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于子和难得没有和他斗嘴,说:“不在。”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
  “那他去哪了”
  “翰林学府。”
  “唉,”张笠泽凑到他面前仔细打量,“我感觉你今天不大对劲啊!”
  “巧了,我也觉得你今天尤其不顺眼。”于子和咬牙切齿地回嘴。
  张笠泽哈哈笑道:“你这个人,在楚荆面前乖得跟什么似的,让干活就干活,从不说一句怨言。怎么到了我这就像只刺猬,伶牙俐齿的,非要刺我几句才痛快。”
  这还不是因为你讨人厌么?于子和没有说出来,心道再等一刻钟,楚荆要是还不回来他就去整理卷宗,省得看见张笠泽心烦。
  那棵长了十几年的桃树光秃秃的,寺里的糙老爷们也不爱打理,一到冬季就半死不活,每年好不容易苟延残喘到春天,也只能开几朵淡粉色的残花证明自己还活着。
  张笠泽凝视着眼前的树干发呆,突然问道:“你作何不高兴啊?”
  “被你家楚寺卿骂了?”
  “……”
  “活太多干不完?”
  “……”
  “案子太棘手?”
  “……”
  “啊!”张笠泽灵光一闪,“是因为陆随!”
  于子和半天憋出一句话,“不是。”
  “那就肯定是了。”张笠泽拍拍他的肩膀,说:“你是觉得案子还没查完就把有嫌犯放了出来,你以为楚荆在徇私?”
  于子和也不是个扭捏的人,被戳破了心事,索性小声承认了,“没有,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寺卿要把陆随放出来?”
  “啧,这你就不懂了,你想想陆随是什么人。”
  京城里谁不知道陆随是什么人,可他还是不服,说:“他从小教导我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难不成权势大了,就能且所欲为?”
  张笠泽哂笑,心说你这话倒是说对了,话到嘴边却拐了个弯,“你知不知道昨天楚荆进了宫?”于子和点头。
  大理寺人来人往,张笠泽凑近于子和耳边,说:“天子是否同罪我不知道,但天子显然不想让陆随同罪。皇上并不关心韩琰案的凶手是谁,他只关心能不能把陆随摘得一干二净,好拉拢他。”
  “你的意思是……”
  “好了,剩下的你自己想。”张笠泽止住话头,把一封信交给于子和,“记得把这封信亲手交给楚寺卿,别偷看啊。”
  子和闷闷道:“知道了。”
  那戒终究还是没带回来,楚荆昨日被气得一夜没睡着,熬夜看了案卷,又起了个大早直奔翰林学府。
  事发之后,贺应淮被反复审了一天,见到楚荆仍是毕恭毕敬地领人进屋。
  学府的宿舍内已经被搜查得干干净净,东西都罗列在前院,大部分物件还没来得及收走。
  楚荆多年前也曾在翰林学府住过一段时间,内里的布置他在清楚不过,再次踏足此处,竟还有些怀念起来。
  贺应淮住的房间最偏,屋内还漏雨,破靠窗的墙霉了一大片。搜出的财物不多,只有两件御寒的衣物,一些诗词书册,还有几幅落了灰的字画。
  “这些是什么?”
  见楚荆感兴趣,贺应淮忙把画作一一展开,那些字画非出自名家手笔,不过是些文人墨客喜欢的梅兰竹菊,上面还有好几幅是韩琰所作,剩下的便是些贺应淮自娱自乐所作的无名野花。
  “你跟韩琰真是交情匪浅。”
  “是啊,我与韩兄投缘,在京这几月一直受他的关照。这些字画若能得到楚寺卿赏爱,草民改日送到府上……”
  “君子不夺人所好。”
  贺应淮从头到尾倒是十分配合,楚荆问什么他就答什么,生怕说错了话得罪人。
  “家父家母过世多年,他们生前最大的心愿便是能看到我考取功名,衣锦还乡,况且过几日便到元日了,草民便想着年后回乡祭奠,寄托哀思,好让父母亲人也能泉下有知,心中快慰。”
  楚荆回道:“贺公子节哀。”
  “草民虽然家境贫寒,生活拮据,在京数月,却时常受到同窗们的帮助,便想着在此次离京前感谢各位好友。”
  “不曾想韩兄竟遭人谋害,”贺应淮叹口气,“如果不是因为我设宴,也许他就不会……”
  “若此事与你无关,你也是受害者,不必为此自责。”
  楚荆看见一个包裹,问:“这是回乡的包袱?”
  “是。”
  东西被翻了个底朝天,贺应淮也不生气,忙前忙后给楚荆倒杯茶,又用袖子擦干净椅子上的落灰,说:“楚寺卿请坐。”
  楚荆接过暖手却没喝,道了声多谢。
  包袱里都是些寻常衣物,赶路的盘缠和过关凭证。
  狱卒说:“寺卿,搜查完毕,没有发现可疑。”
  楚荆放下茶杯,说:“在此案水落石出之前,贺公子恐怕暂时回不了乡了。”
  贺应淮深明事理,毕恭毕敬地把人送出门,道:“是,望楚寺卿早日破案,好还韩兄一个公道。”
  第07章 我瞎编的
  于子和把一份调查名单呈递给楚荆,道:“属下查了长安的药铺,近期买入川乌的都是些跟韩琰扯不上关系的平民百姓,反倒是韩琰自己在今年四月买过。”
  “全都查过了?”
  “还剩下城东几家,今日去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