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节

  在结尾处小心的盖上自己的钤记,王翱刚想拿起来,便见到成敬对他摇了摇头。
  接着,成敬对着其他几个阁臣开口道:“既是几位共拟,岂有让首辅大人一人署名之理?”
  于是,其他几个阁臣也没多犹豫,来到案前,挨个将黄绢上的内容过目,确认无误之后,同样盖上了自己的钤记。
  接着,成敬拿过黄绢端详了一番,确认没什么问题,拱手一礼,便带着人离开了内阁。
  当然,成敬离开了,他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弥散开来。
  几个内阁大臣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选了个位置坐下,然后,王翱吩咐几个舍人在外头好好守着。
  这一天,内阁的所有人,都堪堪在宫门下钥的前一刻,才下衙回府……
  第499章 大同城外上皇南归
  大同城,深秋已至,枯草连天。
  作为边境的重镇,除了有战事之外,面对边境的大同城门鲜少会打开。
  但是今天,随着太阳升起,轰隆隆的声响当中,沉重的城门被缓缓推开。
  日上中天,城门前,密密麻麻上百个身穿各色袍服的文臣武将都恭敬而立。
  最前端有三人,一人身着戎装,按剑立于左侧,虽面容苍老,但一身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正是大同镇守总兵官定襄侯郭登。
  与郭登并肩而立的,位居中间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绯袍老者,虽着文官袍服,但是一身气度威仪,丝毫不输郭登,此人自然便是少保兵部尚书总督两边军务大臣于谦。
  其实,若细心观察,便可看出,二人虽然看似并肩而立,但实际上,郭登却稍落后小半步。
  立在右侧,同样身着绯袍,但却要再落后一步的,则是朝廷新派遣来的礼部侍郎李贤。
  和朝廷新贵丰国公同名同姓,可这位却是纯正的文臣出身。
  太上皇南归的消息传回京师,礼部自然是即刻动手,开始准备各项仪程。
  与此同时,朝廷还要遣派官员前去迎接,负责迎候的事宜,这本是应有之意。
  按照朝廷给太上皇规划的路线,从大同到京城,太上皇会在大同驻跸一日,宣府驻跸两日,居庸关驻跸一日。
  所以这三处行殿,均需要有大臣主持。
  大同虽然有于谦,但是他毕竟是总督军务,并不专门负责此事,所以朝廷又另派了大臣。
  之所以来的是李贤,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是土木之役当中,为数不多活下来的文臣。
  当然,也是太上皇的旧臣……
  在三人的身后,武着戎装,文披官袍,由绯至青,井然有序,大同城内凡有品级的官员,皆到此处。
  上百个官员列队排开,将整个城门挡住,但却不止如此。
  在这支队列的两侧,更多的是官军。
  无数身着甲胄的官军,以城门为中心,呈雁翅状铺开,浩浩荡荡的延展开来。
  这两只“雁翅”不断向前,足足伸出了近五百步远,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口袋。
  中间是空着的,前方留口,三面皆兵。
  皓日当空,秋风寂寥。
  恰是在这满地枯黄之中,遥远的地平线上,一个黑点由小变大。
  那是一支长长的队伍,足有两三百人,最前端同样是身着绯袍的大明官员,身旁跟着明显训练有素的护卫队。
  整支队伍的中间,是一辆华贵的明黄色马车,被紧紧的簇拥着,一路奔向大同而来。
  城门口的诸臣,顿时有些骚动起来,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只有最前端的于谦等三人,望着渐行渐近的车驾,神色之间皆是无比复杂。
  过了大约一炷香的工夫,整支队伍,终于来到了大同城的前头。
  领头的朱鉴,李实,罗绮三人,见到迎候的是于谦,郭登二人,自不敢托大。
  翻身下马,拱手道:“见过于少保,郭总兵,此行为迎复上皇归朝,吾等幸不辱命。”
  虽然说,朱鉴身上挂着右都御史的衔,但是无论是从品级,实权,还是声望,资历,他都比不上于谦。
  因此,作为在场当之无愧的主事人,于谦大大方方的受了他们的礼,点头道。
  “此行艰难,所幸尔等不负皇命,回京后陛下必有赏赐,太上皇可在马车当中?”
