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节

  这些年,在张安世和朱金的经营下,可谓是蒸蒸日上,可以说是财源滚滚。
  亏本这种事,是朱棣完全无法想象的。
  可商行本就根植于整个直隶的商业体系之中,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一旦直隶萧条,商行生产的各种商品,以及当初的各种投资,自然而然也要受到巨大的影响。
  张安世自也是知道朱棣对商行的看重,于是耐心地解释道:“臣早已感受到了危险,所以这半年以来,商行的投资已算是非常节制了,想来,就算是亏本,也不至伤筋动骨,估摸着也只是微微的亏损一些罢了,倒是其他的商家……”
  朱棣却忍不住唏嘘道:“朕当初让江西这些人折腾铁路,这是朕自己给自己挖坟啊。”
  张安世一时无言。
  没错,这还真是你自己作死的,可怪不得我呢!
  朱棣倒没有继续伤感下去,道:“动身吧,入宫。”
  “遵旨。”
  朱棣上了码头,他在这码头处伫立了片刻,附近早已遍布了校尉,将他护卫得严严实实,犹如铁桶一般。
  朱棣信步而行,并没有乘坐车辇。
  张安世便按着刀,在后随扈。
  这二人一动,所有的随扈纷纷开始动作起来。
  有缇骑在前清道,有护卫两翼,有在后扈从。
  浩浩荡荡的人马,直奔紫禁城。
  ……
  紫禁城中,甚是诡谲。
  气氛极为压抑。
  这其实也可理解,群龙无首。
  太子殿下清晨便入来皇宫大内,去觐见了徐皇后,想来是生怕自己的母后悲痛,所以不敢擅离。
  而对百官而言,有为之担忧的,也有想要趁势投机取巧的,更有暗中谋划布局的,各怀心思,不一而足,几乎每一个人,都想尽办法入文渊阁来打听消息。
  这文渊阁,如今是车马如龙,大家都在等太子殿下的音讯。
  而文渊阁内,又何尝不是如此?
  此时,杨荣正端坐着,依旧处理着手头上的奏疏。
  越是这个时候,他只能越加要表现得镇定。
  胡广和金幼孜,大抵也只能如此,此时若是连他们也慌了,反而会让浮动的人心更加不定。
  就在此时,胡广突然看到了一份奏疏,而后匆匆来到杨荣处。
  “杨公。”
  杨荣抬头,朝他点点头道:“怎么?”
  胡广皱着眉道:“这份奏疏,甚至蹊跷,是弹劾锦衣卫的。”
  “嗯?”杨荣接过奏疏,只草草一看:“这么快?”
  胡广道:“是啊,真的太快了,不过这不是冲着威国公,而是冲着锦衣卫中诸官校的,说他们当初横行不法,栽赃构陷,残害忠良,指名道姓的虽是同知陈礼,不过……这威国公才刚走呢……就这般急不可待……”
  杨荣显得一点也不意外,平静地道:“这是试探。”
  他顿了顿,又道:“上此奏的不过是个区区的御史,不过想来,只是想试探一下太子殿下。”
  胡广随即就道:“太子殿下岂会让他如愿?”
  杨荣道:“当然不会让他如愿,可……太子克继大统,毕竟威望不足,新君登基嘛,这个时候,岂有不笼络天下人心的道理?此时若是不能从善如流,到时……便要借机生事了。”
  “现在就看太子殿下的反应了,若是太子殿下稍稍有所疑虑,或者回应的不够坚决,到时候,便有无数的弹劾奏疏如山海一般蜂拥而至。”
  第398章 朕诛之
  胡广听罢,默然。
  好半晌后,他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道:“陛下驾崩的蹊跷……”
  杨荣凝眸,看了胡广一眼:“有些话,慎言。”
  胡广道:“我等毕竟是臣子,为何这个时候还慎言呢?现在内忧外患,朝野哗然,社稷到了这个地步,我……”
  胡广鼓起了腮帮子,道:“这无端端的死在了江西,说是水贼所为,什么时候,水贼可以攻破九江府城了?这也太不明不白了,说的过去吗?江西本是文人荟萃之地,怎么会出这样的事?”
  杨荣道:“你既说不是水贼所为,那么你来说说看,是何人所为?”
  胡广道:“这些日子,我也想明白了,这背后……一定有人指使,可敢人指使人干这样的事,且还能从获利的人……我看……不是一般人。”
  “你就别打哑谜了。”
  胡广道:“杨公,能勾结水贼,又能让这江西布政使司上下异口同声说是水贼所为,甚至……还可能指使九江府内的守军为水贼大开方便之门,且在事后,还不担心被追究者,天下有几人?”
  杨荣道:“我不知有几人,却知道,这必是江右人士。胡公,这个人不会是你吧?”
  胡广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急了,气咻咻地道:“荒唐,荒唐,我胡广有这个心,我能有这个胆?”
  杨荣便道:“好,那你说说看,此人是谁?”
  胡广左右张望一眼,又压低声音道:“这几日,你没察觉到金公成日与人交涉吗?听说当初是他最先得知陛下的消息,连忙便带人去见太子殿下了。”
  杨荣轻描淡写地瞥了胡广一眼,意味深长地道:“有些话不能乱说。”
  胡广道:“他平日里就深藏不露……”
  杨荣微笑道:“这么说,他横竖都像这幕后主使之人?”
