
惜春很失望:“可惜了,还想听二姐姐多说点呢,没想到二姐姐这是来故意骗我们的。”
“倒也不是故意骗你们,只是这事儿没说好就不好到处说罢了。”说完之后,对这四个姑娘看了一眼,就说:“我刚才说是一些人,可没说是一个人哟。”
除了惜春之外,三个年纪略大一点的姑娘都把心给提了起来。
可迎春接下来什么都不愿意说了,任凭惜春怎么闹腾怎么起哄都不行。
这时候隔壁暖香坞收拾好了,大家也就一起出去到暖香坞里坐着说话去了。
前面大花厅里,这里摆上了烧得旺旺的炭盆,几个管家奶奶在拆信。这些都是南边金陵送来的,云芳在南边没亲戚,乐得轻松。
而王熙凤这个时候眉头紧皱眼睛瞪得很大,嘴角抿着,表现的很是不高兴。王熙凤是看不懂信的,但是她有丫头识字,正低声跟她念信上的内容。
大花厅里面特别安静,云芳捧着茶杯,多少听到了一些。
信是王熙凤的嫂子寄来的,在信上哭诉了很大一段文字的家道艰难,又写了他哥哥最近倒霉事儿,本来养好的腿出去摔了一跤又给磕断了,只能接着养伤。
在信的末尾就开口要让王熙凤往家里面寄点银子好过年,最后又提了一个算的上请求的事儿,把她女儿送来给王熙凤养着,目的是将来能嫁个好人家。
把侄女养在身边这件事儿是要和贾琏商量一下的,至于给银子……要是放在以前,王熙凤直接就给了,如今也需要和贾琏商量一下,就担心升米恩斗米仇。
她听完之后就跟念信的小丫头说:“好孩子,这信你收好,等会拿给你二爷看看。”
小丫鬟答应了一声出去了。
李纨的信也读完了,折叠起来放进来自己的袖子里。
王熙凤头上顶着硕大的金凤,又用皮草做了一个卧兔勒在两鬓,打扮的富贵华丽。这时候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跟云芳说:“我哥哥是从不消停,愁死我了。”
最重要的是她嫂子求的这件事儿让她觉得很为难,要钱也就给了。但是把侄女儿带到荣国府里面儿教养就有些难办。
荣国府出来娘娘不算,现在出了一个太子妃,将来是母仪天下的人物,谁敢质疑荣国府的教养?
王家是想用荣国府的招牌给孩子镶金边,可这件事儿也不是王熙凤自己一个人能做主的。
所以这个时候王熙凤就有些发愁:“把我侄女接过来放到我身边养着的这事我该怎么跟老太太说呢?”
李纨一边喝着茶一边说:“老太太应该能答应,毕竟有邢姑娘这样的例子在前面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