  朱鉴等人自然知道什么才是大事,没有过多寒暄,便侧身让开,道:“这是自然。”
  随着他们的侧步,整个使团队伍往两侧散开,明黄色的马车悠悠向前,来到队伍的前端停住。
  接着,马车上的帘子掀开,一张久违的面孔,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时隔一年之久,再次见到这张脸,于谦心中感慨万千,但是身上的动作却丝毫不停,带着郭登和李贤,三人上前两步,拜倒在地,声如洪钟。
  “臣兵部尚书于谦,大同总兵官郭登,礼部侍郎李贤,拜见太上皇。”
  与此同时,他们身后的上百位官员,亦随之跪倒在地,齐声道。
  “恭迎太上皇归朝。”
  其声震天,浩荡如烟,回荡在广阔的原野上,令人震撼无比。
  马车当中,朱祁镇身着一件淡青色过肩龙纹宽袍,望着久违的大同城,看着跪伏于地的大明官员,心绪亦不平静。
  这种场面,在他过去的人生当中,见过无数次。
  甚至于,比这个还要壮观,还要令人震撼的场面,他也曾习以为常,觉得理当如此。
  但是,区区一年的时间,光阴流转,再度见到这种场面,他亦非昨日之朱祁镇。
  良久,马车上传来一阵竭力控制的声音,道。
  “平身。”
  于是,城门前跪伏的群臣这才起身,但大多数人,仍自低头侍立。
  唯有于谦三人,抬头打量着这位久违的君王。
  不过,他们的表情却各不相同。
  郭登是喜悦中带着一丝愧疚,于谦则是轻舒一口气般的平静,至于李贤,他早已经涕泪横流。
  直接向前几步,险些又要跪倒在地:“陛下,臣……
  在场众人,唯有他是扈从北征,幸免于难的大臣。
  当时的他,虽然只是小小的吏部文选司郎中,但是能够却也是朱祁镇十分倚重的新贵之一。
  土木一役,他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是仕途却几近断绝,被打发到了鸿胪寺做一个小小的寺丞。
  若非是此次太上皇归朝,需要有一个正统旧臣出面,他也不会被临时拔擢出来。
  所以,这么多人里头,他见到太上皇的表现是最激动的。
  但是,他刚往前了两步,还未及跪倒,马车周围便窜出了两个护卫模样的人,手持弯刀挡在了马车前头,面色不善。
  其中一人用生硬的汉话,说道。
  “远处说话,不得近前!”
  李贤于是硬生生的止住了脚步,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蒙古人?
  他虽久在京师,但一眼便也看出来,这两个人不是汉人。
  再仔细一看,却见马车的周围,和这二人一样,腰间别着弯刀,神色警惕的蒙古人,林林总总加起来,经由二十余个,一看便是训练有素的精壮兵士。
  于是,李贤顿时变了脸色,沉声道。
  “尔等何人,竟敢阻拦我拜见太上皇?”
  拦着李贤的两个人丝毫不惧,反而隐隐带着一丝倨傲,还是刚刚开口说话的汉子,再度开口道。
  “我们是太师帐下亲军,奉太师之命,护送太上皇陛下回归大明京师朝廷。”
  说着,他手里的弯刀紧了紧,仍是面对着李贤,又重复了一遍刚刚的话。
  “你要拜见,需在远处说话,不得近前!”
  第500章 护卫
  秋风阵阵吹过,太阳高高悬在穹顶,尽管天色已近正午,但是边塞的温度却丝毫都不能让人感受到温暖。
  李贤的脸色涨红,冷冷的望着眼前的两个“护卫”。
  此时此刻,他身处之地,是大明的边境重镇,大同城的城门外。
  在他的四面八方,是为防不测,早已列阵的近万大明官军。
  身后,仗剑而立的,是曾斩也先臂膀的定襄侯郭登,是曾经坐镇后方,指挥紫荆关之战,大败瓦剌的少保兵部尚书于谦。
  在他的面前,是代表朝廷出使和谈,凯旋而归的大明使团,是地位尊崇的太上皇陛下。
  李贤从未想过,此等局面之下,竟会有两个蒙古人,敢持着刀对他说,让他后退?
  短暂的惊诧之后,涌起的便是无穷的愤怒,只一瞬间,他险些便喝骂出声。
  你们算个什么东西!
  但是他没有说话,反而压下怒意,后退了两步。
  虽说他是朝廷遣派过来,负责大同的迎候事宜的,但是在场有比他官阶更高,更能做主的人。
  李贤后退,但是那两名蒙古护卫,却也没有收刀入鞘。
  因为,在他们抽刀威胁李贤的同时,城门前原本散着的大明官军,迅速将整支使团队伍合围起来。
  郭登按剑而立,步子未曾挪动,神色却已冰冷。
  此时此刻,他看着那两个持刀护卫的眼神,仿若看着死人一般。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