  “你瞧,这么早得知消息,且又与这么多人交从过密,更甚的是,还……”
  杨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道:“若是这样说,其实胡公也很可疑。”
  胡广:“……”
  杨荣接着道:“你对陛下的事如此关心,且贸然就指责这与金公有关,可见你这是做贼心虚,想要祸水东引,不只如此,你平日里还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说不准,这是你大智若愚,表面上是老实,实则却是深不可测,早已暗中谋划,为的就是今日的大局。”
  胡广顿时气胡子瞪眼,骂道:“你这人……”
  杨荣叹口气道:“我之所以说这些,是告诉你,眼下事情没有定论,此时,还是不要胡思乱想为好。”
  胡广只好耷拉着脑袋道:“好好好,你能言善辩。”
  正说着,冷不防,外头有人咳嗽一声:“杨公……”
  听到这声音,胡广打了个激灵,这是金幼孜的声音。
  杨荣神色从容道:“请进。”
  金幼孜才踱步进来,微笑道:“胡公竟也在。”
  胡广干笑,道:“金公有事?那我……我恰好还有一些票拟,告辞,告辞。”
  他悻悻然,面带异色,匆匆而去。
  金幼孜背着手,双目深沉,目送着胡广离开,这才慢悠悠地落座,看向杨荣道:“胡公说了什么?”
  杨荣淡淡然地摇头道:“没什么,只是一些闲言碎语。”
  “这闲言碎语之中,只怕和金某也不无关系吧。”
  杨荣只微笑不语。
  金幼孜没有继续深究下去,却随即道:“今日发现了一些东西。”
  “嗯?”杨荣道:“金公请讲。”
  “兵部左侍郎蒋臣这个人……似乎知道一些什么,他一直在对我试探。”
  杨荣微微抬眸道:“此人乃瑞州府人,是吗?”
  “正是。”金幼孜道:“八年前,他蒙解缙举荐,从知府调至了京城,此后一路仕途还算顺利。”
  杨荣抿了抿唇,随即道:“区区一个兵部左侍郎,应该弄不出这么大的动静。”
  “此人十之八九,不过是个跑腿之人罢了。”金幼孜道:“他可能知道不少事,可知道的未必很多,我与他攀谈过,此人轻浮,若我乃主谋,一定不会给他交代太多的事。”
  杨荣叹道:“当初的时候,利用乡党来充实自己的羽翼,但凡同乡便大力的提拔,这一切的祸端,都从解公开始。”
  金幼孜沉默片刻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这两日,似乎喜气洋洋,牵涉其中者,也是不少……”
  他说罢,从自己的袖里,取出了一份名册,交给杨荣。
  杨荣接过,只细细一看,而后抬头起来:“我料定……陛下假若是驾崩,势必有人要接触你。胡公虽也是江右人士,可素来行事不密。只怕有不少人,将希望放在你的身上。”
  金幼孜道:“这些年,我在新淦的亲眷,一直都颇受人照顾,还有在乡中的子弟,受到照料的也不少,抚州的吴氏,竟亲自招我那几个不成器的侄儿,收为门生。他们这等名冠天下的大儒,难道是看到了我那几个游手好闲的侄儿们当真是什么读书的材料吗?我清楚得很,无外乎是想借此,攀上我而已。”
  杨荣笑了笑道:“难怪你的官声这样的好,人人都吹捧你,说你两袖清风,乃文渊阁中的君子。”
  “杨公休要取笑。”金幼孜勉强笑了笑道:“这些虚名,真不足挂齿。”
  杨荣又叹了口气,幽幽地道:“现在陛下……出了事,你有何打算?”
  金幼孜道:“幼孜当初不过一介书生,荷蒙圣上眷顾,顷刻不忘,天地之德,将何以为报。如今陛下若当真蒙难,自当想尽一切办法,挖出这些主谋之人!如此,方不负圣恩,也算是没有枉读了那些诗书。”
  杨荣颔首:“你乃江右人,迟早必有人暗中联络你。只是……等到真相大白之日,只怕你不少乡党都要殃及,异日,他们必唾骂你无情。”
  金幼孜平静着脸,却是露出不屑一顾之色:“虽为同乡,可此等行径,本就令人不齿。更遑论,当初我尚为一介白身时,却没有攀交,引我为同乡。今日蒙陛下厚爱,才得此富贵,这才门庭若市,人人都要与我结亲,个个都说是同乡,仿佛这远亲和同乡,成了了不得的事,这等交情,实是可笑。”
  杨荣点点头道:“那就继续与他们接触,但你也要小心。”
  金幼孜微笑道:“杨公不必担心,我的性情,你难道不知吗?自我入文渊阁,文渊阁中,有几人能想起文渊阁中有一个金幼孜?”
  杨荣随意大笑。
  金幼孜虽是在文渊阁中资历最轻,可他确实基本上像个透明人一般,极少发表建言,也很少抛头露面,各部有事下意识的会找杨荣和胡广。
  他这等沉默寡言,且隐于文渊阁中竟似失踪的性格,就足以见他的心机何等的深沉,这样的人,办什么事,都必然是滴水不漏的。
  正说话之间,突然,外间有人惊慌地道:“圣驾……圣驾……”
  杨荣和金幼孜随即起身,二人对视一眼。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